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屏门乡茶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互联网+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2月07日 06:14

杭州市淳安县屏门乡秋口村

姜爱明+汪利梅

[摘 要]淳安县地处浙江省西部,是浙江名茶之乡、杭州茶的主产区,全县茶园面积9 700公顷,居浙江省第二位。本文主要是对淳安县屏门乡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027-01

一、屏门乡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情况分析

淳安县地处浙江省西部,是浙江名茶之乡、杭州茶的主产区,全县茶园面积9700公顷,居浙江省第二位。境内有“天下第一秀水”———闻名的千岛湖,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独特湖区小气候,生产的茶叶品质独特,深受市场青睐和茶民的喜爱。屏门乡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北部,距县城29公里,东与临岐镇接壤,南与光昌、左口乡相邻,北接瑶山乡和临安市,西连王阜、严家乡。2016年全乡茶叶总量163。3吨,产值2180万元,平均亩产2202元。

二、屏门乡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茶树良种化水平低下,早生茶效益不明显

淳安县屏门乡大部分茶园为上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群体种,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良种茶园,良种覆盖面积为35%,比重小,缺乏竞争优势,加上连续四年的倒春寒,给良种茶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屏门乡属贫困山区,经济落后,农户观念滞后,投入不足,管理跟不上,低产低效益茶园多。目前,屏门乡茶园严重老化,衰老茶园比重大。茶叶种植以农户为生产主体,涉及面广而分散,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大部分茶园分布在边远山村,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管理不便。再加上市场和劳动力因素的制约,大部分茶农和茶叶企业只生产一季春茶,夏、秋茶利用率低,茶资源浪费较多。

(二)规模龙头企业不多,带动面不广

近几年虽然出现购机热,引进众多加工大户,但多为散户经营,茶机数量少,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家,规模也不大,对全乡茶产业的发展拉动性不强。

企业对基地农户的扶持和投入,仅从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两者之前只是一种合作关系,企业、农户各自为战,缺乏沟通,没有上升到休戚与共的高度认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农户法律意识、配合意识还较低,生产经营高度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占领市场,实现品牌化、规范化经营。要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品牌意识淡薄,市场竞争力较弱

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屏门乡目前已形成以“千岛玉叶”为主、其他品牌为辅的“一枝独秀、百花齐放”的茶叶生产格局,但茶农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屏门乡的部分企业仍然对商标简单随意,品牌定位低,缺少文化内涵和策划,出现茶叶品牌杂乱,良莠不齐的现象。多数产品结构单一,既缺乏产业规模,也缺乏产品系列。量小质低、加工滞后、宣传不力等原因,最终导致有牌无品,难以创出驰名品牌。

企业整体包装意识差,包装不配套。优质的产品必须要有好的包装,包装是产品外在的形象标志,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屏门乡茶叶企业整体包装意识差,包装不上档次,与内在茶叶的优秀品质不配套。企业各自为阵,不注重长远利益,广告宣传投入少,效益低,在消费者心中知名度不高。除淳安地区外,别说省外,就是省内消费者对屏门乡茶的了解都有限,甚至是一无所知。形成了屏山茶叶一流品质,二流服务,三流包装,四流品牌,五流价格的局面。

过去屏门乡以生产大众茶为主,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不施化肥、农药,没有污染,现在是春夏秋三季采茶,施肥、施药,茶叶污染均有所加重。无公害茶园建设虽已实施,但建设和实际操作均缺少严格的规范。

(四)茶叶污染有所加重,加工设备落后

屏门乡现存的茶叶加工厂普遍存在规模小、加工设备落后、选址不合理、家庭作坊式加工、卫生状况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产品与国内外相关标准存有较大差距。

目前,茶叶加工大部分仅停留在初加工阶段,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店,多数是住宅和加工合二为一,厂房简陋。初制茶厂量多、面广、分散、弱小,设备陈旧,加工环境差,加工技术落后。多数企业很难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操作,从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叶品质的提升,因此只能将生产的半成品卖给外县、外省的企业进行精加工,导致大量税源外流。另外,屏山县茶叶的采摘、中耕、植保等环节仍然釆用人力粗放式作业,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茶季釆工不足现象日益突出。

三、屏门乡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大政府的宏观管理力度,转变服务观念

茶叶是屏门乡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约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因此要把茶叶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绿色农业的排头兵,重点发展,把茶叶的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政府要加大宏观管理力度,转变服务观念,齐心协力,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

(二)制定相应鼓励政策

为鼓励茶叶产业发展,淳安县委县府出台了一系列茶产业发展奖励政策,但要求较高,大多数茶农因难以达标,而不能享受。建议屏门乡政府可适当筹集资金,在发展良种茶、购置名茶机械、培育龙头企业等茶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奖项,增加茶农收入。

(三)整合優势,培育龙头企业

目前全乡分散在各地的收青制干大户星罗棋布,分散经营,规模不大,只能带动局部地区的茶叶产业生产。可整合优势,政府搭台,培育龙头企业,最终实现“采茶不制茶、制茶不销茶”的专业分工局面。尽快成立茶叶合作社,注册商标,打响自己的品牌,外出开拓市场,走品牌效益之路。

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参股等形式,对现有茶园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约化生产,切实改变户户采茶,户户制茶的传统生产模式,提高茶叶科学培管水平,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优势,积极通过招商等形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知名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茶产业,建设标准化茶叶基地,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淳安县茶叶协会的功能。加强与淳安籍在外茶叶经营者和外地茶叶市场的联系,收集市场信息和营销经验。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并在互联网上设立千岛湖茶叶网站,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掌握可靠、及时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指导生产。

(四)发展生态茶业,加强无公害茶园建设

要充分利用本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茶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要加大无公害茶园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大有机茶基地面积。对已符合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或有机茶生产标准的茶园,要及时做好申报和认证工作,确保生态茶园生产有序进行。

要以全县有机茶产业带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叶生产技术,严格对茶叶生产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上确保茶叶无公害。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加工经销环节管理,建立茶厂和茶叶市场品质检测制度和档案,建立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公告检测结果,通过无公害体系建设,提高全乡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结束语

经过上述分析,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结果,相信可以对淳安县屏门乡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帮助,未来的发展当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可以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佳丽,浅析茶叶产业发展问题[J]科技资讯,2015.

[2] 韩磊,试论如何解决茶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J]科技资讯,2016.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茶叶 家庭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