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什都打上“中国芯”的标签,咱们丢的起这个人?

互联网+
腾讯数码
2018年08月18日 18:45

不知不觉,“中国芯”已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词,就连现在做浏览器的公司也要为自己打上这个标签!

近日关于红芯浏览器的事情越演愈烈,主要是因为红芯浏览器标榜的“完全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被找出了纰漏。最近其宣称完成了2.5亿C轮融资,然而其产品被扒了出来。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曾公开表示:中国浏览器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内核,做信息流,做外壳是由它2C的商业模式决定的。红芯要做中国第一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浏览器内核,也是微软的IE、谷歌的Chrome、苹果的Safari以及火狐之外的第五大内核。红芯定位工作场景,“希望未来每个中国人,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红芯浏览器。”

很多媒体认为其自主研发的红芯浏览器,实际上仅是一款chrome的套壳浏览器,其宣传中宣称的自主内核不过是一个谎言 。

一、这家公司到底什么来路?

根据天眼查显示,红芯公司注册于2012年。公司曾用名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其官网上仍显示为该名。其主营业务针对企业服务,包括H5解决方案,HTML5框架、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和红芯浏览器。

红芯浏览器主打民族牌,以红芯内核为主要卖点,公司称其为“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

产品宣传页面上,红芯浏览器与 微软 IE浏览器、谷歌Chrome浏览器、 苹果 Safari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并列;红芯内核则与上述浏览器的内核并列,且在红芯内核图片上打了五星红旗标志。

红芯公司C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晨兴资本、达晨创投和IDG资本。其中晨兴资本和IDG资本在2015年已参与红芯公司的B轮千万级美元融资,达晨创投在2016年已参与了其B+轮1亿元的融资。8月16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这3家公司,均未获置评。

二、“中国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之前首页上“国产 ”、“ 自主 ” 字样都已被去掉,红色的中国地图变成了一台笔记本,背景中的长城图案也被淡化,其宣传的自主创新内核也改成了“ 内核架构的创新 ”。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到完全的自主创新,仍要加大投入,从自身着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CNBC报道了红芯浏览器,号称“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却被发现其实使用的是谷歌Chrome的内核架构。

英国金融时报(FT)也对红芯浏览器事件进行了报道,其标题为《因使用谷歌Chrome文件,中国创业公司受到批评》。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自己也下载了红芯浏览器,并在其安装包里找到了网传的Chrome文件。报道称,在招致广泛批评后,红芯公司网站关闭了红芯浏览器的下载。

这篇报道中,英国金融时报还采访了一位知识产权律师,该律师认为,如果红芯公司没能表示其使用软件的来源,谷歌有权利停止红芯公司使用Chromium开源项目。

三、哗啦啦打脸后 就是道歉了!

在 8 月 17 日的致歉信中,红芯主要强调了以下三点:

红芯在近期的融资 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 给公众带来了误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确实做错了,在此 郑重 地向大家道歉。

红芯 浏览器内核 Redcore 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Chromium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和创新, 这一点红芯前期宣传中没有明确提及,误导部分读者认为其从零开始研发了浏览器内核,今后会在显著位置标明这点。

其本质 不只是一个浏览器,它是结合红芯安全管控后台以及红芯安全应用网关形成的一个跨设备安全办公整体解决方案 ,解决中大型企业IT在往移动化、上云迁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红芯表示,公司在宣传过程中应该更强调具体功能和客户价值,而不应特别强调国产自主。作为服务于中大型企业市场的技术公司,更应该严谨务实,而不应该是夸大其词。

红芯方面强调,公司充分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且已经在内部展开深刻检讨。

四、如何看到“红芯”造假?

其实红芯浏览器之前就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大家对这款产品还是给予了很大的期望,毕竟在浏览器这个领域国内已经好久没有什么突破型的产品了。打着当前流行的智能概念加安全概念的红芯浏览器让人们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年的360浏览器的成功案例,而且红芯的宣传很能引起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因为红芯号称是打破美国垄断,国内首款智能浏览器内核。

有爆料称红芯浏览器原名云适配,今年上半年才改的名字,改名的契机恰好是中兴被美国制裁之后,当时支持国产自主的呼声达到了高潮,而红芯这个名字的含义一望便知。这家公司的主力产品有三种——红芯隐盾、红芯云适配及红芯浏览器,而这个红芯浏览器号称是“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

所以说,在我看来,这是毫无底线的一次炒作,借助“中国芯”操作!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苹果 浏览器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