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今天,NASA打造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又译“进取号”)由以波音747型客机为基础改进的航天飞机运输机(SCA)搭载升空,执行航天飞机的首次高空滑翔着陆测试任务并取得成功,验证了航天飞机的外形设计符合气动外形设计要求。
虽然身为NASA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却从来没有执行过太空任务,只是一个纯粹的测试平台,但是在它身上测试得到的数据,为之后的航天飞机升空奠定了基础。
1969年,NASA与数家公司签订合同,研究一种集发射和再入大气层于一身的太空往返运输工具。1972年10月,如今人们熟知的航天飞机的设计诞生,当时被命名为“空间轨道器”。
1977年2月,“企业号”诞生。
“企业号”航天飞机
它最初被命名为“宪法号”,后来改名为“企业号”,这个名字来源于电视剧《星际迷航》中的“企业号”星舰,后者的名字又来源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企业号”。
企业号和企业号
迄今只有美国与前苏联曾经制造能进入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并曾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而美国是唯一曾以航天飞机成功进行载人任务的国家。
美国曾经建造过的航天飞机有企业号,开路者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发现号,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
“企业号”及着陆测试宇航员
不具备飞行能力的开路者号
亚特兰蒂斯号(2011年退役,该次任务也是航天飞机计划的最后一次任务)
奋进号
发现号
哥伦比亚号(2003年2月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解体,7名宇航员全数罹难)
挑战者号(1986年升空时爆炸,7名太空人丧生)
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特点,但有效载荷比很低,设计者就希望以重复性使用来弥补这个缺点。
但航天飞机构造太复杂,由200多万零件组成,可靠性差。全球历次载人太空失事一共造成22位宇航员丧生,美国航天飞机计划就占14位,原计划每架航天飞机的设计寿命是20年、100次发射,但最终美国5架航天飞机加起来才发射了100多次。
因为成本高昂、可靠性差这些原因,2011年起,我们就再也看不到这些大家伙升空的壮观场景了。
同时一些看起来很科幻很未来的场景,也不能再看到。
1996年,亚特兰蒂斯号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2001年,亚特兰蒂斯号将命运号实验舱送往空间站
1984年,宇航员正在挑战者上将“太阳极大期任务卫星”回收进货舱维修,随后将其重新放回轨道
1984年,宇航员在挑战者号上模拟为另一航天器加燃料
1984年,宇航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二世利用背包装置太空行走,此时他达到了离挑战者号的最远距离
2011年,奋进号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2009年,亚特兰蒂斯号上的宇航员对哈伯太空望远镜进行升级维护
上述的许多场景,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这些看起来科幻十足的场景,其实就发生在不久以前。而这些充满未来感的故事,都从41年前“企业号”每一次试验成功的瞬间开始。
“企业号”现在被纽约港的无畏号海、空暨太空博物馆收藏,这位航天飞机时代的先驱依旧向世界传递着无畏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