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
[摘 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政治思想当中,要将国家的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现代化思想作为主线,并将其应用在整个政治思想当中。本文针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的主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基础、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治国理政 政治思想 研究
中图分类号:TM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250-01
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出发,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为对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以及进行发展的指导性原则,有着极强的确定性和全面性。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构建出了体系结构清晰、逻辑层次明确、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并对其给予了深刻的阐述。这也标志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境界。
1、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的主线和基础
1.1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的主线
其一,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整体的治理能力为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对于现代化的建设一定要将国家的治理体系进行转型,将治理国家的能力提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形成竞争优势。
其二,在对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要求和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果。但是,对于民族的振兴正在进行中,其复兴的道路还很漫长。不管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还是发展经济方式的转变;不管是国家凝聚力的提升,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不管是对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还是对国际复杂局势的应对,都需要国家将自己的履职能力进行提升[1]。此外,为了实现我国和谐、民主、富强以及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
其三,治理体系也可将其理解为国家秩序制度,是对执行能力以及制度的体现。我国的执行能力以及制度有着明显的优势,非常符合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将该制度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将制度自信進行提升,带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益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进行构建,坚持我党领导下的多方利益共同体的全面参与,合作创新发展,推动国家的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建设[2]。
2、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基础
2.1历史基础
国家对于治理体系的构建和选择,是由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历史情况决定的,当前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历史传承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演变发展的结果,是在历史的改革、革命中产生的,其中涵盖了治国理政的主线,方针策略、目标和基石等相关问题。从纵向上进行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为对以往政治思想的认真总结,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3]。此外,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思想是在当前的条件下不断进行创新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2.2现实基础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治国理政思想背景进行分析,我国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带动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力量转移和权力转移。在这样的国际环境当中,党中央又提出了韬光养晦以及奋发图强,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发出属于中国的声音。结合我国内部的背景情况,在国家积极对结构实施调整、转移力量、应用多元化思想升级转型时,有着“现代国家治理跟不上”的情况,这一发展短板的出现需要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3、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分析
3.1梦论思想:治国理政的政治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于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便是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政治理念和实践,也反应出了我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制度依托和理想蓝图。这是由于制度与价值为对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国家发展模式的依托。所以,在对习近平总书记梦的政治理论思想研究中,要将对于价值的追求和制度的建设进行统一。
3.2治论思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该理念提出之后,立即引发了全国和世界的关注。但是,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政治思想当中最重要的环节,要对其实施正确以及全面的解读。同时,这里提出的治理与西方国家提出的治理理念,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的治理理念为“努力将制度体系与治理能力相适应,以中国制度特色为内核的更具有竞争力”的思想体系[4]。该体系将我国的制度特色作为内核,从领导力量、知识体系以及制度、价值引导性导上都展现了属于中国的中国特色。
3.3铁论思想:治国理政中的党建思想
在对历史进行回顾之后会发现,我党每一次的中央集体对于党建主题的讨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国际情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我国内部的改革道路非常艰难,因此要一直保障战斗力和先进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非常注重对自身的加强建设,其中从严治党为十八大对党建领域提出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必须把从严治党贯彻和体现到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党员队伍、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5]。”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从严治党的工具体系给予了发展和丰富,从理论价值上进行分析,该工具体系包括价值性、结构性以及制度性工具。
4、 结束语:
总之,习近平治国理政为内容极其丰富、内容十分广泛,为基础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其中的构成部分,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探究,不能只在某个时空范围当中,或者某个学科视野当中。对其治国理政思想的深入探究,要放眼于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我党的奋斗历史以及国际发环境当中。
参考文献
[1] 孟冰寒.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 贺东航.试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05):86-94.
[3] 周奇,王志航.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29(05):15-18.
[4] 熊桂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基本内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2):5
[5] 王钰鑫,周利生.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02):56-63
作者简介
程安生(1963-10),男, 汉族,山西平遥人,大专,现职称:政工师 ,研究方向:政治思想工作,单位: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一大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