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赚10万,高收益后,区块链内容平台如何留住用户?

家电
腾讯数码
2018年08月31日 21:50

31区的第152期推送

● ● ●

你在区块链内容平台上学习,他们在赚钱。

自从“区块链”和“Token经济”被提出来后,无数人想尝试,想找到适合这两个概念落地的场景。目前来看,它们与内容的结合,是如今声量最响的领域。

启动于2017年底的币乎,半年之内,积累用户过百万,日活跃人数15万,正在变成区块链内容平台突围的案例。

但是,在这些闪耀的数据之下,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威胁这个新生的生态。

1

一篇文章赚10万

“一篇文章能赚10万啊!”

混迹于区块链圈子的阿成,回忆起当时的造富效应时,依然有点兴奋,“如果能抓住这波红利,也能赚不少。”

2018年2月11日,币乎内测开始,曾经出现过“一篇文章赚10万”的消息,这虽然是因为系统算法故障导致的,但是官方还是如实发放了奖励。

“一篇文章赚10万”的刺激性消息,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一时间,国内区块链圈子多了一批立志成为区块链专职作家的人。

“在币乎写作,如果能变成大V,每一篇文章的收入都是相当可观的。”在上海浦东某银行工作的颖遐告诉31区,币乎年初内测时,她就开始在币乎进行内容原创。

那么大V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AlphaBo 一篇文章的收益

以长时间在币乎深耕的 AlphaBo 为例,他每一篇文章的收入都在2000-3000元之间,头部几位大V每天收益大都在3000元左右。

几位头部大V发文数据

“以前会更夸张,币乎刚刚运营的时候,很多头部的大V每篇文章的收入都在5000-6000元。”在谈到具体收入时,颖遐这样说道。

这样的收益,即使与一线城市高级白领相比,也是极其可观的。

并且,虽然目前区块链行业发展已经进入阶段性迷茫阶段,币乎依然能够对作者产生这样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功。

当然,暂时暴利诱惑,注定会是过眼云烟;支撑起币乎目前发展的,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根据 Alexa 对币乎最新检索统计结果,币乎月均 PV(指独立访客访问数,一台电脑终端为一个访客)在15.7万上下。而根据币乎榜最新数据,目前币乎每天发文的作者数量在2500左右,每天发表文章数量在6800左右。刚刚过去的8月30日为例,币乎总活跃作者人数为2577;发表文章总数为6909。

近期币乎发文数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区块链深度痴迷者学琪,经常会将自己学习区块链的心得发表在币乎,“在币乎写作,就像是在检验自己区块链学习进度。”

“我就是个小白,通过写作来学习,确实提高快。”颖遐告诉31区。

当然,与每天15万的访问人数相比,币乎上的发文人数显得少之又少。根据币乎榜数据统计,平台每天点赞数高达30万。

是什么促成如此多点赞?这就需要解读币乎的经济模型。

2

币乎经济模型

“一开始根本想不明白,币乎哪里来那么多钱,给作者发工资。”颖遐告诉31区。

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分析币乎的经济模型——通证经济模型。

国内通证派创始人孟岩曾经对通证经济有过很多的总结,他认为“四次分配一螺旋”是解释通证经济比较好的方法,用该方法来解释币乎的经济模型同样适合。

在币乎发表文章,就是挖矿的第一步。读者根据文章质量,选择性地为文章点赞,文章获得的点赞数量越多,文章奖励也就会越多,而发放奖励的形式则是币乎平台的通证 Key。这是币乎通证的第一次分配。

“每一篇文章的奖励额度,都是根据这篇文章点赞量、作者ID权重、点赞者的权重来决定。”阿成介绍道。

同时,越早点赞,也会因为后来读者的点赞获得越多奖励,而每个读者每天可点赞的次数,受能量制约。这是币乎通证的第二次分配。

不得不提的是,币乎平台还拥有通证锁仓计划,即作者或者用户锁仓的通证数量越多,权重越大,未来的收益也会越多。

而币乎平台也有基金会,基金会锁仓大量的通证,用于外部生态的建设,例如对平台流量贡献大的创作者进行奖励。这是币乎通证的第三次分配。

最后一次分配用于奖励、购买、捐赠等。例如,通证持有者线下社群举办各种活动时,对活动参与者进行奖励。

这套系统保证了币乎通证从挖矿、分配、锁仓、再到流通几个环节的顺利循环。

“因为有这些机制,所以大V基本上不怎么会卖掉自己的通证,”当问及是否有人大量套现时,颖遐这样说道,“据我所知,没多少人套现。”

这是经济系统设计的理想结果。但是假如出现头部大V大量套现,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那样的话,基金会根本扛不住,”现在已经锁仓币乎通证数百万的俊晓告诉31区,“价格很高的时候都没卖,现在依然还是在锁仓阶段。”

“币乎头部的一些大V我基本上都认识,”一直在币乎深耕的大V AlphaBo 向31区透露,“大家现在还是以赚 Key 为主。”

“当时币价快涨到1毛的时候,都没动,现在不到2厘,当然不会卖。”颖遐告诉31区,她对币乎充满期待。

平台通证,可能才真正是这些文章写作者的“信仰”所在。

但是,信仰背后,却暗藏危机。

3

抄袭成风

“这个平台(币乎),现在抄袭太严重了,”阿成在币乎更新了50多篇在他看来原创度很高的文章之后,打算放弃这个平台,“流量也被大佬死死卡住。”

从最初看到10万一篇文章刺激,到彻底失去热情,阿成只用了3个月。

“有朋友建议过我去币乎,反正就是把 Steemit 上我关于区块链的创作内容复制一遍就好了。” Steemit 上的原创作者艾炎告诉31区,“我觉得币乎现在问题太多了,严重抄袭,这反而失去了区块链该有的公平、自由的精神。”

受访者所指出的币乎抄袭的情况有多严重呢?

笔者通过该平台的信息检索系统,试着搜索31区近期的两篇原创文章《盗窃六亿,黑客慌了》与《数字货币救不了委内瑞拉》,结果令人汗颜。

在币乎平台上,这两篇文章分别被抄袭6次与8次,而且不乏全文抄袭者。

31区原创文章,被大量抄袭

而这些抄袭者中,有些还获利颇丰。笔者通过某一抄袭者的文章后面留言,试图让对方删除已侵权文章,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通过后台的举报系统,进行举报,我们会处理的。”31区联系到币乎官方首席新闻官鲁毅,咨询了如何解决抄袭问题,她告诉31区。

一位币乎ID为xoxbox的“作者”,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在抄袭。例如这篇《最全传销币名单,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就是复制黏贴自“每天学点黑科技”。而《数字货币救不了委内瑞拉》,则是抄袭31区。而且该“作者”每一篇文章,都有不低于500元收益。

这种互联网时代没有解决的抄袭问题,在区块链领域也愈演愈烈,甚至因为和Token经济挂钩,更加有失公允。

另一个和互联网时代相似的地方是,大V开始垄断话语权。

采访中,AlphoBo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币乎头部几位大V无论如何,都会有高收益。

“有的大V,发个心情,就有几千人过来点赞。这违背了币乎‘好文有好报’的初衷。”阿成告诉31区。

不过,双方是否事先沟通?转载文章收益如何分配?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并且抄袭者也没有在币乎文章中备注文章内容来源,为原创者带来流量这一说,也就站不住脚。

实际上,币乎也意识到了问题,设计了一些应对机制。

币乎对内容侵权的规定

首先是举报,在币乎平台用户规范协议中,第8部分,第2条,明确说明了,该平台会“受理币乎社区内侵犯个人和公司合法权益的举报”。

截止发文,31区试图通过邮件联系平台方,但截止发文,平台方并未就抄袭事件做出明确处理方案。

其次,可以让用户点“踩”。

被“踩”了的文章,作者收益会减少。点“踩”会消耗一定的能量,两天才能点一次,对于点“踩”的人来说,也没有任何收益。因此,读者更愿意“赞”,还是“踩”?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这些抄袭问题愈演愈烈,币乎发展很可能会陷入某种正向反馈(走向崩溃)的噩梦。

币乎搜索流量、内容更新的频率确实在降低,一些大V也转而投向其他平台,如果抄袭者继续明目张胆抄袭,币乎最后将会陷入死循环中。

--------------------------

生物学上有个概念,叫正反馈系统,恒温动物体在调节体温时,受到正反馈系统控制。

当恒温动物发烧,体温超过43度之后,体温调节神经就会失灵,随即体温便开始不受控制地一直增加,直到机体无法承受如此高温,最终崩溃。

币乎遇到的问题,也是众多区块链内容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会走进正反馈系统的噩梦吗?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区块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