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退款延迟与租车协议不符,督促问题解决
IT时报见习记者 李丹琦
“退押金的具体时间一拖再拖,一笔原本属于我的钱,为什么退起来就那么难?”
最近,共享汽车“巴歌出行”的一些用户非常心烦,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之前共享单车退押金难的现象,现在在他们身上上演了,他们等了1个月、2个月的时间,一直没有拿到退款。
其实不仅是租车用户,一些将车辆租给巴歌出行的车主也没有拿回租金。现在工商部门已经介入此事,督促问题解决。
一拖再拖 用户押金难退回
广东中山市的张飞宇(化名)就是遭遇退押金难的用户之一。
今年5月张飞宇下载并成功注册了巴歌出行App,认证通过之后,他按要求缴纳了599元会费成为巴歌出行的会员。两个月之后,张飞宇自己购买了一台车,想到自己今后用不上共享汽车,于是他给巴歌出行的客服打电话申请退款。“当时客服说需要审核车辆是否违章,如果没有违章,会在15~20个工作日内退钱。”张飞宇表示,他前后共使用了16次巴歌出行的共享汽车,每一次都开的很小心,自己也去查了,并没有违章的情况。20天时间已到,他没有收到这笔押金。“我又给巴歌出行的客服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客服回复说会把我的情况向上反馈,还会帮忙催财务。”打完电话的5天之后,张飞宇收到了巴歌出行发来的短信,短信中表示“退会申请已经审核通过,会费将在7个工作日内退回。”但是,结果还是让张飞宇失望,8月29日他对记者表示,还没有拿到退款,而这距离他第一次给客服打电话已经35天了。
同时,另外两名巴歌出行的用户对《IT时报》记者表示,申请退款后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没有拿到退款。“我是在7月初申请退款的,多次拨打了客服电话,第一次对方说要查车辆是否有违章,第二次说向上反映,帮忙催财务,第三次收到短信说七日内退款。但是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拿到退款。”河北唐山用户胡先生说道。
租金赔偿金难拿
车主也“受伤”
除了用户,把车租给巴歌出行的车主也遇到了问题。
翟小森(化名)在去年底将自己的电动汽车租给巴歌出行,并签订了为期一年的租赁合同。今年7月开始,翟小森发现巴歌出行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打款。“按照正常情况每个月15号给我打钱,但不知道什么情况,这两个月都没有按时打钱。”翟小森给巴歌出行之前对接自己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对方回应称近期到账是会有些延迟,需要再等几天才能打钱。几天过去了,翟小森还是没有收到钱,当他再次联系对方时,发现对方的电话已经无人接听。
车主周先生碰到的则是不同的情况,“去年我把新车租给巴歌出行,合同到期之后拿回车,发现有3个违章没有处理,而且车身还出现多处划痕,现在找巴歌出行给我支付划痕赔款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周先生告诉记者,一年前他与巴歌出行签订了《新能源汽车代运营服务协议》,协议中提到作为甲方的北京巴歌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应承担“由于违章、肇事、违法等行为所产生的全部责任及经济损失,且在归还乙方车辆除正常磨损外,发现划痕、刮伤、碰撞、损坏、证件丢失等现象应按修复或实际损失赔偿。”但是周先生联系之前跟自己对接的巴歌出行人士后发现,对方已经辞职。8月27日,周先生再一次来到北京巴歌出行的办公地点,“都没有人接待,巴歌出行和另一家公司合用一层办公楼,我只找到了财务人员,但是他们态度很冷漠,不知道我这笔钱还能不能要回来。”周先生表示。
工商部门介入 督促情况解决
8月20日,《IT时报》记者以用户身份致电巴歌出行客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可以退款,但对退费延迟的原因,对方表示不方便透露。8月24日,《IT时报》记者以记者身份致电巴歌出行客服,客服表示自己只是负责接电话的客服工作人员,详细情况还需联系巴歌出行负责人。
上接第3版
根据“天眼查”上显示的信息和巴歌出行官方网站上的公开信息,记者分别致电巴歌出行法定代表人孙洋以及巴歌出行的市场电话和加盟电话,前者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后者是关机状态。记者通过官网和公众平台显示的联系邮箱发送了采访信息,截至记者发稿,没有收到巴歌出行方面的任何回复。
另据记者观察,巴歌出行的微博和在今年4月20日左右停止了信息更新。此前,巴歌出行微博更新数量为每月平均6条左右,官方的更新数量每月平均3条左右。
据天眼查上的信息,巴歌出行的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顺义区,8月27日《IT时报》记者致电北京工商管理局顺义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通过市长热线、便民电话接到3起关于巴歌出行退费难的投诉,目前正在办理之中。当地工商部门调查后发现,目前巴歌公司的经营合法合规,但退款延迟的情况显然与用户签订的租车协议不符。顺义分局人士表示,会针对消费者的注册情况、App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核查,并对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