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无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pdf
吕宏强
[摘 要]井下无轨设备用于矿山开采、采掘、货车、辅助作业等主要设备的配套改造生产任务,是集机、电、液、气一体化产品、高技术含量、复杂结构,因此加强管理尤为重要。根据无轨设备的特点,提出了管理模式,阐述了其优缺点,探讨了如何避免劣势等,对无轨设备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促进矿山无轨设备管理的发展,更好地为矿山工程服务。
[关键词]井下无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TM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286-01
井下无轨设备是指能在井下巷道掘进、运输设备中自由行走的一种输送能量和控制设备的流体传动设备,可以实现采掘、挖掘、运输、辅助作业等一整套改造生产,无轨设备分为主要轨设备和辅助无轨设备,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是井下无轨设备,主要包括铲运机、台车、锚车、机动破碎机、柴油卡车、电动卡车等主要无轨设备以及多功能服务、材料车、卡车、油车、升降台等辅助无轨设备。目前,有色金属矿山在“三高”,即高开采强度高、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高、“三少即少用人,辅助设施少,企业负担更少,“两个协作”,即辅助生产专业化协作和协作物流社会化,运行机制特点决定了无轨设备必须按照“统一”和“维护专业化”的管理理念,“操作与维修一体化”是指无轨设备的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操作技能,还要掌握维修技能。“维修专业化”是指对无轨设备的检修和复杂的维修工作,必须委托专业无轨设备维修生产厂家完成。
一、井下无轨设备的管理方法和重点
井下无轨设备管理是设备生活为对象,以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实现生产经营的目标企业为目的,并且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对规划、制造、造型、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过程进行一个合理的管理,即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综合管理,在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趋势下,井下无轨设备的管理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实现技术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只有减少无轨设备的矿石使用成本,降低故障率,才能体现出强大无轨设备的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采矿成本,简化操作程序,节约劳动力。
二、我们要建立并且健全一个无轨设备集中管理模式
2.1实施预防、预期和国家维护的管理模式。
预防性维护是基于维护设备维护经验,故障历史数据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定期维护,预测维修是对由仪器仪表和监测设备所产生的故障来进行维修,在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维修前,根据故障症状的程度确定故障检测力度和故障部位,无轨设备维修的状态监测是监测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的根本原因的系统参数,可以根据状态监测和及时的数据,即异常参数监测来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分析,找出异常的最基本的原因,进而做出修复的建议,制定维护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维修,防止更大的故障发生,在故障前保持状态监测和维护,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由于井下无轨设备工作条件较差,设备故障率高于地面运行,因此快速准确地诊断故障原因和部件,及时处理,可大大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例如:实现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状态尺寸修理,我们可以运用油分析、光谱分析、振动分析等,不仅可以避免过度磨损,润滑油垢的影响也会很大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压和气缸磨损故障的发生,还能防止不必要的维护,特别是在应用状态维护中,尤其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强度高、没有备用设备的情况下,减少故障和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2.2建立和完善集中管理模式。
设备集中管理是在“专业”和“集成”的基础上,在系统预防性维修的过程中,延迟磨损过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壽命,为了以最低的成本,来确保设备最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测试整个过程的物质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价值的科学管理,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和寿命周期,降低成本,以便设备的使用潜力能够发挥最大化,适合设备集中管理的设备管理组织应是组织有序、高效、协调、畅通,具有良好的跟踪和反馈控制能力,是一个合理、高效的设备管理机构,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每个成员的角色在组织和团体中的作用,这就对职责分工和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要有专业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对年龄结构的整体优化,从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的整个过程动态的科学管理。
2.3根据设备现场检查,进行生产和维护。
全面生产维护系统,进而使所有人员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我们要在能见度、维修人员、生产人员等等基础之上,为所有员工的行为提供标准化规定,在设备使用期间,我们要建立系统的预防性维护系统,从而达到专用设备的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最大化目标,由于全体员工的参与,很容易形成维护信息系统,而且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地响应,使预防性维护的管理和计划易于统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将每个班次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效率与输出联系起来,实现了垂直的有机连接,形成了一整套设备维护组织。由于维护系统以生产为主体,维修计划的组织和实施直接与生产部门有关,因此可以适应井下作业的需要,而且是由于我们进行的是有计划的维修,备件可以减少,从而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面对日益增加的矿山生产任务,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效率,更好地为矿山生产服务,整个生产维护系统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基于全面生产维护设备集中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设备管理理念,设备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部署、解决早期修复力量分散的缺点,发挥优点集中维护,提高设备性能,降低了故障率,从而达到低投资,高输出的目的,我们要保持设备良性运行的技术条件,这样可以使整个工作人员的生产和维护系统可以得到实施,可以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四个完整”的维护系统,针对设备的综合效率和总有效的生产效率我们可以建立全系统预防性维修系统,我们要对员工行为进行充分规范,能使所有人员都积极地参与进来。
三、结论
多年来的金属矿山实践证明,仅为了加强井下无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操作和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发挥其效能,实现设备和整体的生产协调。只有通过反复试验和适应实际生产设备管理模式,加强井下无轨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标准化工作,分散管理模式改革,实现设备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从而达到低投入,高输出的目的,实现现代设备管理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煤矿无轨胶轮车防跑车系统开发与应用[J].煤.2017(10)
[2] 马海兵.神东矿区防爆无轨胶轮车配置分析及应用前景[J].陕西煤炭.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