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一下,要去天堂吗?滴滴见血的平台不要也罢

品牌
腾讯数码
2018年11月18日 06:44

  111天,滴滴平台连出两条人命,两位如花的生命就此湮灭,而乐清姑娘被害后,换来的仍然只是滴滴的一纸声明。

  滴滴一下,要去天堂?

  刀客知道,写这种文字,一点用都没有。然而当看完被害人的朋友还原出事当时与滴滴客服沟通的过程后,后背还是感觉到发凉,也许在滴滴的商业逻辑里,人命如同草芥。

  从24日13:00到16:42的近四个小时里,被害人的朋友和警察七次沟通,滴滴终未给出被害人所乘用的车辆信息和司机信息。在这近四个小时里,我们可以想像被害人的无助和无望,也能想象被害人朋友的无奈,面对一个冷血的平台,究竟是出行平台还是杀人者的帮凶呢?

  上次空姐被害,滴滴用百万悬赏成功地转移了公众的视线,然而如果对于一个无良的企业,再出彩的公关,也难拯救那些堕落的灵魂。

  事实上,滴滴今天面对被害用户的态度,绝非只是今天才显现出来的。

  早在通过加价来决定谁先叫到车时,滴滴的恶就开始显现出来了。表面看来,当供需要不平衡时,通过溢价来进行社会资源的匹配,这和自由市场的卖买没有什么两样。但事实上,滴滴从出租车行业抢到的市场,是一种类似公共服务,是首先要讲公众的平等权的,不是谁出价高谁就可以优先使用资源的。就如同医院等公众服务机构,不能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谁先享受到服务的。同时,滴滴用加价的模式,将原来出租车行业拒载、加价等违背公众良俗的不良风气变在了一种自然行业,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以金钱来衡量社会服务优先级的不良之风。

  所以今天滴滴在人命上表现出的漠然和冷血,是其商业伦理中早就决定了的宿命。

  出行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和吃饭睡觉一样无需特别技巧和过度重视的日常行为,不能通过要求用户需要具备什么技能才能保障完全的。如果滴滴提供的服务无法保证出行用户的基本生命安全,那么这种平台不要也罢。

  我们无法让滴滴做出什么承诺,即使这种承诺是只是廉价的应付,因为在上次事件后整改了100多天,恶性事件还是发生了。时至今日,滴滴的高管们还沉浸在800亿美元的估值狂欢中,可能压根就没有人想为此事负责。滴滴的精英们,在用户生命构筑的血腥梦中,想的是上市后带来的快感。

  我们也无需让滴滴做出什么承诺,因为这种承诺没有任何价值。当出行要以生命为代价时,我们还有太多可以选择的途径。

  既然滴滴无法保证公众基本的出行安全,那么滴滴一下,就让滴滴自己走向天堂吧。

  好在,浙江运管紧急约谈滴滴平台,责令立即暂停浙江区域顺风车业务,同时,浙江检察机关也提前进入了浙江女乘客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案件,无法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那么就滴滴先停止运营吧。

  实际上,当商业伦理背离了公众良俗,即使监管部门不动用行政力量,在生命面前的冷漠,用户迟早会抛弃它的。

  没有人不把自己的生命不当回事,可能滴滴倒也无所谓。滴滴在声明中说“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的补偿”。

  这种道歉,让人不寒而悚栗。从始至终,滴滴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要杜绝恶性事件发生!

  既然如此,滴滴,你先赔三条人命来!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冷漠 被害人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