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全新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 第2版 周常发 人民邮电出版...
吴丹
[摘 要]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内部的非流动资产,是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物资条件,其价值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必须全面做好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运行与维修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适时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各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F532.6;F53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1-0067-01
任何管理的实施首先必须确定组织框架,即具体操作的人。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框架的重点就是固定资产管理员。企业根据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原则设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岗位,使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核算和技术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即除了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外,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这样,就形成了以财务为核心的固定资产管理员网络,这个网络的责任者是各部门的负责人,操作实施者是各个管理员,网络内各个成员互通信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
在固定资产前期管理中,首当其冲的是固定资产的购置问题,由于企业中大部分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往往是生产制造部门,而发票等相关单证的接触部门是管理部门(如采购和财务等部门),因此,很多企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生产制造部门因为没有接触发票具体内容而无法及时填写验收报告上报财务,财务部门等接到发票后才进行固定资产的详细登记,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登记明细账和总分类账。固定资产的入账时间是固定资产达到使用状态时,如果有发票就需要暂估处理。解决这个问题则可以设置一种单证,比如说“固定资产跟踪单”,顾名思义,就是随货单证,即随固定资产一起移动的单证。“固定资产跟踪单”是由企业第一个受货部门开出的,一般来说是由采购部门开出,经技术部门、使用部门,最后传递到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跟踪单”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明确责任。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相关经手人都在上面签字,单随货走,每个相关人员责任明确。二是入账及时准确。因为跟踪单随附发票,可确保最终财务部门入账数字的准确性,并且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跟踪单及时了解新购入固定资产的动向,确保及时入账。新购入固定资产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到财务部门后,根据操作流程,财务部门根据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验收报告、发票以及“固定资产跟踪单”进行确认后入账。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验收除了要经使用部门的确认外,还必须有财务部门管理员和负责人的确认,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现在,一般大中型企业都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来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大部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开发得比较简单,没有审核程序。这就可能造成财务管理的漏洞,即操作员不慎输入错误。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验收报告上增加一栏“输入数据复核”,输入完成输入后盖单,再由复核者对软件中的数据和验收报告核对,确认正确无误后盖章,以确保输入管理软件数据的正确性。
其次,选型不当往往会造成资金浪费和经费不足。因此,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需要遵循七大原则,即先进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耐受性、适应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其中,“先进性原则”是指选择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具备先进性方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可靠性原则”要求固定资产的精度、准确度与安全指数具有可靠性;“可维修性原则”要求固定资产设备应便于维修以节约经费成本;“耐受性原则”特指固定资产的寿命期限、耐磨损与耐腐蚀程度;“适应性原则”是指固定资产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经济性原则”则要求在购买固定资产时理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环保性”原则在选购固定资产时,企业应当对空调、打印机、电脑等固定办公用品进行综合检查,辨别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噪音污染或者是否会排放有害物质。
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包括办公设备技术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费用效率、投资回收期、供应商信誉等。只关注固定资产价格或者对固定资产选择的某个指标设定较大权重,都有可能购买不合理的办公用品。
二、做好固定资产的运行与维修管理
在运行固定资产时,需要合理安排任务,选配最佳操作人员,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运行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与腐蚀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而且,为了确保固定资产使用信息的畅通,可以在管理程序中加入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技术部门定期进行信息交流的程序,比如每月一次通过书面或邮件确认使用情况等,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时状态。另外,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确保安全运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全面实施固定资产改造与更新工作
在实施固定资产改造与更新时,需要坚持适时原则(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机会)、适应原则(选择适宜的技术和办公装备)、以旧换新原则和适度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应用新技术和先进经验对固定资产设备进行局部革新、改造,从而完善固定资产设备的性能,降低改造与更新成本,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和现代化水平,有效节省固定资产的经费开支。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改造通常包括办公用品改装和设备技术改造两种形式。企业在进行办公设备技术改造时,必须充分考虑办公设备改造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能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另外,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单,经企业授权的管理部门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第二,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产,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企业组织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处置价格等。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第三,对拟出售或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批准后予以出售或转让。第四,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四、全面应用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运用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理应重视组建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总系统中输入各种子系统,即好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子系统、检修管理子系统、故障及项目管理子系统、备件材料管理子系统、预防性维护管理子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改造子系统与更新子系统等。另外,要注意实现固定资产的优化与投资回报最大化,控制固定资产设备管理的整个流程,实现固定资产与技术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必须做好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运行与维修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适时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各方面的工作,全面应用现代企业固定資产管理方式,从而有效节约固定资产采购成本,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勤.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信息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
[2] 李倩.试析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以林场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6,(10).
[3] 兰沐竹.ZTKY沈阳分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问题研究[J].辽宁大学,2015,(05).
[4] 袁红霞,杨飞.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完善企业资产管理的内控体系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