解决摩托车化油器漏油现象的四大 秘笈 ,剖析原因教授方法
徐峰
[摘 要]根据公司厂修机车发生机车漏雨的常见几种情况,分析各型机车各种情况产生漏雨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法,加强质量管控,减少漏雨的发生
[关键词]机车 漏雨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2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263-01
一 内燃机车是动力电控型,机车上控制线路很多,安全检测元器件也很多,电器元件对水很敏感,机车密封不良,在运行中雨雪进入车内,会造成机车电气绝缘等级降低,严重影响到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在做淋雨试验时,机车的司机室、电气间发生漏雨现象,将严重影响机车质量。根据淋雨试验后处理的过程,找出造成机车漏雨的原因,提出处理漏雨的方法,将各型机车漏雨原因一一列举分析。
二 原因分析及应对改进措施
1 DF4型机车的漏水
Ⅰ 司机室侧门的漏水
原因分析:DF4型机车使用年限长,司机室两侧门及门框变形大,锈蚀严重,切换过程中造成门与门框下沿间隙加大,门板挖补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角变形,加大了门与门框的平面间隙。门框下沿的漏水管因垃圾及锈蚀堵塞,失去导流作用。
改进措施:考虑割缝余量,减少门板与门框的高度差;焊后调修,消除角变形;漏水管更新;调整车门锁与锁扣的间隙;在外门框内沿粘贴工艺压条,加强门板与门框的密封性。
Ⅱ 司机室前窗大玻璃及侧圆弧玻璃橡胶压条漏水。
原因分析:玻璃与安装框不匹配,安装框表面有毛刺,焊瘤及焊接飞溅物、嵌条尺寸偏小,胀紧量不够、玻璃胶欠涂或虚涂、压条接口处有缝。
改进措施:修整窗框尺寸,提高橡胶压条安装面的清洁质量和安装质量。打玻璃胶后用软括板对胶面施加一定压力均匀刮涂。
Ⅲ 顶盖装配的漏水
(1)可拆弯梁端头板与上口梁安装座接口面的漏水
原因分析:横梁上嵌边及上口梁上嵌边变形,有缺口及存在裂纹,接缝处间隙过大,表面有灰尘及油污,机车专用胶虚胶脱壳。
改进措施:提高车体检修质量及车体的清洗质量,对打胶部位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对接缝处所打玻璃胶用软括板施加一定的外力涂刮。
(2)顶盖橡胶压条安装面的漏水
原因分析:①顶盖上拱量大于上拱梁的上拱量,导致橡胶压条不能压紧。
②橡胶压条接口有缝隙。
③橡胶压条粘贴时在上拱梁与上口梁接口弯角处所留余量少,压条向车体内侧倾斜,导致拐角处压条无法压紧。
改进措施:①、调整顶盖的上拱量,使其与上拱梁的上拱量趋于相同,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则加装一套吊紧装置,通过吊紧螺栓将顶盖与压条压紧。
②压条接口处留一定余量,并打上玻璃胶。
③对拐角处的橡胶压条局部来说,外层受拉,适当多留一点余量,让其向车体外侧倾斜,通过吊紧螺栓将顶盖与压条压紧。
⑶顶盖钢结构的漏水
原因分析:顶盖蒙皮及吊攀的焊接缺陷,蒙皮与顶盖边梁因阻尼浆未喷涂到位或已脱壳。
改进措施:仔细查找漏雨处,检查顶盖蒙皮是否有裂纹或蒙皮与顶盖边梁因阻尼浆未喷涂到位或阻尼浆已脱壳。
⑷电阻制动顶百叶窗装配的漏水
原因分析:顶百叶窗叶片间间隙过大,叶片与窗边框间隙过大,漏水槽端头上翘,石棉条安装铁板与百叶窗下框间隙过大,石棉条与电阻带上框未压紧及四周间隙不均匀。
改进措施:调整各相应间隙;调整叶片止挡位置,让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下,在风机工作时自由开启;调修漏水槽,使其成直线状。
2 DF11、DF11G、DF8B型机车间壁(二)上穿线孔漏水
DF11、DF11G、DF8B型机车结构相对较好,但存在一个通病:位于主整流柜后端电气间左鼓风机上方,主发大线的穿线孔处漏水严重( DF8B开孔尺寸为680×160,DF11、DF11G开孔尺寸为540×220)。
改进措施:① 加强电阻制动进出风口装配与车体挡板的密封性
② 根据电阻制动柜体安装后出风口与车体760×760开孔实际间隙在竖直方向加装一挡板,一侧与间壁点焊,一侧紧靠电阻带箱体外侧面。
3 顶置式空调漏水(DF4、DF8、DF8B、DF11机车)
漏雨试验时,厂修机车顶置式空调经常发生顶部钢结构漏水、空调进出风口漏水、司机室间壁漏水。
原因分析:①空调主机定位位置不良,导致空调进出风口错位;
②进出风口“U”型框没有涂密封胶;
③空调主机安装座设计偏高或减振橡皮块太厚或橡胶压条高度太低,主机下平面与橡胶密封条不能压紧;
④部分机车加装空调的钢结构焊接不良; ⑤ 段方已加装空调的机车,司机室顶板进出风口“U”型框
设计及焊接不合理;
改进措施:①空调主机定位正确,空调进出风口与顶板上进出风口对齐,从司机室内部进形检查确认;
②安装空调前在“U”型框内涂密封胶水;
③改进安装座,使安装座与螺栓焊接一体,安装座尺寸控制为40×40×20 mm,橡胶减振垫厚度为10、5mm两种;
④检查司机室顶板裂纹、缩孔等焊接缺陷;
⑤段方空调已加装的机车,将主机密封橡胶压条安装框改成 “回”字型整体式。
4 顶盖安装固定方法
1顶盖固定时,检查顶盖四周的橡皮压条有无倒伏现象,四周间隙是否均匀。
2将顶盖四角上的吊紧螺栓放入卡紧座,两侧同时将对应角上的螺栓预拧紧,然后拧紧当中的螺栓,再將四角的螺栓拧紧,切不可拧好一侧在拧另一侧,会造成两侧螺栓松紧不一或另一侧顶盖上翘,导致橡胶压条压不紧,造成漏雨。
三 淋雨试验前的检查措施
淋雨前检查机车状态:
1 顶盖吊紧螺栓紧固状态,橡皮压条是否压牢,接口处有否透光,横梁端头胶水是否涂好;
2 动力室天窗及人孔盖锁紧;
3 电阻制动顶百叶窗叶片间隙;
4 空调安装状态等等。
四 淋雨试验时应采取正确方法进行试验
淋雨试验时,机车处于12位空载,柴油机转速高,通风机全速运转,电器室负压极大。为此,做好漏雨试验前的准备,关闭机车外侧门、侧门二次锁紧,关闭侧窗,压下锁紧机构;关闭冷却室前后内门;关闭司机室内门;打开电气室后内门,用木楔固定;打开冷却室动力室和电气室百叶窗。
五 结论
通过以上对问题的分析处理及检查方法的推广使用,提高了机车组装质量,明确了机车漏雨问题的处理方法,淋雨试验的成功率大幅提升,机车淋雨试验一次通过率达到98%以上,避免因淋雨试验造成的生产节点晚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机车检修质量。
参考文献
[1] 《DF11型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 《DF8B型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3] 鲍维千《内燃机车总体及走行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