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技术分析

家电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2月17日 00:1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技术探析.doc

陈江涛

[摘 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有效保障之一,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对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技术分析进行简析。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400-01

1.继电保护的内容及作用

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不是仅仅只靠一本电力系统保护基本理论装饰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其基础知识就是,发电厂,电机等知识是在保护之前必须要掌握的。其次,便是电力系统稳态及暂态知识,特别是短路计算,标幺值,以及不对称短路计算等。再次,便是保护课本讲述的各种保护的整定计算,安全自动装置的原理,以及元件特性分析等。更为深入的进阶知识,是除了编程之外,是二次电路原理研究,包括断路器电路和各种保护电路,说白了就是把课本里讲到的形形色色的保护是如何在电力生产实际中体现的。虽然现在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都用成套设备了,二次电路对于检修人员来讲,也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2.自动化装置的工作范围

交流电因为电流过零,所以断开时相比直流电的电弧更容易熄灭。将两个断路器串联,相当于断开时将电弧分成两段,即拉长一倍电弧,所以电弧更容易熄灭。以此提高电弧分断能力。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是一个新型智能化测试仪器,隐藏在流量计的内部,以前的继电保护试验工具主要是用调压器和移相器组合而成,体积笨重,精度不高,已不能满足现代微机流量计继电保护的校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继电保护已广泛运用于线路保护,主变差动保护,励磁控制等各个领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主流。

现代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传统的OCL功放,体积大,重量在25Kg左右,比较笨重,功放管工作在放大区,时间长了容易损坏,且动态范围窄,精度不高。另一种是采用开关电源,功放采用数字功放,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是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发展方向。 可对各类型电压、电流、频率、功率、阻抗、谐波、差动、同期等继电器以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测试,可模拟各种故障类型进行距离、零序保护装置定值校验和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可自动扫描微机和数字型变压器、发变组差动保护比率制动曲线,具备GPS触发功能。

随着继电保护器的进化,流量计也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两者相互契合,在一起为我们的生产提供巨大的帮助。

3.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其实正确理解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搞清楚继电器和自动化装置的各自工作状态。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继电器,选择元则继电器,品质化的选择。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就是线圈部分得电后,产生磁常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执行机构联着触点,克服弹簧力动作。失电时,磁场力消失,在弹簧力作用下,触点回到原来的地方。

首先第一点需要明确的是继电保护的目的是什么:寻找电力系统元件和线路等正常运行状态、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之间的差异,并利用之间的定量或者定性的不同来对其状态进行甄别,发出指令或提醒报警进行操作实现对系统和元件的保护。所以继电保护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工作的就是寻找正常运行状态、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在实际的应用中反应的是定性的区别或者定量的区别。举两个例子方向保护是利用对故障进行区内或者区外判定来实现对保护范围内的元件或者线路的保护。我只用知道在区内和区外的差异即可进行判别。。电流保护是利用互感器测得电流和整定值之间的比较来进行状态判定,进而决定是否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这个是有很明确的一个门槛值,利用数量值的比较。

第二点,继电器特性继电器特性来源于旧式的机械继电器。说白了,就是一个二进制。要么就是正常运行不用管,要么就是不正常运行,必须要采取措施。没有中间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三点,继电保护的保护范围的概念明确一个观点,没有哪一种继电保护原理可以所有情况进行通吃。也就是说,每一种几点保护原理及由此开发的设备的使用范围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三段式电流保护中I段保护不能保护线路末端故障,距离保护存在死区,变压器差动保护对油箱内部故障灵敏度不足等等。交流电因为电流过零,所以断开时相比直流电的电弧更容易熄灭。将两个断路器串联,相当于斷开时将电弧分成两段,即拉长一倍电弧,所以电弧更容易熄灭。以此提高电弧分断能力。至于并联,不推荐。原理是分流,但实际情况很难说。

参考文献

[1] 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对电磁继电器生产的意义——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特征分析与创新思路[J].陈白帆,李野川,李江红,陈俊峰,张艺新.机电元件.2017(04).

[2] 支持向量机算法在电磁继电器贮存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符赛,王召斌,尚尚.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16).

[3] 军用电磁继电器失效分析研究[J].黄姣英,胡振益,高成,武荣荣.现代电子技术.2013(10).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讲述 继电器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