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是最后一传手:35万人抢购虚拟货币竟是拆分盘传销骗局

互联网+
腾讯数码
2018年07月12日 12:07

  导读:不少投资者其实都清楚沃克理财非法传销的实质,却侥幸于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个传手。

  ■猎云财经(id:lieyuncj) 文/柳辉

  “本来我们还不相信,心存侥幸心理,也都盼望着被查封的沃克生活网能重新开张,可等了一年还是了无音讯,投入沃克的资金也石沉大海。”一位受害人跟记者这样说。

  近日新华社报道了一起发行“虚拟货币”的传销骗局,吸引35万人参加,金额达到50亿元,而骗局幕后操作者王良妙只有小学文化。

  自从这几年加密数字货币火了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打着加密数字货币的旗号行骗,而且涉及金额越来越大。

  为什么那么多人受骗

  1、“画大饼”炒概念

  位于泉州晋江市繁华地段的一处高档写字楼15层,沃克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门紧锁,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地面散落着不少宣传画册。

  “以前这里人很多,甚至要排队一个月才能买得到沃克理财的虚拟货币。”晋江的投资者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暴利引诱下,投资者趋之若鹜,传销团伙的一些线上人员建立群,将会员的收益“晒出来”,包括某某会员最近用投资收益买了百万元豪车,在厦门等地买了房等信息,刺激投资者加大投入,发展下线。

  “有一次,我参加他们的线下聚会,一位30岁左右的女会员上台分享自己如何赚钱,说她一个月不到就赚了30万。”李先生继续说。

  记者了解到,王良妙等人经常在一些线下活动上鼓吹这个项目有多好,拿马云、阿里巴巴来作对比,提醒大家要抓住机会,不要错过下一个“阿里巴巴”。

  沃克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宣称是一家“互联网+”投资公司,其经营的沃克理财号称集互联网金融理财优点于一身。

  如今,在互联网上仍然可以找到其宣传信息:“45天投资翻倍,一年可获得十倍收益”,“只要有闲钱,躺着也能赚钱”。

  “互联网金融 ”、“虚拟货币”把沃克理财包装成一个高大上的科技公司形象,其实是没有任何业务支撑,靠拉人头赚钱的传销骗局。

  2、拆分盘

  有一次,王良妙跟他的“客户”说,“我这个项目,如果你看懂了,过三年头,你至少赚三千万。”

  怎么做到的呢?王良妙玩了一个金钱游戏——拆分盘。

  他通过发行“虚拟货币”——CPM,吸引大家加入沃克理财的会员, 缴纳700元就可以成为一星会员,最高的六星会员需缴纳3.5万元。成为会员后,根据缴纳金额获得100至5000不等的K币,然后通过K币来买CPM币。

  CPM币初始限量发行30万个,发行价格2美元,CPM只能在会员之间买卖。随着不断有新会员加入参与交易,CPM的价格会不断上涨,当上涨到一定价位时,王良妙等人会在后台按1:1比例进行拆分。

  拆分后,会员持有的CPM会倍增,倍增后价格会回落到初始价格,这时会员就可以出售CPM换取现金。每个会员账户最多参与7次CPM拆分,其后该账户自动出局。

  可以看出,这个拆分盘游戏没有实际的业务支撑,早期买入CMP币的人主要是靠后面加入的人赚钱,加入的人越多,早期的那些人赚的越多,但是终有一天会有人发现这是个“骗局”,崩盘是迟早的。

  可是,很多人宁愿相信这个游戏,也不退出,他们会认为最后接盘的人不是自己。

  3、侥幸心理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投资者都清楚沃克理财非法传销的实质,但认为自己不会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个人。

  接受警方调查时,一名投资者说:“所谓的CPM虚拟货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在其他平台也没法交易,只能转手给新进场的会员,迟早会崩盘。“

  有的投资者说,”投资金额不算高,而且45天就可以翻倍,一年时间能翻十倍,就算明知道会崩盘,也可以赌一赌,毕竟不断有会员再加入,崩盘时自己已经脱身。“

  但实际上,不少投资者赚到第一笔收益后,不断增加投入,越陷越深,很多投资者还没等拿到收益,平台已经崩盘。

  从公安机关调查情况看,沃克理财平台设立之初就投资的人确实赚到了一些钱,但总的来看,没有赚到钱、收不回成本的占大多数。

  早在2016年7月,沃克理财就已经被晋江公安发微博通告,提醒大家沃克理财涉嫌传销,但是当时很多沃克理财的投资者仍然执迷不悟。

  从微博截图可以看出,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区块链传销平台已超3000家

  今年年初,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负责人李旭阳称,利用区块链概念搞的传销平台已超过3000家。记者盘点近期发生的案件发现,“区块链+诈骗”主要有三大“套路”。

  1、炒高币价再割韭菜

  今年4月,济南警方端掉一个打着“区块链”幌子的传销团伙,查获涉案资金3亿余元。

  济南警方介绍,惠乐益电子商务公司在网络上设计了假的虚拟盘,并发布所谓的“宝币”、“贵币”等多种虚拟货币。

  他们先是以赠送为幌子,向新加入的传销人员赠送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每枚价格在几十元。

  然后通过人为操纵将虚拟币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几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员加入,最后再通过所谓虚拟币“贬值”的周期波动进行“割韭菜”。

  2、打着“区块链”的旗号

  今年4月15日,西安警方破获一起打着“区块链”概念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据警方在案情通报会上披露,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资金高达8600余万元。

  据了解,该传销团伙打着“区块链”旗号,借助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等城市利好,于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传销、网络传销为手段,以每枚3元的价格在“消费时代”(DBTC)网络平台销售虚拟的“大唐币”,并自行操纵升值幅度。

  同时,该团伙还组织在国内外众多城市召开推介会,吸纳会员,根据会员发展下线情况,设置28级分管代理,截止到4月15日,该团伙共发展注册会员13000余人。

  3、打着国外的旗号

  2017年9月8日,湖南省株洲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涉案金额达16亿余元的特大“维卡币”网络传销案。

  经株洲县法院审理查明,该传销组织是一家“维卡币”传销组织,系境外向中国境内推广虚拟货币的组织。

  其传销网站及营销模式由保加利亚人鲁娅组织建立,服务器设立在丹麦境内的哥本哈根,对外宣称是继“比特币”之后的第二代加密电子货币。

  经查明,“维卡币”组织的经营其实质是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要求参加者缴纳一定费用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和返利依据。

  该案中35名被告人通过网络平台或经人介绍先后加入“维卡币”组织后,发展下线通过计利返酬获得奖金或倒卖激活码两种方式进行非法获利。

  其中,部分被告人积极发展下线会员,分别从中非法获利1万余元至2000万元不等。

  这些骗局都是利用“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鲜、火热的概念,吸引眼球,其实这些骗局和真正的数字货币有很大的差别。

  如何识别传销“虚拟货币”

  什么是传销?只要组织、人群构成是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其中有任何一人以上的收入计算基础在于发展下线及下线衍生之下线的人数多寡,即是非法传销。

  1、传销币一般都是中心化的

  沃克理财发行的CPM就是典型的传销币,CPM虽然总量固定,但是王良妙等人可以通过后台对CPM进行拆分,也没有使用到任何区块链技术,更谈不上可以让价值自由流动。

  2、没有实际业务支撑

  传销的主要赚钱方式就是拉人头,榨取的是后面加入者的利益,没有创造实际的价值,一旦后入者识破这个骗局,没有人加入这个平台,没有人购买CPM,这个CPM将会一文不值,早期的人可能卖都卖不掉。

  所以,智慧的人不会冒险玩这种“击鼓传花”的金钱游戏。

  3、利用暴富心理

  传销团伙一般都是通过”喊口号“、”画大饼“的方式,来夸张传销币的美好前景,一年翻十倍,三年后几千万,这种其实是借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最近几年的发展,让没有真正明白比特币的人们陷入了这场”虚拟货币“的漩涡当中。

  比特币的确让很多人一夜暴富,但是这种暴富是通过自己的对比特币的学习和不断尝试的勇气实现,并没有人去劝他们投资比特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的高额回报都需要付出和抓住机遇的能力。

  (完)

  【声明】猎云财经为猎云集团旗下有担当的区块链媒体平台,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归属猎云财经,全网转载需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作者。未获授权不得转载,如有侵权,保留追究权利。本文仅是传达资讯之目的,不代表猎云财经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传销 货币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