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惨淡的二季度零售市场,只有阿里巴巴高增长

品牌
腾讯数码
2018年12月03日 21:38

撰文|李华

关注并置顶商业观察家获取零售新闻

2018年二季度,中国零售市场整体表现“惨淡”。各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及宏观数据表现都不理想。

过去高增速的,增速下来了。比如京东,净收入持续下滑至31%,毛利率环比下滑0.5个百分点(过去一年多,京东毛利率每个季度表现几乎是1、2个点的“上窜下跳”,让人担心主营不稳。)

过去成长性的,利润开始承压。比如永辉,二季度净利大幅下滑。

恢复性增长的,比如沃尔玛,其中国业务总销售额增长4.3%,可比销售额增长1.5%。但数值整体偏小。

中国各区域零售商(初创、基数较小的中小企业不计)的整体表现都不算太好(无重大资产重组,及扣非表现)。甚至,《商业观察家》在一些四线市场访问时,很多水果店都跟我们说,经济不好,他们有感觉。

“居民收入还是3000元每月左右。房价每平米上涨1000元,一套房就多支出十几万元。我们这小县城,都生二胎的,多个小孩后,得节衣缩食。”

在这样的局面下,阿里巴巴今天发布了2018年二季度市场财报。

整个集团营收同比增长61%,撇出蚂蚁金服相关股权激励开支,盈利同比增长33%。其中,电商业务691.9亿元,同比增长61%。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22%,达327.97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增加超2000万。

天猫(B2C平台)实物GMV则同比增长34%。新零售业务(盒马、银泰百货等)同比增长340%。

这不像是一个“糟糕”宏观经济表现的企业季度报表数字。尤其是阿里巴巴这样的一个庞大体量,以及与整个市场横向比较后的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

《商业观察家》也尝试给出3点判断。

一、经济不好,有利于线上平台“广告”业务。

中国大部分消费领域的品牌“数量”,都是过剩的。比如作为平台电商“创收大户”的服饰品类,品牌太多了。

一旦经济不好,销售压力会导致他们将原本用于品牌塑造、宣传的营销费用,更多转换使用为购买“流量”,来直接创造销售,清库存。

对于三、四线品牌而言,线下拓展成本则太高,门店太多。在一个经济不好的时期,导致他们愿意将有限资源“赌一把”式的使用于线上,创造直接销售。他们也更容易让利,做低价冲销售。

而当下线上市场,只有一到两家线上平台可以直接创造足够销量。

二、有限的竞争。

线上平台呈现出赢者通吃格局,有更高的进入门槛。线上进入线下容易,线下进入线上很难。所以,线上价格是相对“稳定”的。

当下市场,虽然出现拼多多等线上平台,但目前还是基于一个新用户群(三线以下)的争夺。

线上经营方式整体来看,效率也还是相对更高的。提供的购物便利性体验,对于中国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仍更具竞争力,仍能让其持续获得新用户。

三、建立“不对称”。

阿里巴巴构建的一个庞大的生态圈正在释放价值,这一套强管控的,基于用户角度来布局的体系,一方面,随着体量的扩大,通过技术等工具所能实现的效率提升空间越大。规模效应下,成本也能优化。

另一方面,则能帮助阿里在更多层面形成了“数据独占”。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正在一些层面建立“不对称”。

几乎一切形式的“暴利”都源于“信息不对称”。我们看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某种程度就是看其能否在某个领域建立“不对称”。如果所做的事情,市场都能看“明白”,那么,这个企业是很难做大的。

阿里巴巴过去多年来的战略布局很有效率,当下,正在结成果实。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线上 阿里巴巴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