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本周一,滴滴顺风车再次下线,这距离它5月12日的下线整改,刚刚过去111天。上次整改,期限一周,而这次,是无限期。111天前,郑州的一位21岁空姐,半夜搭顺风车遇害,可111天后,承诺整改的滴滴顺风车,又发生命案:一位浙江乐清23岁的女孩儿,在白天,被顺风车主奸杀并抛尸。111天,两个年轻的生命,在顺风车里相继陨落,舆论很愤怒。交通运输部更直称:“滴滴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能保障乘客生命安全,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为什么滴滴顺风车恶性案件频发?怎样才能杜绝?一旦关停后,会不会重新让一部分车变为散落的黑车,更难管理,埋下更大的隐患?《新闻周刊》本周关注:顺风车,该驶向何方?
温州乐清遇害的女孩儿本来是有机会获救的,因为她在遇到了危险之后,曾经发出求助信息.然而,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是,她的朋友接到信息后,从下午4:22开始报警,一直到晚上的6:13,警察才拿到司机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过去了110多分钟,最好的时机已然错过。之所以用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不是警方的工作效率太低,而是滴滴顺风车相关信息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与他的顺风车走向社交化紧密相关。
凶杀案发生之后,很多人也在指责滴滴的客服太糟糕了,但曾经当过滴滴客服的人写出文章指出:客服是外包的,很多实习的学生到这儿来,未经多少培训,就可以用固定的话语来回复。这个细节,让你知道,这样的客服怎么会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同时,就连滴滴的老总程维都曾经说过,他和老婆在家里同时叫车,结果发现老婆的车来的很快,往往是宝马或奔驰,而他的车不仅来得慢,来的往往是QQ或者是金杯。他就向公司主管顺风车的人求教,人家告诉他换个美男子的照片试试。他一试,果真车来得快了,但是司机见到他本人却非常生气,因为颜值差异比较大。这就让人纳闷了,为什么顺风车的司机如此的挑颜值,难怪有人说,顺风车经常是,业余司机,专业猎艳,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又怎么可能给很多女性乘客带来安全感呢?
本周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就是发生在温州乐清的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人们非常关注,不仅因为这是一百多天之内滴滴顺风车发生的第二起杀人案,还因为衣食住行,跟人们的生活极其密切。这也难怪,或吃或住或行,只要涉及到安全的问题,人们都会高度恐慌,因为人们躲不开。滴滴本是新经济的产物,但是接连发生的凶杀案,却让这滴滴二字变成了血滴和泪滴,是被害人的血,是被害人家属和社会关切人们的泪。如再发生类似事件,恐怕一同死去的就快是公司本身了。所以显然不能再拿危机公关这种心态来以为能靠聪明过关,只有真正彻底的整改,把安全永远放在牢牢的第一位,无论是滴滴也好,还是新经济也好,才会有更让人期待的未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
今晚十点三十五,岩松邀您收看
长按以下二维码图片
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