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马志豪 胡奇晶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而言不仅是挑战,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与重新焕发活力的机遇。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推动建筑产业的发展。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做出了论述,希望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372-01
引言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势下,建筑领域也受影响而逐渐扩大发展。由于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这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也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时下最流行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展示出它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用处了。因此,应该学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更好发展。
1 我国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化的现状
1.1 计算机和相关工具软件取得了运用
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中,普遍最为广泛运用的要属于计算机和相关工具软件了。最为常见的是普遍建筑工程管理中都利用计算机办公,有些企业甚至在管理中已经实施了全面信息无纸化办公,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同时还能够方便操作,也更加便于我国管理部门的审查。这些企业利用网络,与客户和相关部门实施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共享。而有一些企业针对一些要求严格的项目中,在工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作指标进行精准计算以及辅助管理工作。例如通过摄像头的安装,使管理人员直接看到现场操作,更加便于完善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2 在局部工程管理中取得了很多的收获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精准和便捷性,它在工程管理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信息化技术由于其电子化,不像以前一样去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很大的节省了企业的开支。并且由于信息化技术的精准性,在工程实施中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对比以前,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大面积提升,实际让企业的收益也逐渐形成上升趋势。例如在混泥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工程测量等中都利用了自动信息化技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过于浅薄
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相比发达国家还比较低,建筑单位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比较少,不够深入,简单的认为信息化管理工作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邮件的收发,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做好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中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严格的规定,对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开展过程的监控、施工流程的规范等具体环节的认知不够甚至出现认知的错误,都会影响到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与应用。而在目前的时代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认知的欠缺将阻碍信息技术的普及。
2.2 信息技术逐渐被认可
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单位之间的竞争手段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家的工作水平与管理水平。建筑单位开始重视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工作中来,部分大公司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建筑产业的推动作用,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实现了单位内部资源的传递与共享。部分企业也联合科技公司设计针对自身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软件,以提高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
2.3 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的认识存在地区失衡
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互联网的普及时间早,信息来源丰富,建筑单位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比较早、比较深入。但是内陆地区的建筑单位因为地理等环境的限制导致信息的接收比较滞后,对信息化的认识也比较浅薄。这种地区失衡现象导致建筑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在逐渐拉大,需要向内陆地区的建筑单位多多进行信息的普及。
3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确立信息化的目标
我国在开发建筑工程时,要积极的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使得工程信息的管理实现电脑记录化,工程项目信息的交换、提取与保存等都在建立好的数据库环境中进行,以便更好的利用与分享。建筑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要加快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与数据库,并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可操作性,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软件的优势与特点,完善与丰富软件,提高软件的实用性,为优秀软件的开发提供好的环境,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3.2 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因为建筑行业实际工作中的特殊性,建筑工程在建立项目与招标时采用了许多的行业与国家定额,使得建筑行业的管理体系庞大而复杂,数据量大,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行业标准是建筑单位需要关注的工作,也是建筑单位进行工程成本计算时的根据。建筑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材料质量、工程成本、人员管理等方面,这些在工程的管理工作中都需要被重点关注。建筑工程的信息化体系在开发之初,就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数据库与工作程序再造的过程当中注意突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使这些环节的内容都能够贯通与连接起来,实现业务的联合监控。将建筑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被合理的管理,将建筑单位内部的不同部门的工作都有效的協调起来,建立一个高度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提高建筑单位的工作效率。
3.3 管理平台多层化
建筑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时候,工作涉及到单位自身、工程招标方、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利益,也涉及到不同环节的管理工作。因此建筑工程在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上述单位与工作环节的实际需求,建立一个从工程各个方面都能够合理监控与管理的多层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信息化处理。
3.4 工作流程数据化与数据库的及时性
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传统的数据传递是通过电话等形式,传递过程长,效率慢,获取一个部门或环节的信息需要不同部门间的相互传递才可以完成,使得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降低,遇到紧急情况,会耽误到工程的后续施工。为了提高信息的交流速度,工程信息化工作就要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工作流程数据化,加快信息的传递。市场经济下建筑单位之间竞争的主要信息来源要可靠,及时掌握市场内各方面的信息,建立单位的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更新数据库内的信息,在施工时可以少走弯路,及时参考数据库内的最新内容,提高施工质量与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
信息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建筑行业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提高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水平,降低了建筑单位的生产成本,有助于为单位树立好的社会形象,实现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新的进步,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洪平.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43:104-105.
[2] 仪俊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3,01: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