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各大车企争相抢夺的“蛋糕”,与其他汽车企业相比,长城汽车(601633.SH、02333.HK)的“抢夺”动作则相对缓慢。
在此背景之下,长城汽车今年明显加快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布局。7月,长城汽车和宝马汽车联合发布公告,宣布长城汽车和宝马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建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共同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显然,仅仅一个“光束”并不能满足长城汽车。8月20日,长城汽车在保定大本营发布了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这意味着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出征。谈及欧拉品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欧拉品牌总经理宁述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长城汽车集团十年前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小组,十年布局,潜心研发。长城坚持正向研发做新能源汽车,不做‘油改电’,不做‘政策车’,更多考虑的是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那么对于长城汽车而言,欧拉的问世意味着什么?能否解决长城汽车的燃眉之急?
“应试”而生
从2016年开始,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就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不得不争抢的一块蛋糕。在拥有合资品牌光束之后,长城汽车再次深度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布局,发布新能源汽车独立品牌欧拉。
宁述勇透露:“欧拉的首款车型iQ将于成都车展期间正式上市。”他并进一步表示:“欧拉已经诞生了,这是本着开放共享和互联网的理念打造的一个全新独立品牌,我们将用汽车匠人的品质,结合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人性化科技,打造全新一代智能电动小车,用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新共享,服务用户。”
从产品线来看,目前欧拉旗下已有三款车型亮相,分别为欧拉iQ、欧拉R1、欧拉R2。其中欧拉正式推出的R1和R2两款定位于微型车的量产车,主要适合于城市生活用途车辆。除R系列车型外,欧拉还成立iQ系列,主打共享用车和家庭用车市场。在A00~A级别内。从市场定位来讲,欧拉对于市场的定位很清楚,瞄准10万元级别市场。
从销售渠道上来讲,欧拉在2018年将实现在72个主要城市布局100家以上专营店、80家以上店中店、200家以上分销店,2019年专营店将增加至150家、店中店减少至20家、分销店则将扩至300家;同时在电商平台也会进行布局。此外,欧拉还计划与网约车平台合作。
在产品战略发布的同时,长城汽车推出了出行品牌欧拉出行。欧拉出行承担了长城汽车由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重任。它立足京津冀地区,主要在华东、海南、西南等地拓展,计划在2020年完成200个城市布局,2025年拓展全球化市场。
欧拉的“决战”
事实上,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不仅一个欧拉,与定位相对较低的欧拉品牌相比,长城与宝马合资的产品将集中在A到B级别的紧凑型区间,后面还有氢燃料的新平台,面向中大型车细分市场。
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以及新造车势力的强势入局,坚持“聚焦SUV”战略的长城汽车显然落后了一步。此外,面对“双积分”政策,坚持长城汽车承受的高油耗压力可想而知。国家工信部公示的《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显示,长城汽车以负16万分位居负积分榜第二名。去年长城汽车入股河北御捷,今年长城汽车与宝马达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番欧拉品牌正是长城汽车应对双积分布局新能源的正式踏足。
据长城汽车相关人士介绍,在2025年前,长城将推出包括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共计12款车型产品,分别为3款小型纯电动车、1款跨界车型纯电动车、2款紧凑型纯电动车、4款中大型插电混动车和2款大型纯电动/燃料电池车。
就产品特性而言,欧拉定位于电动小车,瞄准10万元以下级别的市场。从定位上来看,长城汽车直面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北汽新能源的Lite,除此之外,自然还有广汽集团(601238.SH)的GE3、江淮汽车(600418.SH)的iEV6E以及奇瑞EQ1等车型。不过眼下除了欧拉品牌车型之外,其他竞品已经“入市”,消费者已经接受,而欧拉的市场接受度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如果性价比上有优势,同类车型欧拉自然也会脱颖而出。
欧拉的问世会不会帮助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弯道超车,自然还要看其未来在市场上的表现,不过肯定的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脚步不会局限在欧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