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创新助力扶贫工作问题研究

互联网+
创新科技
2018年05月02日 15:30

省地方志办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

常金玲++裴阳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实际脱贫工作中科技创新的引入,从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切入,指出科技创新如何融入“精准扶贫”的战略规划,从互联网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科教扶贫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并对扶贫工作中科技创新的引入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精准扶贫;政策;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 TP391;G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0-4-3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Helping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Henan Province

Chang Jinling1,2 Pei Yang1

(1.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Zhengzhou Henan 450046;

2. Hena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Avi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the actual work in poverty alleviation, started from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al development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pointed out that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integr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o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introduc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 河南省扶貧现状与分析

1.1 脱贫工作现状

2016年河南省内共有53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有38个,省定贫困县15个,2016年全省共有11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017年兰考县与滑县成功脱贫,对河南省脱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已经有47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十九大报告指出精准脱贫是事关全局、事关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全员参与,在2020年前让难中之难的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按期脱离贫困,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使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按照计划,河南省2017年还将有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当前河南省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决胜时期。按照计划,河南省将以“三山一滩”区域为重点,对省内其他地域的贫困地区实施分类分期脱贫管理[2]。针对具体农村问题,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方案对农村贫困问题进行解决。

1.2 扶贫工作的意义

由于贫困地区基础环境差,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外部优秀资源不愿意进入或者无法长期留在贫困地区,导致“贫者越贫”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量农民进入城市,致使农村的青壮劳动力不足,留下了大量的“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对农村的建设不利;同时由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劳动力需求饱和,使得这部分人口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挑战,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河南是中原地带的粮食大省,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传统农村经济受到了直接影响,就农业机械来讲,传统手工机械与半机械化耕地农具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机械化发展,同时传统的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逐渐被农场经济所取代,科技已经扎根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贫困地区的人们唯有改变当前的经济方式、拥抱新技术和新知识、改变守旧思想才能脱离贫困[3]。

2 科技扶贫工作分析

2.1 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

科技创新是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可以分为三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科技扶贫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载体,通过科学知识理念的宣传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由于知识能力匮乏而导致生活品质低下的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其克服致贫因子和适应不利环境的生存发展能力,最终摆脱贫困,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一种扶贫方式。因此科技创新与扶贫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系,总的来讲,科技创新是方法,是推进扶贫工作进行的手段之一。

随着省内扶贫工作的持续进行,部分地区已经逐渐摆脱贫困,剩余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处于重点扶贫地带,属于重点扶贫对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扶贫工作进展速度也逐渐下降,扶贫资源的边际效益也逐渐递减[4]。针对这种现象,分析贫困地区的现状与实际需求,将科技创新应用于扶贫工作中,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扶贫工作。endprint

2.2 科技创新在扶贫工作中的意义

引起贫困的几个主要原因包括: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大量外出,文化素质过低,农民的脱贫意识不强烈,疾病,交通等。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基本问题摆在面前——怎么实现贫困地区人们的就业,由于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留下了太多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持续增长,技术的进步使得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持续下降。怎样让人们愿意留在家乡搞建设,这是扶贫工作要考虑的。贫困地区的就业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政府给人们提供就业岗位,其二,让农民自己创业,其三,继续以前生活模式。具体来讲,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就业岗位基本有两个来源,其一:城市提供,主要体现于城市的建设岗位与部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其二:农村提供,结合现在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于农村结合实际发展当地的果蔬经济、发展农家乐等。农民实现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实现当地的经济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同时城市以及其他新农村发展中运用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也能够给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这恰恰体现了科技创新中的管理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因此,研究重点应该考虑如何将科技创新引入新农村建设。

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是温饱,在解决温饱之后就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体现在扶贫工作中即要考虑人们的未来生活,因此在利用创新技术对农村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将扶贫工程融入国家的战略规划中,不仅仅要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未来的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扶贫工作不能局限于当前,更要放眼于未来。在将科技创新引入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不能对当地环境造成二次伤害,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科技创新在应用于扶贫工作中要以人们的需求为主,结合当地不同的情况引进不同的技术,采用因地制宜的模式,对当地环境进行考察,制定出合理的科技引入方案,实现科技创新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当前河南省针对贫困地区的创新科技引入基本局限于对农业机械技术的引入,对于产业发展、农业新模式、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应用引入不足,比如兰考地区的盐碱地、防风固沙等问题,只有在解决了土地的问题才能够发展当地的农业,保障人们的生活,这直接促进了人们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而这也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联系。其次农村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需要政府牵头,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对贫困地区进行有力援助,将新进技术引入贫困地带,实现当地的产业发展。贫困地区的地域条件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不足,另一种是资源丰富,但是不了解市场需求,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产有序,产品有出,即当前需要建设的不应该仅仅是上游的扶贫体系建设,也应该为处于下游的产品销售铺路,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这需要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同时当地人们对于知识的认可度不高,导致科技下乡工作的开展有相当的难度。而且由于当地教育资源的不足,医疗条件的落后,人们对于眼前的生存格外重视,直接体现为孩子上不好学,老人治不好病,因此科技下乡需要详细地了解人们的需求,改变人们对扶贫工作开展的态度,这对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联。

3 科技创新融入扶贫工作

3.1 互联网+扶贫工作

在科技创新技术引进的时候,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到技术引入“有用武之地”。贫困地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将新进的通信技术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为乡村带来“远程教育”,增加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其二,通信设施的建设可以让群众更方便地了解国家大事,丰富生活,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其三,通信设施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子商务、卫星连线等技术都需要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其四,是处理贫困地带信息的有力工具。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省内统一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在平台上,不但要做到对人们的信息进行统一整理,更要提供好利用服务,切实推进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在互联网基础上将电子商务技术引入乡村,积极引导电商企业建立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在贫困村设立电商精准扶贫实验基地等,整合当地优势产品、对接其农村的广大市场,做到资源外销,打开经济发展的门路,解决产品滞销问题,同时为农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實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河南贫困的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基地,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人们的就业与发展双需求的解决,对引领河南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 农业科技创新

首先,河南省多数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产业基础薄弱,严重依赖人力,农业产出率较低。相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新农村,贫困地区的农业机械效率较低,这直接限制了贫困地区人们的温饱水平。其次,由于先进农业机械没有引入贫困地带,使得此地区的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再者,由于当地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不科学,导致各种环境问题频发,如土地沙漠化、土地肥力不足等,同时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当地农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贫苦地区的产业形成规模化,产出量较低,致使很少有社会资源分配到当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可以将用在新农村的技术手段推广在贫困地带,为贫困地区带来发展动力与发展空间。根据贫困地带的实际情况引进新型的农业机械以及新型种子,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快速化、效益化。发展新型的农业模式,组成联合生产的农场模式,利用新技术发展新型的耕种模式,实现生产规模化、信息化、科学化。农业安全生产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条件,自然灾害的预防科技、虫害等防疫技术以及科学合理的土地种植方法可以保障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提高贫困地区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农作物秸秆技术的引进,使其向新能源方向发展,不仅有利于土地肥力的保持,同时节约了资源,也保护了环境,一举多得。

3.3 科教扶贫创新

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国家政策做基础,汇集多方面力量共同努力,以国家政策做引导,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人们对扶贫工作的支持等多方面力量需要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持续脱贫。在科技扶贫工作中,有必要对脱贫主体进行摸底调查,搞清楚人们的贫困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对症下药。贫困地区的人们对于科技下乡的看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就业情况、思想等。因此在进行科技扶贫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原因,保证人们对新技术的积极性和接受性。

首先,发展教育,改变人们的知识无用观念,提高当地人们的文化水平,这样有利于人们的思想改变,更容易接受扶贫规划,有利于科技扶贫工作的进行。其次,建立培训基地,在科技引入的同时,加强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技能培训,对人们进行知识教育,让他们从心里接受新技术,了解新技术的运转模式,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环境,且应该加强技术人员与村民的接触,定向制定适合当地环境的计划方案,做到结合实际。同时,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依据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生产模式等情况,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4 结语

扶贫工作中国家要综合考虑每个环节对整体规划的影响,合理开展工作,深入当地,了解人们所想,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让脱贫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用制度保障规划实施,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并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殿文.新蔡县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N].驻马店日报,2017-10-13(002).

[2] 卞瑞鹤.河南脱贫大数据[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7(2):23-24.

[3] 卞瑞鹤.河南: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6(5):22-24.

[4] 张强.“互联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27):23-25.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贫困地区 科技创新 工作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