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在城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高秀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居住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园林作为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区质量,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城区绿化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对管理进行改进,提升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也逐渐应用到了其它领域,数字化管理已获得极大发展与应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化管理在城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城区园林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148-01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获得了极大发展与应用,现代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将数字化管理应用到各种领域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城区园林绿化管理对园林绿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也要适应这一趋势,重视和加强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城区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区园林绿化质量。
1 城区园林绿化概述
园林绿化是城区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数字园林”也是“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城区园林绿化和管理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市容市貌、投资环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对风景名胜区、古树古木的管理也提上了日程。为了实现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战略目标,需要充分运用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RS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全球定位技)、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园林绿化管理,建立起一系列覆盖园林绿化管理业务的网络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来描述复杂多变的园林资源,如乔木、绿地、公园广场的分布现状、此消彼长等信息,从而建立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的园林综合数据库体系,通过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来提高园林维护和管理的效率、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绿化的建设。通过建立的园林信息资源综合管理平台、为园林绿化管理、综合评价、定量分析等提供服务,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城区园林绿化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对历年园林绿化资料进行查询分析,以求得到切实有效的管理规划,最终实现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 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园林的布局和养护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城区园林绿化的初衷是建设一个有现代人文气息,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在园林绿化方面起步较晚,人们也是近几年才慢慢关注城市的绿化环境,所以还没能形成一套合理、科学的园林绿化管理方法。园林绿化的具体方案也不是随便可以制定出来的,而是需要人们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借鉴一些在园林绿化方面做得好的国家和地区。现阶段,在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缺乏长远计划的园林规划建设,这些规划建设有的与现实不符。有的地方盲目跟风、相互攀比成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没有达到很好的生态效果。还有一些地区不重视当地实际情况和环境因素,引进一些成活率较低的植物,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结果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最后也没有对生态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
2.2 人们绿化意识淡薄,园林绿化的管理成本过高
人们的园林绿化意识淡薄,造成了园林绿化管理的成本增大。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侵占绿地等情况随处可见,这也加大了绿化管理的难度。对于这些不道德甚至于可能触犯法律的行为,城市的执法部门也很难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园林绿化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人们对园林绿化思想意识的淡薄,这些都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主要原因,都需要制度和园林绿化宣传来解决。
2.3 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现阶段,我国的园林绿化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园林绿化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十分稀缺。一些地区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一些农民工和非本专业的人员,这些人在务农方面可能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但在园林绿化管理上却远远不足。这些所谓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技术,在实践中不但不能科学合理的养护好园林植物,更有可能会造成园林植物生长不良、成活率低等绿化问题,也使得园林景观效果不佳,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
3 数字化管理在城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 建立园林基础数据库
在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应用数字化管理措施,需要先对城市中的园林基本情况做全面了解,并采集幾项重要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每个园林所处的经纬度、占地面积、种植林木的种类以及园林现状等,并对每个园林进行网格化处理,进行数字编号。其次,综合评定当地的气候状况以及林木生长状况,科学制定园林的修剪、灌溉、施肥次数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具体频率等,细化到每个季节中,并制定特殊情况处理机制。另外,重要管理区域的维护次数也需要制定出来,比如,城市重要地段的园林维护次数,包括旅游风景区的园林绿化。再次,通过数字化管理中得出的相关数据,为城市规划以及市政建设提供数据分析基础,并为决策单位提供数据平台,为城市重大事项的决策工作服务。
3.2 建立公众监督的网络平台
将数字化园林绿化管理的建设作为契机,把数据库和电子报批技术结合起来,创建一个主要面向广大市民的网站平台,有利于促进同城市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尽量公开园林绿化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当然,该网站平台还可以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咨询、建议及投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市民和政府共同管理城市。
3.3 建立数据动态更新和共享机制
为了增加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市政规划部门可以通过协调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几个重要部门。将管理数据共享,利用政府办公软件,建立一个专门分享各方数据的平台,这样既能在城市规划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又能协调几个部门,形成良好的城市管理体系,能够避免因不了解其他部门的施工情况而盲目施工,导致双方工程存在冲突。
3.4 培养管理人员数字化知识
当前,数字化管理离不开高端的IT技术,有些地方的摄像监控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为了管理人员能够将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做好,需要具备相关的电脑技术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人员竞争机制引入进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果此举实施得比较顺利,将会有效解决管理不到位和资金欠缺的问题。
4 结语
城市绿化使环境更美,空气更清新,因此应站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21世纪高度园林化和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作人员也应当重视时代的变化,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让园林绿化工作由人工化、低效率朝着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从而使城市居民感受到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进而推动城市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付川,李勇,杨学民,秦飞.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应途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09):158-162.
[2] 陈曦,王秋炎.新技术应用对于园林施工的意义[J].建材与装饰,2016,(26):87-88.
[3] 黄河程.园林工程施工类型及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9):69-70.
[4] 陈莉丽.数字化管理在城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0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