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获悉,近日,智能集采平台“拼便宜”已获得启赋资本投资的近亿元A+轮融资。“拼便宜”是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通过AI、大数据、智能匹配算法等技术为传统流通渠道赋能,提升传统流通渠道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上线12个月,“拼便宜”已经获5轮融资。
上轮融资过后,拼便宜已在杭州的基础上开拓了武汉和宁波2座城市,未来会向周边扩散和发展。预计今年能够覆盖十个主要大中城市,用户基数实现20万的突破,年底月交易额破3亿元。目前,拼便宜已为5万多用户提供进货服务,通过算法体系和供应商SaaS为3000多家传统经销商进行赋能。
公开信息显示,拼便宜成立于2017年3月,采用C2B(按需供应)解决用户供应链采购问题,以便利店智能采购为切入点,通过将一定区域内的门店采购需求进行拼单,形成一个大的采购订单,再借助大数据和算法,将订单分派给不同的供应商,以获取最优的采购价。在完成订单分派的同时根据便利店和供应商的地理位置,将各个订单打包,分派给众包物流以此降低物流成本。
中国有快消品需求的小B商户有4000-5000万家,对应的供货商有100-200万家,中间交易的SKU超过一亿种。要将这么多商户千差万别的需求收集、汇总、整理出来,然后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提供合适的商品,并通过合理的物流成本进行履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此外,商户采购的商品可能来自不同供应商,商户和供货商的地理位置不同,会导致最后的履约路径千差万别。这些也要做全程计算和规划。
不过,拼便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自己的“ App/Web + Saas + 开放平台 ”,让便利店可以通过采购平台发起采购需求并在Saas平台实现内部管理。帮助夫妻便利店及非品牌的社区便利店进行集中采购,并基于用户的采购需求,找到最优的供应路径,降低其采购成本,进而提升采购效率及店面的运营效率。在创始人徐意看来,“拼便宜”在算法方面至少取得了1-2年的领先优势,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拼便宜作为B端电商平台,无意于砍掉商品分销的中间环节,而是着力帮助经销商匹配到更多的B端用户,同时,优化小夫妻便利店的进货路径,降低进货成本,提高进货效率。团队提供数据显示,通过与拼便宜合作,小便利店可实现降低10-30%的采购成本,供应商可以提升至少10-20%的销售额。例如,部分供应商原月均销售额在60-70万,在和拼便宜合作之后,其月销售额达到了100万以上,接近于翻倍地增长。
团队提供数据显示,目前,杭州拥有15000家小型便利店,对应3000多家供应商和超过100万种SKU。“公司目前的算法,已经可以满足小便利店的基本需求,随着SKU的持续增加,对算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需要引进更多的算法优秀人才,此次启赋资本的亿元级投资,将很大一部分应用到技术人才的引进,为优化算法赋能。”徐意说。
编辑 | 南柯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F2358974923,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铅笔道原创,不对文中观点和真实性负责,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