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分众二级市场买入映客,资本市场的脸在悄悄改变

品牌
腾讯数码
2018年06月28日 12:42

  映客赴港IPO时公布了基石投资人的信息,包括B站、分众两家。基石投资者以IPO发行价买入不可谓风险不大,这背后实际上是市场对直播行业看法的变化——从2017年第四季度资本努力出逃到现在买入,从看空到看好。

  基石投资者背后

  根据招股书披露,映客此次每股招股价介于3.85港元至5港元,按照股价的上下区间,映客此次IPO募资额为13亿港元至18亿港元,映客表示,所募资金将用于丰富产品内容、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战略投资等方面。

  两个基石投资者的身份也得以公布:分众传媒和B站。

  所谓基石投资,就是在IPO时,投资者提前和发行人签订认购协议,以IPO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股票,在签订协议时,最终IPO价格是未知的。基石投资者的背景介绍和认购金额需要披露在Reds或者招股书中。按照联交所规定,基石投资者一般有六个月锁定期,在锁定期中止前不可出售所持股票。

  对于基石投资者而言,风险是存在的——认购的价格在签订认购协议时是一个未知数,而且上市后有锁定期,在市场上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除非确认看好项目,否则一般投资者不愿意成为基石投资者。

  而一旦优质投资者成为了基石投资者,对于股票发行方也是保障。

  对于发行公司而言,如果他们的项目并不火爆,基石投资者提前吃货,出货有了保证,而且锁定期也能够保证未来一段时间的股价;如果是火爆的项目,未来股价上涨有保障,则是卖方市场,基石投资者需要拿出战略资源来拿到额度。

  众所周知的是,2017年9月,映客在资本方的催促下,有过一个非常接近于借壳上市的计划。在那个计划中,投资方包括紫辉创投、多米在线、金沙江创投、昆仑万维等,它们最终会全数套现走人,总计能够套现25.5亿元。

  略大参考当时撰文指出映客上市计划之激进,以及映客创始团队所面临的资本方的压力,这个背后是当时资本市场对于直播风口的看空,资本急于出逃。

  最终,映客在A股的上市计划没能获得证监会的批准,此次再次前往港股上市,B站和分众选择作为基石投资者。

  这实际上也代表资本市场对于直播行业看法的变化,直白点说,至少两位基石投资者对映客未来股价肯定是看好的。

  而看法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虎牙。

  映客被低估

  美国时间6月26日左右,美股经历了一轮大跌,所有科技股尤其是中概股无一幸免,虎牙也是如此。

  图:6月26日虎牙公司股价

  但这家公司市场总值仍然在69.6亿美元左右,折合港币546.29亿元,彭博社计算出的市盈率数据在93.73倍。

  相比虎牙的百倍市盈率,映客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映客招股书显示,2017年映客经调整纯利为7.9亿元人民币,而映客IPO的保荐人之一德银在最新报告指出,预计映客2018年的盈利将近10.16亿元,2019年、2020年预计盈利达到12.16亿元及13.94亿元。按此计算,映客88亿元市值上市,超额配售后,市盈率则为7.4-9.6倍。

  即便不对比虎牙的百倍市盈率,同期港股大多数科技股上市时市盈率都在25倍以上,比如小米。

  市场人士向略大参考透露,由于小米同期上市,会分散市场大部分资金,映客选择了更为稳妥的价格区间,这是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更为负责的做法。

  就在5月上旬,虎牙IPO让包括腾讯在内的一众投资者都收获颇丰——腾讯在投资2个月的时间里收益超过2.5倍,这或许也是今日B站、分众愿意到二级市场来抢货的原因。

  从收入规模和毛利率而言,映客的秀场直播是远远高于虎牙的游戏直播的。作为游戏直播平台,虎牙在2016年到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97亿、21.85亿,毛利率为-37.36%、11.67%;相比之下,映客在2015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70.2万、43.35亿、39.42亿,毛利率48.2%、37.8%、35.4%。

  一方面,虎牙在二级市场的表现给了直播行业投资者信心,而抖音短视频在2018年春节期间开始的火爆,也让市场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了直播行业。

  不过,抖音虽然火爆,但并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相反,在2017年第四季度,抖音也开始发展直播,比如直播答题,网红直播等。

  就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达成的共识是,直播是一种更好的收入方式。一名投资人向略大参考表示,“短视频变现不如直播,一万人看直播,很可能现金流100万,一万人看一个短视频,可能没有现金流”。

  也就是说,只要有稳定的用户,直播的确是比短视频更优质的收入平台。

  根据招股书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映客已吸引逾1.945亿名注册用户,2017年月活用户达2269万人。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映客月活用户继续攀升至2525万人,月均付费用户数72.9万人,月均每付费用户充值金额540元人民币,第一季度充值总金额11.81亿元人民币。

  图:映客经营数据(来自招股书)

  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非常简单,但是有效——提供平台,主播表演,用户充值,平台提成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实际上,映客2015年创立当年即盈利,因为平台的成本是基本固定的,主播和用户的增长则不断带来增量现金流。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映客经调整纯利分别为人民币150万元、人民币5.68亿元及人民币7.92亿元,2015年至201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229.1%。

  于是,尽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目前的主要收入依然来自广告,但他们已经试图从直播中建立起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作为直播行业老大,映客也开始主动向短视频的收入支柱中进军。

  据媒体报道,今年映客成立了广告销售团队,在年度选秀活动《樱花女生》中,映客引入了碧生源品牌作为赞助商,战略合作方包括国内运动品牌乔丹体育,说明其广告业务已逐渐开启。

  总之,衡量一家公司股价是否有升值潜力的标准就是市盈率,即每股市场价格/每股收益。只要未来收益继续攀升,在目前14倍市盈率的情况下,映客股价还有很大的攀升可能。

  直播行业合纵连横时刻

  一直以来,映客在直播行业内被视为“独狼”——因为它背后没有依托流量巨头,是行业里唯一靠自我运营起家和立足的一线龙头。

  基石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是否能给映客带来新的流量资源?

  站在内容IP化的角度来看,B站和映客之间或许能够形成一定的业务协同效应。从去年开始,映客在年度选秀活动《樱花女生》基础上给选手量身打造直播综艺,迈出IP化的一步,到了今年,“樱花女生”赛事伊始就签约英皇娱乐,主播IP化、平台产业化的意图十分明显。

  毫无疑问,娱乐产业链化——无论是主播IP化后走入传统影音娱,还是把影音娱资源引入直播平台,都会给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带来深远变化。

  此时B站如果能够与映客达成战略上的合作,把B站本身的影音资源引入映客或者是映客资源引入B站,双方都能够形成一定程度上互补。

  巧合的是,就在6月初,快手收购了A站,双方在二次元内容和三四线城市用户直播之间达成了同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B站也需要映客这样一个合作伙伴。

  分众作为基石投资者的引入也是如此,很显然,其在各级城市的屏幕能够成为映客新的内容投放渠道。

  总之,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行业,目前都在快速合纵连横中,涉及到了资本、业务等多个层面。目前我们尚不清楚B站和分众认购的具体份额,以及两者在锁定期之后的市场行为,但可以肯定的是,映客已经抢到了先机。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基石 投资者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