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幼林的抚育管理探析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01月11日 21:55

浅谈林木幼林的抚育管理.doc

陆锦莲

[摘 要]林木工程是发展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林木幼林抚育的作用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强化幼林抚育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林木 幼林 抚育 管理

中图分类号:TD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052-01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林业行业的发展,而幼苗抚育又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林业行业受到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幼林的抚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并且政府部门也加大了扶持的力度,造林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需要做好相关的抚育管理。

1、林木幼林抚育的作用和必要性

幼林抚育就是指自林木种下到树木成林的阶段里,为了使得树木长的更为茂盛所进行的一些技术操作,这是确保林木快速生长的关键。

幼林抚育会涉及到较多的内容,主要包括育种——扎根——生长的相关环节过程,因此,幼林抚育是否妥当,会直接关系到以后林木的成长和森林的建设。

幼林抚育作为现阶段植树造林的一大技术措施,重要性可见一斑:

首先,能有效增加林木数量,提高森林质量。比方说,在幼苗时进行必要的肥料和药剂施用,确保

幼苗能够茁壮成长;在林木的生长期,应该提升保护的力度,有效提升生产率,进一步完善组成结构。其次,会对绿化有很大的帮助。幼林抚育能够使得绿化工程得到巩固,能够对林产进行实质性的保护,是森林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

2、强化幼林抚育管理的对策

2.1 松土除草

通过松土,可以破碎结成板块的土壤,使得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得到提高。而除草则能将跟林木争夺营养物质以及阳光的植物去除,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应该在林木的周围保留适当的植物,以便为幼木遮阴,降低高温和低温对林木的危害,减缓幼木水分的蒸发。在松土除草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三不伤、二尽、一培土”的原则。“三不伤”就是不对树的皮、梢和根进行破坏;“二尽”就是将石块和杂草清理干净;“一培土”就是将锄松后的土全部集中到林木的根部,把清除出来的草盖在种植的地方,降低地表的温度,有效保持土壤的湿度,杂草腐烂后还能作为肥料使得土壤肥力增加。

松土要注意做到深度的适宜性,外深里浅,将深度控制在五至十米之间,对于非常干旱的地方,可以适当挖深至12~15cm,特殊情况下,还可挖深到三十米。除草松土工作应该在幼树生长旺盛时期开展,一般而言,就是从造林那一年开始往后持续三至五年,多安排在该年内幼林生长季的前半期内。在造林当年内首次处理应该尽可能提前进行,同时要配合开展培土、扶正以及踏实等作业。造林结束后最近1年或者2年内可以适当勤松土勤除草次,从第三年后可以逐步减少频次,改为一两次即可。松土方法可以选择块状、穴状、带状等,除草要求全面除净,在陡坡或径流严重等土壤相对干旱的区域,适用鱼鳞坑式方法抚育幼林。

松土和除草处理的深度应基于幼树表层根系生长和分布状况而定,尽量不要伤及根系,如果幼林为杨树以及杉木等根系具备较强再生能力或者长期失管的幼林可以考虑处理更深一些。造林区域越是干旱,植被如果越是茂密,则抚育周期越应延长,而在土壤和气候条件都相对优越区域,只要幼树已经高过草层不会被其压抑后即便没有达到郁蔽状态也可即时停止抚育。各年除草松土次数可依据造林区域内气候状况和数种而定。除了采用人工养护之外,还能够选用合适的机械,如割灌机等完成除草和松土工作。化学除草也十分高效。

2.2 补植造林,间株定株

造林结束后要根据造林设计内容对造林地块进行检查验收。对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地块及时进行补植造林是幼林抚育的重要措施之一。补植造林应注意要选用同龄壮苗,选择适当时间,一般在初春树液流动之前确保一次补植成功。间株定株是对密度过大的幼林地采取的抚育措施,为后期林木的生长保证最够的空间,间株原则遵循“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定株完成后要保证一穴一株。最后注意要将清除的植株全部运出林地以外,以减少病虫害和林火隐患。

2.3 做好幼林的管理

(1)灌溉管理

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通过灌溉的方式为树木补充水分。但是在灌溉时也有很多的问题需注意,在进行灌溉时,要根据树木的品种、树木的年龄、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的湿润度来计算灌溉量,从而保证树木在湿润的状态下进行生长,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浇灌量过多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的话还会使林木淹没致死,若浇灌量过少,又不能达到浇灌的效果,所以在浇灌量上要进行严格地控制。

(2)施肥管理

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要想林木健康快速的生長就必须定期施肥。林木施肥主要分为追肥和基肥,追肥主要为化学肥料,所以在使用追肥的时候要对钾肥、氮肥以及磷肥进行合理地搭配。追肥的使用方法有2种,第1种为将肥料直接地撒在林木的土壤上,这种施肥方法虽然简洁快速,但是效果不好,使林木不能将肥料予以完全地吸收。第2种方法为沟肥,将林木的间隙之间挖掘出一条沟壑,将肥料撒在其内,挖掘的沟壑宽度控制在20一25cm,深度控制在20cm,在施肥后,用泥土将挖掘的沟壑予以填补。基肥主要为有机肥料,在施基肥时,要根据林木的品种、林木的年龄以及土壤的性质予以施肥。

(3)平茬

平茬是针对萌芽力强的一些针叶树或阔叶树树种,截去幼树的地上部分,促使其重新萌生新枝条,培养成优良树干的一种抚育措施。适用于萌芽力较强的杨树、柳树、榆树、刺槐、泡桐等。平茬方式一般采用齐地平茬的方式;作业时间以要冬季和早春为宜。3、幼林补植与保护在植树造林的1-2年之后,对其进行检查,若发现存活率在85%以下时,应予以补植,若成活率没有达到40%,那么就要重新进行种植。在补植时选择的树种的大小应该与远种植的树种大小相等。在3-5年之后,若出现地产林分现象就要及时地予以改造,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一些相对的措施。

(4)修枝

修枝是根据不同林种要求,人为地修除枯枝或部分活枝的一种抚育措施。幼林修枝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干材质量、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害,调整树木内部养分平衡。修枝季节一般选在早春和晚秋进行。适度的修枝,可以促进树木正常生长,保证干形通直、少节。修枝强度根据树冠的大小合理确定

2.4 合理种植间作植物

我国不仅森林资源匮乏,而且土地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苗木间隙搭配种植经济作物。这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而且对促进苗木生长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开展间作种植时,要注意植物的高低和营养搭配。这里所指的高低搭配,就是依照苗木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合的农作物进行间作,比如,在一些生长比较快且茂盛的林木间,可以选择一些低矮且耐阴的植物,反之可以搭配一些高秆植物。营养搭配就是依照树木对养分的不同需求来选取间作植物,如一些对氮肥需求大的树木,在选择间作植物时要选择对氮肥需求小的植物,以免出现养分争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高低搭配还是营养搭配,出发点都是以幼林正常生长为基础,凡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一切间作措施都是不可取的。

总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论从生态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而幼林抚育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

参考文献

[1] 潘水娇.浅议生态林业发展中幼龄林抚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5):173.

[2] 张艳彬,丁成孝,蔡兆祥,等.关于我国林业发展中幼龄林抚育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3(24):130,119.

[3] 陈永强.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一230

[4] 卢江婷,尉明.浅谈幼林的抚育管护[J].陕西林业,2008(4):38.

[5] 严玉新.提高山旱地造林成活率的综合技术[J].农村科技,2009(7):98.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幼林 文章 林木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