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数码讯(云之外)最近,杜比实验室(Dolby Laboratories)邀请40多名记者前往旧金山总部参观生物物理实验室,记者来自世界各国,有中国也有印度。实验室的员工研究声音、视觉技术,看看它们会对人造成怎样的影响。
记者们在大厅里等待参观时,杜比用“Substance: a Study of Matter”展示“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魅力,它是一段视频。杜比想告诉我们:这段视频不只是影院声音宣传广告那么简单。杜比总裁、CEO凯文o伊曼(Kevin Yeaman)说:“杜比可以提供一些独特的东西。我们集中精力研究视觉和声音科学,创造沉浸式体验,让沉浸式体验变成可能。如果采用基于声道的系统,可能只有5声道,也许安装了50个扬声器,但在其它剧院内扬声器是分组的。如果使用杜比全景声技术,创作者可以引入世界第一个基于对象的音频系统,在同一时间可以有128个声音对象,它们以3D音景的方式呈现,声音围着你转,位置相当精准。”
在一次演示中,3D声音穿过黑暗的影院,像精心设计的水流一样流动,由此我才明白为什么没有先进的影院。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促使AMC与杜比影院(Dolby Cinema)合作,在美国80个场馆使用杜比技术。杜比还与全世界的企业合作,比如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法国、西班牙的企业。
1965年工程师、物理学家雷o杜比(Ray Dolby)在伦敦创办了杜比实验室,1967年总部迁入旧金山,后来《星球大战》电影推出,用效果惊人的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播放,杜比名声大震,自此之后它一直与好莱坞关系密切。1992年,《蝙蝠侠归来》(Batman Returns)发行时加入了杜比环绕声(Dolby Digital),1999年《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上映,引入了杜比环绕声EX。接下来《银翼杀手2049》即将上映,它会采用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声技术。
伊曼说:“我们一直与导演、色彩专家、声音工程师携手前进。事实上,我们想知道自己的创新能否为他们所用,他们如果想成功又需要怎样的工具。”
一段演示让我们看到了杜比视界激光投影系统的魅力,它用HDR、WCG(广色域)技术显示色彩,黑色极黑,白色极亮。《极寒之城》导演大卫o雷奇(David Leitch)曾经说过:“你需要极黑的黑色和栩栩如生的彩色。”他还说:“有了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故事的复杂性就能提升一个等级,它是一种沉浸式体验。你想用最高的质量展示自己的作品,让观众以最纯粹的形式看到作品,我会将这些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
走上楼梯,来到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声音、视觉、特效技术。杜比首席科学家克朗姆(Poppy Crum)邀请一名自愿者带上传感器装置,包括64通道EEG,自愿者在高端显示器上观看视频,两名火焰舞蹈者正在与大火作斗争。火焰是用杜比视界技术拍摄的,生物传感器会做出反应。我们能够从多块显示屏看到参与者的身体反应,系统实时追踪、分析这些反应。系统告诉我们自愿者感到很热,因为视觉图像太逼真了。
克朗姆说:“作为一名神经生理学家,创新科技与感知体验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是我的关注重点。事实上,技术与感知系统已经可以相互影响了,以真实的方式进行,不论是在影院还是在VR/AR环境都能做到。”他还说:“杜比生物物理实验室的计算神经生理学家正在研究,看看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模仿人类体验,用于沉浸式技术。我们想提取内容创作者的意图,将它放大,用我们的工具让结果变得更好。”
可惜,杜比的生物物理研究并不像托管软件服务,不向公众开放,杜比只是在内部与其它声音、视觉企业合作,比如好莱坞企业,这样很有趣。当我们观看电影时,才知道杜比能够轻松控制我们的内分泌系统,你会欣喜若狂的。
接下来走向哪里呢?我们在演示中没有找到答案,杜比正在向VR/AR/MR挺进,最近它为杜比全景声带来了新的创作工具,可以向不同的头戴显示屏投射高端图像和3D视频。
来源:pc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