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关老人被骗的案例数不胜,但骗子被老人所“骗”却很少见。
今天守哥就先给大家讲一段七旬老大爷“老当益壮 智斗骗子”的励志故事。
故事的大概经过是这样子的:
苏州一位七旬刘姓的老大爷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执法人员,说他的身份证在武汉开了一张银行卡,涉及到一起金融诈骗案,然后跟他核对了身份信息,并强调涉案金额较大,要求他配合到公安局说明情况。
随后,对方又婉称考虑到他年龄较大,经申请上级可以电话问询,但要求他做到三点:
要封闭地方通话;
保证身边没有他人;
任何电话短信都不能接收;
在接下来长达5个小时的聊天通话中,对方先后有三四个人假扮不同身份告诫他,这起诈骗案件很严重,刘大爷越聊疑心越重,就想了解下对方究竟是什么套路。
直到最后对方称要暂时冻结刘大爷名下的银行账户,并要求他将全部余额转到指定账户,才断定对方就是骗子,便灵机一动称“家里回来人了”挂掉了骗子电话。
事后刘大爷到派出所报了案,将经历整理成书面稿交给公安局作为案例,自己也成了宣传志愿者。
机智幸运,忍不住给刘大爷点赞(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啊)
不过同样是遭遇骗子,下面这位老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广州花都一老人遭遇了情形类似的电信诈骗,对方冒充公安机关人员,称受害人的身份已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他配合侦查办案,将自己名下的银行余额转到某“安全账户”(骗子自己的账户)。
与第一个案例不同的是,骗子团伙不仅通过电话进行威胁诈骗,还派出女大学生以“公安协勤人员”身份上门,声称是监陪同监督老人到银行进行转账。
广州警方也表示,以往的冒充公检法1.0版本电信诈骗还只是线上的来电恐吓“涉嫌违法”,而这个案例除了电话指挥控制,还有帮凶上门监督作案,已经升级成了冒充公检法2.0版本,也就是线上+线下电信诈骗。
诈骗分子先冒充电信、公检法等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其身份已被盗用、正涉嫌违法犯罪,必须配合“公安机关”侦查办案,并根据其电话指示进行转账操作。
同时,诈骗分子会对一些大学生进行洗脑,将造假的“XX市公安机关协勤证”发给他们,并告知他们受害人的家庭住址,上门监督其进行转账操作。
在整个过程中,这些诈骗分子展示出自己的高超演技,抓住受害人的紧张心理,可谓是算尽心机,各个堪比戏精。
第一步:线上操作
骗子团伙通常会安排三个人冒充不同角色,轮番与受害人聊天并让其切断与外界联系,刻意制造紧张气氛,让受害人惊慌失措。
第二步:线下操作
骗子会提前物色、蒙蔽一批社会阅历较浅的年轻人,对他们进行洗脑,使之配合骗子一起欺诈受害人。受害人在被电话告诫过后,遇到上门的“协勤”人员,心理会更加紧张。
感叹这年头骗子都学聪明了,骗术层出不穷,也让人防不胜防啊!
更让守哥气愤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骗子盯上老人下手,关于老人被骗的新闻也是不断。
究其原因,守哥总结了下大概是对于很多“空巢老人”来说,子女一般都不在身边,外界信息也接触的比较少,很容易被骗子的“嘘寒问暖”或者言词威胁给吓到。
守哥在这里忠告家中老人,无论电话或上门人员如何要求,凡是涉及向他人转账的,请务必先与子女或亲友们沟通,如发现可疑现象及行为,立刻报警来保护自身利益。
同时提醒学生们警惕身边冒名公安人员的可疑诈骗分子,千万不要成了他们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