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分析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01月04日 10:53

对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思考.pdf

洪不群

[摘 要]一直以来,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都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今,我国正大力兴建水利工程,力求将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利用有效的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发挥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关键,也是工程建设者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U2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298-01

引言:

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尽管我国的水资源储备量在各个国家中占据前排,但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远远少于其他国家。因此,节水一直以来都是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关注的问题。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灌溉,但在灌溉过程中,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掌握并运用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十分必要,能够在确保农业发展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水利工程灌区节水的概念

所谓水利工程灌区节水就是在确保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其所需的水量基础上,减少浪费的现象,使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以最低的经济和水资源成本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的大水漫贯的灌溉方法就是一种最浪费水资源的灌溉方法,已经被逐渐淘汰。如今,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是根据对农作物需水量的研究,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壤特点,结合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灌溉量,合理的选择灌溉的方法。同时再利用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大气和土壤中蕴含的水分进行充分利用,以达到利用最少的水资源实现最大生产量的目的。

现阶段,我国已出现并应用了大量的灌区节水技术,从这一发展势头来看,加强对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力推行水资源节约技术,将水资源进行重复再利用是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存在问题

为节约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一些工程建设者选用了廉价、低质量的灌溉和节水设备,导致设备的功能不全,或使用寿命较短,因此设备的更换频繁,在此过程中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反而增加了工程成本,这样既不能将节水技术充分的发挥出来,也不能很好的体现节水的效果。

(二)技术在推广方面存在局限性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了不均衡的特点,在东部地区,水资源较为充足,因此无论是农作物种植户个人还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者,节水的意识都不足,当地对于在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节约也没有做出过多的规定。而在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维持最基本的农田灌溉都十分困难。

三、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

在我国,节水技术已形成以工程技术手段为基础,综合园林农艺、生物科技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新兴技术产业。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对灌溉节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任何一种单一的节水灌溉技术已无法满足节水节能、增产增效、省肥省工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与水环境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灌溉节水技术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灌区节水技术已逐渐呈现出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不同的技术手段互相整合统一的发展趋势[1]。

(一)工程措施

灌区节水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渠系节水措施与田间节水措施两部分。渠系节水主要有渠道衬砌防渗处理以及管道化输水等,田间节水措施包括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渠系节水措施实施后可以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水分渗透损失,田间节水措施则主要是减少田间水分向深层土壤的渗透。渠系、田间地表水损失减少,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得到提高,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在田间节水措施中,喷微灌是目前推广应用较广泛的高效节水技术,政府在政策及资金上都给于大力支持。

(二)非工程措施

(1)優化种植结构,培育推广抗旱高产品种。通过调整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采用合理套种模式,使土地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以减小体表水蒸发损失。

(2)农田覆盖。农田覆盖常用的材料有塑料薄膜和植物秸秆两种,通过对农田地表覆盖,可以有效调控土壤与覆盖层之间的水分循环,降低农田水分过量蒸发,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植物秸秆还是一种优质的绿色有机肥,分解之后可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3)推广使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耕土有机质含量,利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孔隙度变大。入渗土壤中的水便以毛管水的形式储存,减少了蒸发量,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4)深耕中耕。深耕可加深疏松土厚度,土壤孔隙率变大,储水空间增加。中耕松土,可以切断土壤水分蒸发通道,利于蓄水保墒,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5)节水管理技术。节水管理技术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调配水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作物对水分需求的同时,实现灌区最佳的水分调控管理技术。不断完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制度,加强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深化水价改革核定办法,推广计量供水收费模式,完善渠系及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从宏观政策调控层面、科学技术层面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2]。

四、水利工程灌区改造技术

第一,灌区改造技术需要针对当前我国各灌区渠系不配套、渗透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根据灌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渠道衬砌力度,使灌区渠系配套,添置必要的测水量水设施以降低渗透损失,避免偷水灌溉、跑水、漏水等现象,提高渠系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

第二,受我国工业与生活用水不断增加的影响,农业用水被挤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灌区应针对本地区水资源情况,遵循宜渠则渠的原则合理确定水资源利用计划,优化水资源配置,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第三,由于我国多数灌区都属于老灌区,农村各乡各村都想开口建闸,甚至农户也想独自分水,由此导致灌区的管理混乱、调度困难,水资源被大量浪费。因此,需要改善渠系布置现状,提高管理与调控的力度,增加灌溉面积,做好渠系调整或是合并工作。

第四,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是使用地面灌水技术的前提,提高土地平整程度是保证灌水质量的关键因素,能够缩短灌溉所需的时间,对节水增产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需要在灌区改造期间大力平整土地,尽量实现激光整平土地,并将长畦、宽畦改造为短畦、窄畦,以改善灌水均匀度,提高灌水效率。

第五,使用局部湿润灌的方法。局部湿润灌能够有效降低土壤蒸发量并充分利用土壤水,改善土壤通透性,使作物根部深扎储水,能够节约灌溉用水30%以上。实践也证明采用局部湿润灌不仅能够节水,还能够增加8%左右的产量。

第六,使用间歇灌溉的方法。间歇灌溉能够利用土壤的特性提高水流推进速度,同样水量下间歇灌溉远大于连续灌溉水流推进距离,有效降低了深层渗漏,灌水均匀度更高。

五、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对非充分灌溉技术进行研究,因不同的灌水地区、作物品种、土壤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下节水灌溉需要采用不同的制度与方法,所以应深入探讨其非充分灌溉方法;对经济作物灌水技术进行研究,由于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具备很好的经济价值,种植经济作物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深入探讨不影响各种经济作物产量与品质的灌水技术;对集约化经营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和方法,以推动目前实行的分散化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灌区节水技术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从各个环节查找不足之处,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积极宣传普及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当前,节水灌溉技术方法种类很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各个灌区应结合地方气候及土壤特性,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以便达到最好的节水效果,为我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郭伟利.浅谈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J].河南科技.2013.01.

[2] 王爱国.关于发展节水灌溉的方向与对策思考[J].中国水利,2011, (06):35-42.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灌区 文章 水资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