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腾讯数码独家发布
水下无人机并不算罕见,但你肯定没有见过今天要介绍的这台。为了保护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谷歌和大堡礁基金会三方联合开发了一台名叫RangerBot的水下机器人,它的作用是能够自动寻找到潜伏在珊瑚上的海星,并通过注射毒药来杀死它们。
“RangerBot基于昆士兰科技大学在2016年Google Impact Challenge挑战赛中获奖的COTSbot原型机所打造,”该项目负责人Matthew Dunbabin教授告诉媒体,“我们认为,它将会成为一件非常有价值的珊瑚保护工具。这样一台能在珊瑚礁环境当中工作且易于使用的小型水下机器人填补了当前的技术空缺,让更大规模地检测和管理全球珊瑚礁成为可能。我们相信,这是开发一系列用于环境监测的视觉引导机器人系统的第一步。”
RangerBot之所以要猎杀荆棘冠海星,是因为这种生物以珊瑚为食——其所分泌的消化酶能够让它们吸收珊瑚的养分。根据计算,一只海星每年就能消耗多达65平方英尺的活珊瑚礁。为了阻止这种行为,RangerBot被训练出了识别这些海星的能力——准确度高达99.4%——并对它们注射一种致命毒液。这种毒液能够杀死海星,但对珊瑚没有任何影响。
在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帮助下,RangerBot不仅能够识别目标,还能躲避障碍物。其内部的多个推进器让它可以向任意方向轻松行进。除了猎杀海星之外,RangerBot还能够监测珊瑚褪色,水质和污染等问题,并帮助绘制大型水下区域。
“我们现在正在展开评估活动,目的是将RangerBot以最佳方式整合到各种管理项目当中——包括用于猎杀荆棘冠海星。我们当下的侧重是绘图任务,然后是开发更多的互动能力,“Dunbabin教授说,“从长远来看,我们设想了一系列广泛的应用方向,包括虫害管理,珊瑚恢复活动和鱼类种群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