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技术突破 让液态计算机成为可能

数码
腾讯数码
2017年11月09日 19:54

腾讯数码讯(亦九)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械工程师们一直致力于模仿柔软、自然的生物体,来开发新型电子产品,如今他们利用铟和镓的合金开发出一种流体晶体管,这两种金属在室温下都呈液态。这种看上去柔软粘稠的计算机能应用在哪里呢?从生物可容性疾病监测到变形机器人,它的存在挑战着人类的想象力。

前不久,这种液态电子产品的成功案例还是由玻璃管制成的微型开关,在玻璃管中有一串水银,当水银在两根电线之间滚动时就会关闭开关。而现在说到的流体晶体管是一种复杂得多的开关,由无毒的液态金属合金组成,因而它可以注入橡胶来制成柔软、可伸展的电路。

流体晶体管的工作方式与水银开关不同,它利用电压的方向打开或关闭金属液滴之间的连接。当电压向同个方向流动(某一边电压下降),液滴就会结合,电路连通;当电压向不同方向流动(电压在两边),液滴就会分离,电路打开。

卡内基梅隆大学柔软机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Carmel Majidi和James Wissman称,因为有毛细管不稳定现象,他们才得以通过打开关闭开关来模拟晶体管特性。最困难的是要诱发这种不稳定性,让液滴在结合与分离的状态间不断转换。

毛细管不稳定现象是什么呢?实际上它几乎随处可见。比如,当你打开水龙头时,如果只开一点,保持水流很细,细到一定程度你就会看到从水流到水滴转换的瞬间,这一现象叫做“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工程师们将液滴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测试,发现在电压与电化学反应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让电压引发了液滴表面的氧化梯度,从而改变了液滴表面张力,让液滴得以一分为二。重要的是,这种转换特性很像晶体管的特性。

Majidi解释,这两滴液滴类似于场效晶体管中的源漏电极,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上述现象打开或关闭电路。最终,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开发物理可重构电路。

研究人员认为,新的流体晶体管为开发微型液态计算机敞开了大门。这种计算机将具有生物可容性,可以直接连接身体组织,用于疾病监测,也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大脑功能。不仅如此,液态电路可以让材料得到重构,改变它们的功能,或避开受损部分。

Majidi认为,流体晶体管技术可用于需要彻底物理变形的结构上,比如模仿鸟类特征的飞行机器人。当这种机器人展开双翼,翅膀上的电路需要变形、重新配置,这样才能维持可操作性或用来支持某些新的电力功能。

来源:newatlas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晶体管 液态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