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忌寒
被矿工上门维权、被人指责对别的币种发动双花攻击,一直被认为站在区块链食物链顶端的吴忌寒,直接在社交网站上称被人抹黑。
比特大陆内部人士甚至提出了“是不是有人要搞我们?”的疑问。
“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态,从互联网时代的贾跃亭那里,传染到了现在的区块链领域,这次是吴忌寒的比特大陆。
不过,相比较外部的责难,令吴忌寒更烦心的事或许来自于比特大陆内部。比特大陆真正的创始人詹克团不再隐身幕后,开始走向前台,高调代表比特大陆发声。
深链财经调查发现,关于吴忌寒之于比特大陆的故事,一直都被误传。
例如,吴忌寒真的是比特大陆的创始人和掌舵者吗?
联席CEO制对比特大陆意味着什么?
【深链财经原创】
文字丨门人
有人要搞我们?
“为什么大家最近老是针对比特大陆,是不是有人要搞我们?”
处在币圈食物链顶端、掌握绝对权力的比特大陆内部人士私下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吴忌寒最近一次露面是在币圈的一个饭局上,这个被称为“区块链第一饭局”的酒席上囊括了李笑来、陈伟星、李林、徐明星等一众圈内大佬。吴忌寒置身其中,觥筹交错间,面带微笑。
但5月份对于吴忌寒来说也许并不好过。
5月21日,LBTC创始人点付大头就分叉币与江卓尔开战,战火从微博烧至社群,点付大头毫不客气,直指吴忌寒和江卓尔是矿霸和分叉王。
在“区块链反独裁联盟”群里,点付大头爆出“吴忌寒破坏纽约共识强行分叉比特币”、“通过EDA机制预挖了10几万个币却对大众绝口不提”、“找假中本聪为自己的分叉币BCH站台”等诸多不被大众所知的问题。
5月22日,有矿工爆料,比特大陆旗下的蚂蚁B3矿机存在误导消费者、器件翻新、算力不足、挖矿收益不及预期等问题,并于28日前往比特大陆总部维权讨要说法。
5月24日,BTG(比特币黄金),比特币的一分叉币,被爆出遭51%攻击。BTG创始人廖翔称此次攻击是第一个成功的51%攻击,是犯罪行为,BTG团队正在和各大交易所沟通收集证据。
接连爆出的新闻掀起了币圈湖面的风浪,也惊动了湖底的巨兽——比特大陆。
吴忌寒并没有对点付大头的指责和质疑给出正面回应,也未曾对蚂蚁B3矿机出现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但却对BTG廖翔发起责难。
5月26日,吴忌寒发推特称,廖翔正在花钱雇人写BTG遭51%攻击的新闻,这些新闻会造成一种印象:“某挖矿公司”在攻击他的币。
吴忌寒的意思很清楚,他认为廖翔在雇记者黑比特大陆。
对于吴忌寒指摘,廖翔回应称,这完全是诬陷。但他也表示:“51%攻击需要能力和动机,能力方面,只有比特大陆有Equihash ASIC矿机,比特大陆最有能力51%攻击所有Equihash算法的链。至于动机,我不确定。”
从21号到至今,关于比特大陆和吴忌寒的消息和争论就未曾停歇过,密集的新闻也引起了比特大陆的警觉和疑虑,其公关团队甚至暗地里到处打听是不是有人在有意搞比特大陆。
联席CEO疑云
除却外部带来的争议,比特大陆内部也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变化。
2017年底,除了吴忌寒,比特大陆又有了新的对外代言人——联席CEO詹克团。
此前一直隐居幕后的詹克团也走到台前,多次代表比特大陆发声,从人工智能大会到接受《商业周刊》专访,高调公布了比特大陆的营收情况。
在詹克团的描述中,比特大陆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在詹克团高调亮相之前,吴忌寒一直代表着比特大陆,詹克团则很少露面。有知情人称,詹克团技术出身,不善与外界打交道。所以二人的分工是吴忌寒主外,詹克团主内,负责技术研发突破。
在可查的过往报道的描述中,都是吴忌寒想成立比特大陆,然后拉詹克团入伙,詹克团花了很短的时间了解比特币后,决定加入。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吴忌寒等同于比特大陆。
不过,深链财经调查后,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
全国工商信息网站显示,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
比特大陆2013年年报显示,比特大陆成立时,共有5位自然人股东,其中詹克团持股59.2%;第二大股东为葛越晟,持股28%,领英资料显示,葛越晟2013年才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
成立时,比特大陆的创始股东并没有吴忌寒的身影。
2013年,比特大陆资产总额55.65万元,当年亏损4.2万元。
直到2014年11月,比特大陆成立一年后,吴忌寒才成为比特大陆的股东。
2014年11月,比特大陆增加注册资本的同时引入新的股东,吴忌寒进入股东名单,持股比例为0.79%。詹克团持股比例为58.73%,享有绝对的控制权。
但工商资料显示,那时的吴忌寒并不在董事会名单中。
2015年6月,比特大陆再一次增资扩股。本轮股权变更完成后,吴忌寒持股比例大幅度上升,达到22.9%,但依旧远低于詹克团61%的持股比例。
从持股比例来看,詹克团一直是比特大陆的实际控制人,吴忌寒则一直被比特大陆推到前台。
本次增资扩股之后,吴忌寒才于2015年7月新增为比特大陆的董事。公司董事长和经理则为詹克团。
2016年11月,比特大陆变更股东,公司股东变为单一的境外公司Bitmain Technologies Limited。
吴忌寒单独为比特大陆代言的时代,随着詹克团以创始人、联席CEO的身份走到前台而终结,也给市场留下众多想象。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任何一个公司,设立了两位联席CEO,都难免让人觉得公司内部存在问题。
工商信息显示,詹克团是比特大陆的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忌寒只是除了詹克团之外的3位董事之一。
吴忌寒还能代表比特大陆吗?
分叉币旧事重提
最近,随着廖翔和点付大头对吴忌寒的攻击,分叉币的话题又被提上日程。
“当纽约共识已经达成的情况下,吴忌寒单方面破坏了纽约共识,自己分叉出BCH。”点付大头称。
时间回拨到2017年5月23日。当时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多家知名的区块链企业齐聚纽约参加共识大会,并签署了“纽约共识”,这其中包括吴忌寒的比特大陆,以及杨海坡的ViaBTC。
事实上,在此之前关于比特币扩容已经争论已久。
随着比特币的关注度增高,用户数和交易量的增大,网络拥堵成为家常便饭,比特币现有的1M大小的区块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扩容成为了比特币社区的共识,但在如何扩容上社区产生了诸多分歧。
为了推进比特币扩容,纽约共识会议将“墨守传统”的比特币核心开发组(BTC CORE)排除在外,签署了“纽约共识”。
纽约共识达成的比特币扩容方案是Segwit2X,也就是隔离验证(Segwit),以及将1M区块大小扩展到2M。这个方案解决了扩容的问题,同时又保证了比特币的完整性,避免了分叉的出现。
就在所有人等待比特币升级时,2017年7月17日,ViaBTC宣布分叉比特币,并将新生成的币种命名为Bitcoin Cash(简称BCC,后更名为BCH)。
“这让签署了纽约共识的人非常气愤”,一个币圈老人称,“没有隔离见证(Segwit),扩容到了8MB,ViaBTC完全背弃了纽约共识。”
此时,大家将矛头指向了吴忌寒与比特大陆。
吴忌寒和比特大陆也紧急发表声明称,比特大陆与ViaBTC只存在投资关系,ViaBTC是独立运营的,并不构成比特大陆旗下公司。
BTG创始人廖翔以及LBTC创始人点付大头则表示,分叉背后的主使人就是吴忌寒。
有业内人士称,隔离验证(Segwit)与比特大陆使用的ASICBoost技术并不兼容,它会让比特大陆的矿机失去30%的收益。2017年比特大陆的年利润在27亿美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比特大陆会损失8亿多美元左右的收入。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BCC的产生依托于Bitcoin ABC方案,是一种大区块方案,比较符合矿工的利益,ViaBTC本身就是大矿池,比特大陆也是大矿池。
“吴忌寒存了私心”,一位圈内人表示。
自分叉以来,BCH的价格一路高涨。目前报价6403人民币,总市值达到1100亿人民币,全球第四,排名位于在BTC、ETH、XRP之后。
“就BCH而言,虽然吴忌寒一手打造了BCH,但是他和假中本聪其实存在着分歧,而绝大多数的专利都掌握在假中本聪手里。”廖翔称。
所谓的假中本聪,也就是CSW,一个名为Craig Steven Wright的澳洲商人,2016年CSW自称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但一直没有提供能证明自己是中本聪的证据。
CSW是BCH坚定的支持者。点付大头和廖翔则认为,假中本聪是吴忌寒请来站台的人。
“社区支持假中本聪,加之假中本聪手握大量围绕BCH的专利,这就导致了在事实上缔造BCH的吴忌寒将被踢出社区。”廖翔称。
目前,比特大陆旗下的BTC.com与AntPool已占据比特币全网算力的41%,再加上由其投资的ViaBTC,比特大陆已拥有比特币全网近一半的算力,这足以让比特大陆对比特币网络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有人说,比特大陆是悬挂在比特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悬挂在吴忌寒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