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互联网的这三个差异 让我发现了传统制造的新价值

互联网+
腾讯数码
2018年12月14日 16:35

  铅笔道 专栏作者 | 林远

  制造业是已经老态龙钟,还是可以像互联网一样充满活力?二者的这三点本质区别,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2015年初,得益于O2O的兴起,我终于有机会带着一个跟互联网有关的材料应用项目,到中关村一探究竟。在原有制造业的视角里,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是相对被动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我们好奇,却又恐惧其不确定性。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创业者,哪怕我们已经创业几年了,但在招募外资企业拍档时,一旦涉及待遇保障和风险评估等问题,就会让大家相当谨慎。就算最终双方达成合作,却因成本高、期望高、彼此的试错成本也很高,让期望天平倾斜。

  此外,创业公司引进不来人才,只能招募一些“白纸”自己培养,安慰自己是先招兵后招将。但这种用时间换空间的办法,必然会令创业者错过很多市场的好机会,甚至会陷入同质化困局,进退两难。所以,我们非常羡慕互联网创业者有一开始就招募BAT的胆量和能量。

  制造业是已经老态龙钟,还是可以像互联网一样充满活力?带着不甘心,我们用扫街策略,在中关村不断地试错,逐步找到了制造业和互联网本质上的一些差异点。

  制造业的单打独斗 VS 互联网的集群生态

  过去工业的垂直化分工和产业上下游的细化分工,使制造业的单一环节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但这种割裂也使单一环节陷入同质化的模式:上规模、降成本,能省则省。产业没有公允的规则,从业者就都成了单打独斗,不管是创业的鲜肉还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都陷入了生存的焦虑。

  相比之下,中关村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来说,不仅是精神的象征,还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在这里,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小鲜肉,还是身经百战的创业老兵,都有可能找到匹配的资源。这样的好处在于:给个体赋能,不仅能背靠整个产业生态,还有良性的游戏规则做保障。创业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站在未来看现在。所以,大家既是享受生态福利的个体,但又是整个生态的共建者。

  技术壁垒、成本壁垒 VS 速度壁垒

  我们讨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时,很多企业主会期望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或成本优势,可以有较强的市场势能和更高的利润率,以此来获得可持续发展。所以,材料工程师经常会被“性能翻一倍、成本降一半”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雷倒。

  但实际情况是, 80%的中国制造围绕的还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但这部分的可选择性和要求,决定了制造业不可能达到绝对的技术壁垒或成本壁垒,潜在替代物或更低的成本永远都存在。而很多时候,早期的市场产品产量成本低,又有高利润期望,就会让跟风者感觉有机可图,市场很快就进入同质化竞争。但是,传统制造业玩的是价格,周期越来越短,企业求存越来越艰难。

  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除去极少数有核心技术能涉及系统的平台外,大部分的互联网创业都只是在系统上做应用和模式创新,如APP、小程序等,在技术和成本层面上同样不是绝对壁垒。但互联网的玩法不是守城,而是把各种比较优势都转化为速度优势,通过资源的快速融入,把所有的微优势聚集起来,在竞争对手还没反应的情况下,抢先机、抢体量。互联网玩的是价值,虽然早期都很煎熬,但认知和流量垄断一旦形成,后期的壁垒就会非常高。

  产品生命周期 VS 企业生命周期

  就像人的生命周期一样,产品也有从构思到样品,到试产,到批量,再到衰减,最后到淘汰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当然,企业也同样有生命周期。但制造业的创业者很少去做企业生命周期的里程碑分析。

  像前面提及的垂直行业分工,导致很多企业只生产单一环节的产品,而没有能力涉足更多领域。在经营上,开源和节流本就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当一个制造企业选择了以成本为先去竞争市场,就必然会导致新产品的试错不够充分。当原有的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企业很快也就陷入困局,后继乏力。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制造业的企业生命周期近似等同于产品生命周期。

  而在互联网领域,创业企业会分成种子期、天使期、A轮、B轮等等。正如人在不同阶段,所需的资源和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也不一样。例如我们熟知的BAT,他们不仅专注于自身的产品开发,还非常注重体系外的产业投资协同。他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和资源的优化再整理,使企业跳出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限制,形成了庞大的家族体系。

  重构产业链的思考

  这三个差异点,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

  1.制造业是否也有共建共信的可能,企业间是否可以优势互补,而非单打独斗?

  2.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制造业是否可以用速度去形成新的价值?

  3.制造业是否可以跳出产品周期的魔咒,打造出更长久、更持续的企业生命周期?

  答案都是可能的。虽然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情况,但制造业的粗放式发展和过度垂直化分工导致的副作用,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如果我们把产业链当作一个整体,去重构一个产业共享的生态,就能既保持垂直化规模经营的高效,又包容了创新的试错,用共信的体系和模式,让彼此的优势互补。

  这或许会成为制造业的一个良性循环。

  编辑 | 丹丹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hkbx2296832155,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本文为铅笔道专栏作者“林远”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以及原文出处,未按照要求转载者,铅笔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铅笔道观点,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互联网 制造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