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腾讯数码独家发布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科学家们将人类细胞将的超薄保护膜打印在眼睛上,用来代替角膜,而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人造角膜。如果这项技术得到完善并运用,它将帮助数百万人再次看到。
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组织工程师、人造角膜的创始人之一Che Connon说,想要找到一种足够薄的打印墨水,可以通过3D打印机的喷嘴完成,但这也是困难相当大的。这种生物墨水不仅需要很薄,而且它还必须足够坚硬,才能保持它作为3D结构的形状。为了正确的获取这一特性,研究人员添加了一种叫做海藻酸盐、类似果冻的粘性物质,以及从供体眼角膜提取的干细胞,当然还有一些叫做胶原蛋白的粘稠蛋白质。
角膜是第一个被光线穿过的晶状体,最终在眼睛的后部到达视网膜。角膜损伤,无论是损伤或感染都会扭曲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现在,受损的眼角膜可以被去世捐赠者的角膜所取代,但是目前仍然没有足够的捐赠数量来满足需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近500万人因为感染huo 眼角膜造成创伤而导致失明。
今天在实验眼研究杂志上描述的这项新技术并不能完全消除对角膜捐赠的需求,但这些是让干细胞成为更广泛应用的关键。但是Connon说,使用这种技术,捐赠会变得更加广泛。你可以从一个捐赠的角膜上培育出足够多的细胞来打印50个更多的人造角膜,而不是用一个健康的角膜来替换受损的角膜,可以大幅提高捐赠效率。
为了弄清楚到底要打印什么,研究小组还必须弄清楚人类角膜的形状。因此,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相机来拍摄志愿者的眼球照片,并创造出他们角膜的3D模型。然后,研究小组将该模板输入3D打印机,将生物墨水喷射到用来培育的器皿中,用来制造角膜。这个结果看起来就像一个柔软的隐形眼镜,在一个黏黏的小盒里。
但是在这些人造角膜还能接近人类眼球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Connon想要先对印刷过程进行微调,而人造角膜也需要事先通过动物的安全性研究。但是这项研究证明了人类可以3D打印出看起来像角膜的类物质,并且含有大部分相同的成分。这也是研究人员第一次重新创造出角膜独特的弯曲形状。Connon表示,这是事先人造角膜工作的关键:“没有形状,就无法打印出真正的角膜,尽管你还有别的东西。”
来源: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