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和连杆
曾春林
[摘 要]根据进口活塞连杆线的特点,分析研究其缺陷和故障原因,采用精益思想进行了改造,以更好的满足生产。
[关键词]精益、改造
中图分类号:TH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008-01
前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五发厂,主要负责柴油发动机的装配、试验、出厂包装等生产过程,年生YC6M、YC6L发动机15万台以上。进口活塞连杆线是其中一条分装线,主要用于活塞连杆的组装,2013年笔者与设备科的同事们运用精益思想对其进行了改造,在此就改进过程作一论述。
背景:
1、进口活塞连杆线原工序分布如图1:包含5道操作工序位,在下线工位装配完成后,需要人工将连杆搬至移动工装车,然后将工装车推到发动机装配线的连杆安装工位,中间经过了两次搬运,搬运和时间浪费严重。
2、四个转位台因机械设计缺陷,频繁发生故障,每次的故障时间都超过1小时,严重影响了生产。
解决方案:
利用精益生产的理论,对重机活塞连杆线进行重新布局调整和电气系统升级改造,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搬运浪费和时间浪费,完善了设备功能,降低设备故障,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次设备改造的特点:
(1)将活塞连杆线拆分,搬迁,再安装,实现工艺布局的调整。
(2)实现活塞连杆从手工搬运向流水线直接输送方式的转变。
(3)设计安装RGV移动小车。
(4)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5)装配信息化应用,指导装配工人快速正确的装配。
实施过程:
1、拆迁活塞连杆分装线
调整活塞连杆线的工艺布局是个庞大的工程,工作量大,需要将原流水线拆散,搬迁,再安装。为了在能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改造任务,项目组提前策划,详细规划每个部位的改造方案和步骤。
2、重新整合布局活塞连杆分装线 ,项目组将分装线搬迁到发动机装配线的连杆安装工位旁边,再经过工位缩减优化,使分装线的连杆可以快速直送至主装配线。
3、设计RGV移动小车
项目组在没有任何现成图纸资料的情况下,自主设计加工零部件,手工装配好两台输送小车,安装了变频驱动系统,经调试,输送小车运行稳定,实现了自动输送托盘功能,节拍满足工艺要求。
4、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使用西门子S7-315 PLC作为控制器,通过PROFIBUS DP总线与TP170、ET200M 、SEW驱动、BOSCH拧紧轴等组成控制网络。如图2。
5、装配信息化应用。充分运用制造业信息化的方法,利用生产线上的信息系统,在活塞连杆线形成发动机的装配队列,并将发动机号码及与之绑定的曲轴、轴瓦、连杆瓦等信息传送到活塞连杆线的装配工位,采用图形式的可视化界面,指导工人准确完成轴瓦、连杆瓦的装配。
经济效益:
1、生产节拍显著提升,产能提升的直接经济效率:生产节拍由3.5分钟/台下降到2.6分钟/台,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每天的产量提升15台,按重机工时成本每台为343.67元,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123万元。
2、由于缩减了1个工位,三年可节约工资费用12万元。
3、三年重机活塞连杆线减少维修费用20万元以上。
推广价值:
项目的改造成功对进口装配线的自主改造、完善和维护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新生产线的建设及老线的改造,提供经验借鉴。
參考文献
[1] 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M].北京工业机械出版社.
[2] 廖常初.设备改造中的PLC梯形图设计方法.电工技术杂志,2001.9.
[3] 谭维瑜.电机与电气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