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研讨会闭幕
邱晨 刘元刚 闫洪 夏爽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家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以及对专利信息数据库扩展建设的迫切需求。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在全国企业的推行使用,提出了如何构建资源汇集、开放共享的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以此加强专利信息向企业的宣传与推广应用,并激发企业应用专利信息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专利信息;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创新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2-76-3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enterprise's urgent need for the applica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ervi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expansion construction of patent information database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promoting and using pat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ystem in enterprises around the country, taking the enterpri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how to build a pat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resource integration, opening and sharing,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atent information in enterprises, and stimulat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enterprise to apply patent information for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Key words: patent inform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database; innovation
1 引言
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科协系统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国家力量,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向企业推广使用专利信息资源系统,服务国内企业达数万家,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研发水平、促进企业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于我国知识产权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和专利信息服务企业工作还有許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专利信息的企业推广应用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国家知识产权运用的现状,企业对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对专利信息数据库扩展建设的迫切需求。通过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在全国的推行工作,以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如何建设资源汇集、开放共享的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以此加强专利信息向企业的宣传与推广应用,并激发企业应用专利信息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2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2.1 国家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自1985年《专利法》施行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以及环境发展水平方面稳步提升。2016年,“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正式写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中央部署的9个强国建设战略任务之一。
以国内专利发展情况为例,我国的专利年度申请量和授权量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专利申请量达到353.6万件,同比增长7.0%,授权量达到172.1万件,同比增长5.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较2016年底提高1.8件。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申请5.1万件,同比增长12.5%。其中,4.8万件来自国内,同比增长12.5%。商标申请量达574万件,同比增长55%;著作权登记量达274.8万件,同比增长36.9%[1-2]。
与此同时,我国在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及环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2017年,专利质押融资总额720亿元,同比增长65%;质押项目数4 177项,同比增长60%,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围绕企业的创新发展,国家和各地方都在大力推行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文件及支持政策。具体包括:一是出台一系列针对特定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政策;二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三是建立知识产权转化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流动;四是构建合理的科技创新研发分工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合作共享与成果转化[3-5]。
2.2 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现状
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坚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而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和进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企业的知识产权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和企业的竞争力。专利信息检索系统在专利数据查询、科技文献检索、专利管理及数据挖掘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源与科学方法。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应用更多的是检索、查询服务,如果涉及专利管理、数据挖掘,还是需要第三方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完成“管理和挖掘”的工作。一方面,这些中小微企业的专利申请基本上都是交给专利代理机构完成,并享受当地科技局或知识产权局相应的专利试点补助政策;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的研发人员在专利应用方面普遍缺乏实际的转化经验与应用能力。很多企业认为只要拥有了技术和良好的产品就可以占领市场为企业带来利润,没有看到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更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发展和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从而降低了对专利信息资源系统的使用频率及专利成果的转化率[6-7]。
3 企业对知识产权运用服务的需求分析
3.1 法律服务
目前我国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这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此也带来了技术抄袭、产品模仿等不正当竞争问题。对此,很多企业采取了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但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授权仅仅是法律维权的一个环节,如何全面地了解整个司法过程,以及如何满足各个司法环节的条件,企业急需这样的专业化培训[8]。
3.2 技术交易
纵观世界格局,生产制造企业已经慢慢走下商业神坛,取而代之的是以苹果和Facebook为代表的科技公司,这样的公司有着显著的特点:只输出技术,产品的输出是为技术输出服务[9]。国内目前大量的科技公司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通常以技术交易为主,这样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同时也很难受到合理的保护。用知识产权权利转移的方式,可以合理地保护双方的利益。
3.3 大数据分析
专利信息一直是最前沿的产业信息,如何合理地在企业研发的各个阶段运用专利信息,如何通过专利信息分析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通过专利信息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技术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如何通过专利信息提示企业的侵权风险,这都是专利运用可以给企业提供的帮助[10]。
3.4 专利系统优化
功能优良的专利信息资源系统,有助于企业追踪已有技术的发展脉络,在现有基础上寻求二次创新。此外,能够使企业了解到全生命周期的专利资产管理,包括审核申请、文档对接、费用报表以及企业专利资产价值评估、风险应对分析等。
4 深化专利信息服务企业工作
4.1 为企业搭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汇集、开放共享的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需要政府进一步搭建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友好互动、体验完美的专业化官方平台,敞开口径,让全国的注册企业用户可以共享平台上的各类资源与服务[11-13]。
此外,科协体系需要充分联络全国相关行业学会与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帮助企业搭建平台,聘请专家实地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进行指导,共同出具知识产权服务标准或模板性工作,供各地服务中心参考[14]。
4.2 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宣传工作
第一,网络宣传。一方面,建立公众账号,定期为企业推送专利资源系统的使用方法、典型案例成效、知识产权前沿信息。另一方面,各地方基层政府都设有相关科技网站或发布渠道,可将专利数据库的链接嵌入这些渠道,在不涉及泄密的前提下,利用这样的渠道进行宣传。
第二,增加地方基层及企业园区宣传。大部分企业日常接触各个省市的知识产权局和下属区县科技局较多,对于他们举办的活动参与度较高,因此,可以和各个省市的知识产权局或下属区县科技局联合举办宣讲会,并加强向园区(镇域)推送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再由试点园区(镇域)根据本区内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推送至企业。
第三,与服务机构联动。调动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在服务机构的网站及公众账号中加大宣传。因为服务机构与企业是“零距离”接触的,宣传的目的是推广并应用,因此,与服务机构的联动可以增强应用效果。
4.3 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力度
知识产权的合理有效运用,关键是人才。企业需要有相关人员懂得知识产权及其运用,才能助力企业的创新发展,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因此,建议加强对企业专职人员的培训,只有用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具体方式建议如下:
第一,改变过去的主要培训专利信息资源系统注册与使用的模式,建议每年组织2~3次内容丰富、主讲专家具有权威性的短期知识产权培训;
第二,各省级科协推荐8~10名本省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到会参与培训,严格培训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开展答题考核,向考核通过者颁发专利应用工程师证书,以增强培训的权威性和参训人员的获得感;
第三,各地服务中心可分别组织或优选本地专利服务机构人员作为面向本地企业培训宣讲的种子型讲师,以点带面,将星星之火燎原到全国各地。就培训内容而言,建议增加知识产权法务、技术交易、大数据分析、检索技巧、产业前沿等多方面内容。
4.4 定制化服务,制定奖励制度
第一,树立典型。加大对企业的前期调研工作,必要时深入一线,对于企业应用专利信息的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总结案例特性,以点带面,为各省企业提供切实应用专利信息的示范案例。
第二,适当的奖励。根据各个企业的检索记录,由数据库平台定期向企业推送与企业紧密相关的专利信息和产业前沿,让企业了解本行业、本领域的技术前沿,逐步推动企业利用专利技术进行创新创造。适当地奖励利用专利信息有所成绩的企业,对于通过应用数据库申请专利的企业,可以在企业提交相应检索证明文件及专利申请证据后给予企业资金奖励。
第三,会员制服务。改变现有的统一格局模式,对于使用频次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可以升级为高级会员,提供更高级别的定制化服务[15]:如免费翻译外文专利,方便企业技术人员阅读;开放专利管理服务模块,为企业用户提供专利年费管理、专利查询、专利统计、状态提醒等功能;为企业提供数据挖掘推送服务,推送企业所在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国外在华专利检索分析报告、研报数据、科技新闻等优质资源的使用权。
5 結论
随着自主创新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知识产权已成为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经过近些年的知识产权工作飞速发展,如今已经是专利申请第一大国,但是离专利强国还有一段路要走,并且从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在全国企业的推行工作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平台建设还有待完善。为此,建设一个服务于企业的资源汇集、开放共享的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帮助企业搭建平台,聘请专家实地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进行指导,加强专利信息企业推广应用工作宣传,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力度,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制定奖励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方法,引导企业进行高起点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深化专利信息服务企业工作,激发企业应用专利信息进行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17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EB/OL].(2018-01-19)[2018-01-25.].http://www.sipo.gov.cn/zscqgz/1110168.htm.
[2] 陈英.专利信息服务驶上高速路[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5):10-15.
[3] 毛昊,刘磊.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12-21.
[4] 漆苏.企业对专利信息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5]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本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4):54-58.
[6] 杨小凤.国内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3):26-29,86.
[7] 台新民.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5):139-141.
[8] 魏纪林,龙丹,魏芳,等.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战略初探[J].法学杂志,2005(4):47-49.
[9] 徐峰.国外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195-197.
[10]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市场竞争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2):32-46,159.
[11] 唐国华,赵锡斌,孟丁.企业开放式知识产权战略框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2):11-20.
[12] 刘友华,刘琳.论我国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3-106.
[13] 邓勇,房俊民,文奕.专利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构建设想[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88-92.
[14] 董玉鵬,包逸萍.专利信息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9):97-101.
[15] 冯扬,徐恺英,盛盼盼.数字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模式与创新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6(8):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