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自动化技术文摘 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在北京首科大厦的应用
周旋
[摘 要]近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以及电能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大了电网建设力度,电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线损问题。然而,传统的线损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的发展需求,计量自动化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配网线损管理中的。文章探讨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以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TM76;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351-01
1 线损存在的主要原因与管理工作现状
1.1 电力计量自动化中线损存在的主要原因
线损是指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出现的电能耗损,是所有电力网电能损耗的统一称呼,主要包括自然线损和管理线损两种。线损是無法避免的,导致线损的原因也有很多。当选择的输配电压器不适合时,变压器同其负荷不匹配,导致变压器在轻载的条件下工作,这就会徒增电能的损耗。当配电网的分布不合理时,会造成供电地点与负荷地近电远送的情况,增加电能的损耗。同时,配电线路中还存在三相负荷不稳定的问题,当不稳定性超过1/5,就会增加线路中的电流,导致增加电能的损耗。同时,当计量装置出现故障,造成关口计量装置计量数据不精准,电量会流失;当计量方式不准确,存在高供低量的情况;当计量回路配置不合理时也会造成线路中出现电能损耗的情况。
1.2 线损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线损问题已经引起供电企业的广泛关注,为了保证供电企业的最大收益,就要将线损降低,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实现管理。线损管理中,需要有效统计、分析线损数据,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电能传输中的异常现象。目前,很多地区的电网发展水平不高,电源分布的范围较小,供电的半径很大,同时使用的设备更新、更换不及时,老化情况非常严重,导致电量的损失非常严重,负荷分布也不均匀,无法实现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双重目标,二者出现了矛盾。从理论数据上分析,电网总体的运行效率无法让人满意。很多工厂自己购买发电机,无损电量减少,提升了线损率。社会上不时会出现偷窃电的情况,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打击的对象。用电的情况会受到季节、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滞留电量存在统计上的错误,这也是难以避免的。
2 线损管理中的计量自动化技术
计量自动化在配网线损管理中指的是,在对自动化系统计量方式进行应用的背景下,实时监测各个计量点中的数据,包括考核表、关口表以及低压用户等。同时,在对拓扑关系和相关资料进行应用的背景下,自动收集、分析并计算客户用电量信息。
2.1 低压集抄
该系统运行中,需要在通讯系统中融入计算机技术,促使自动抄表工作可以远程控制,并将特定的监控措施应用于相关配电设备中,从而详细分析配网线损数据和信息,将精确的数据传递到整个电网系统中,为提升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大客户用电负荷管理
部分用户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用电量。在对这部分用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在进行在线测量的过程中,对数据自动化进行充分应用,有效结合电力管理系统和抄表,从而将自动化个性管理应用于不同的用户用电量管理中,为促进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配电监测计量
该系统运行中,需要对无线技术进行应用,该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化特点。系统会构建相关信道,搭建主站同配变之间的桥梁,最终实现有效收集数据、监测低压配变的目的,从而完成实时监测整个配电网的目标,为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线损异常状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配网线损有效减少,而大量可靠的基础数据也能够被有效应用于配电网运行状况分析中。
2.4 地网电能量的计量遥测
该工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综合应用数据库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最终实现有效考核不同变电口数据的目标,全面收集计量数据信息。在对地网电能量的计量遥测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呈现出较强的可靠性、统一性。自动化是该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最大特点,而全面搜集的数据在经过详细的加工和计算后,才会被传递出去,从而将更加精确、详细的数据提供给线损管理工作人员,提升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质量。
3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3.1 创建线损模型
在计算线损率时,一般需要建立线损模型。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计量点、变电站以及用户因素关系的分析,建立起相应的线损模型。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模型的有关信息。线损计算工作中,需要对线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各个计量点的用电量建立起有效模型。实际上,在四分线损管理中(线损“四分”管理是指对所管辖电网采取包括分区、分压、分线及分台区的线损管理在内的综合管理方式),计算线损率使用的公式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通用模型。对线损的对象进行确定并分析,对分析对象的名称、所属类别以及电压等级等基本属性有所了解。线损的分析对象还包括子线损分析。很多电量的明细会组成完整的线损对象。供入和供出是电量的两种类型,引用的对象也有两种类型,包括子线损分析和计量点,可以任选其中一个类型选择作为引用对象。
3.2 生成线损报表,进行线损分析
在应用线损报表分析线损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充分统计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的线损“四分”管理,从而能够直观观察线损情况在不同时间段中的特点。月线损和日线损统计对于加大对线损情况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在以上数据基础上,配网线损管理人员能够对线损故障进行及时处理,而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对偷窃电或计量故障等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在提升供电稳定性以及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3 自动统计的应用
在线损管理中,实施计量自动化设计,有助于自动统计线损。以自动统计为背景,利用四分线损管理方法做好线路统计与分析。将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其中,工作人员可以在各种电压下,统计损耗,并且设置成不同周期,结合周期与电压等级开展线损工作。因为长度难以计算、线路较多,所以如果能判定物力、人力,得到的统计效果将非常有限。将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其中能分担工作,若发现异常,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跟踪处理。
3.4 监测系统的应用
将计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到线损管理中,可以确保多维度分析,然后再对相关故障进行有效诊断与监测。在一天时间内需要对每个节点的功率、表码、电压与电流信息进行监控与采集,再将它们传递给后台主站系统,由后台主站系统对各个步骤进行检测、分析与处理。另外,该系统还能在一天时间内对运行情况进行计量,进行自动化控制。当营销系统与系统结合后,再将数据应用到营销系统,以避免人为失误,如此不仅减小了线路损耗,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精确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电力企业发展中,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大线损管理力度。传统的配网线损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配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凸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该技术的功能,为提升配网运行稳定性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余榕蓉.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5:141-142.
[2] 衣霞.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19:58-59.
[3] 罗艳秋.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5,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