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垃圾分类及减量化的践行与思考

家电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8年07月09日 23:13

...联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集体

张瑞琪

编者按:近年来,关于垃圾分类及减量化方面的宣传不可谓不多,但在践行垃圾分类处置的过程中,能身体力行且能持续坚持的公众占比就不那么乐观,尤其是在非二三线城市更不容乐观。为此,作为一个来自辽宁师大附属中学的在读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已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2016年暑假,她以自己为期两个月的亲身实践和研究为基础,在程立鸿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为我们做出了一份具有实操性的垃圾分类及合理化处置的案例范本。在文中的结论部分,小作者的建议,对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政策制定部门都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本文基于垃圾分类原则和方法,对居民日常生活垃圾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针对具有潜在环境污染的混合抛弃类垃圾制定具体的减量化处置措施,并付诸实践;根据实践结果,对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建立以广大家庭为中心,各级政府、社区、企业积极配合的协同治理制度,才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改变“垃圾围城”困境的根本。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从201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情况来看,大约78%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采用填埋方式,20%采用焚烧方式,两者之和所占比例高达98%左右。即,填埋和焚烧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采用的主要方式[1]。这两种处理方式不仅因带来城市的“二次污染”广受公众诟病,而且也无法跟上垃圾产出的增长速度。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产出国,如今2/3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境,很多城市已无处填埋[2]。

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根本出路在于“减量化”和“资源化”,其中垃圾的源头分类既是前提,亦是关键[2]。尽管如此,我国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开展的以社区为主要源头场所的垃圾分类试点,至今没有一座城市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反而使垃圾分类道路的践行更为艰难[3-4]。家庭垃圾作为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占据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开支的绝大部分。城市80%以上生活垃圾从家庭中产生[5],家庭是生活垃圾排放的主要源头场所,从家庭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合理化处置,才能有效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堆肥产品品质和降低末端处置难度。垃圾分类的源头场所是每一个家庭而不是社区,有效引导并支持每个家庭进行垃圾分类和合理化处置才是实现垃圾减量化的根本。

本文针对城市家庭垃圾分类和减量化主题,调研总结相关文献,对居民日常生活垃圾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组织家庭成员讨论确定分类后的垃圾减量化处置方式,深入剖析并总结对所实施的垃圾分类及处置效果,探讨促进垃圾减量化工作落到实处的建议和途径。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居民生活垃圾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观察、统计和分析,按照垃圾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1.整理销售类,是指通过归集整理,出售给废品收购者的日常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报纸、书刊、易于归集的纸箱、纸盒和纸袋;塑料油桶、矿泉水瓶、啤酒瓶、易拉罐,以及废旧电器等。此类多被回收且增量较少,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 混合抛弃类,是指不进行归集整理和分类,而是直接盛装送往垃圾收集点的日常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不易归集的小纸箱、纸盒、纸袋和散碎纸片;废品收购者不愿收购的瓶瓶罐罐;废弃抹布、毛巾和拖鞋,以及各种塑料袋等;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卫生用品——卫生纸、卫生巾、纸巾、湿巾等;有害垃圾——废旧电池、各种化学用品的残液残渣;其他垃圾——渣土、落叶及木屑等。

根据2个月的统计、汇总和分析结果,作者家中混合抛弃类垃圾日均产出量2袋(袋子规格45×50cm), 月总产出量60袋左右。混合抛弃类垃圾,大多数家庭都不进行分类而直接用垃圾袋混装送往垃圾收集点,是后期进行焚烧、填埋的主要来源。要解决“垃圾围城”,当以这部分垃圾的减量、减排和资源化为重点。

(二)垃圾减量化处置探索与实践

针对混合抛弃类垃圾的减量、减排和资源化处理,经家庭成员讨论,制定了垃圾减量化处置措施并进行实践。

1.针对可回收垃圾:能归集销售的小纸箱、纸盒、纸袋和散碎纸片等,尽可能进行归集整理销售;不能销售的单独送至垃圾收集点的可回收垃圾箱内。

2.外出购物、买菜时,尽可能重复使用随身携带的购物袋,以减少塑料袋使用数量。

3.针对厨余垃圾:改变习惯,尽可能使用垃圾粉碎机粉碎,并直接排至集中处理系统。

4.针对卫生用品:购置智能坐便蓋和烘手器等,尽量减少卫生纸和纸巾的使用数量。

5.针对有害垃圾:单独归集,集中送往可处理有害垃圾的网点。

(三)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践行结果

通过家庭成员对上述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实践,在生活垃圾减量、减排和资源化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送往小区垃圾点的日常生活垃圾,由原来的2袋/日降至1袋/2日,相当于每月减排垃圾45袋,减排率75%。

2.送往小区垃圾点的厨余垃圾接近于零。

3.塑料袋的抛弃量,由原来日均8-10个降至日均1-2个,相当于每月少抛弃塑料袋200余个。

4.卫生纸的使用量,由原来15卷/月降至2卷/月;纸巾由原来5包/月降至2包/月。不仅做到了垃圾减排,而且每月还可减少相应开支50-60元。

当然,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无人回购的可回收垃圾,尽管被单独分类放置于小区的可回收垃圾箱内,但在垃圾清运时又被二次混装在一起;单独归集的有害垃圾不知应该放于何处,往往迫不得已与不可回收垃圾放在一起,自然而然造成二次污染。endprint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和实践,不难发现现行的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在利益的驱动下,广大民众、保洁人员和拾荒者已主动承担起各阶段的垃圾分类工作,但是这种垃圾分类的方式具有选择性和不彻底性。对于后期焚烧、填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厨余垃圾、塑料袋和有害垃圾的减量化作用微乎其微。

第二,对于社区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分类,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多流于形式,甚至带给居民负面认知,以致影响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第三,针对社区居民而言,普遍存在“不是不愿为,而是不能为”的现象。诸如:无人回购的可回收垃圾,废旧电池、化学废液等有害垃圾,缺少明确、便捷的回收渠道。

通过上述研究和实践也不难得出:积极开展基于家庭的垃圾分类和合理化处置,可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产出和排放。广大居民不只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也可以成为生活垃圾减量化的主力军。

为尽快改变“垃圾围城”的困境,各级政府及相关利益主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把着力点从提高垃圾末端焚烧、填埋处理能力上转移到组织调动居民开展家庭垃圾分类和减量上来;二是把着力点从组织开展简单的垃圾分类转移到指导居民日常垃圾的减量化处置上来;三是把着力点从“口号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转移到监督并提供便捷的垃圾回收处理渠道上来。

综上,逐步建立以广大家庭为中心,各级政府、社区、企业积极配合的协同治理制度,才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改变“垃圾围城”困境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陈绍军,李如春,马永斌.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9):168-176.

[2] 徐林,凌卯亮,卢昱杰.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7(1):142-151.

[3] 谭文柱.城市生活垃圾困境與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7):95-101.

[4] 鲁先锋.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外压机制与诱导机制[J]. 城市问题,2013(1):86-91.

[5] 邓俊,徐琬莹,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2013(1):395-400.

(责任编辑:冷中华)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垃圾 生活垃圾 城市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