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发展建议

品牌
创新科技
2019年01月12日 18:02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效益研究.docx

李佳棋 吴文静

摘 要: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为了使高校毕业生更加容易融入社会,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办学是转型教育普遍应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正在被各大地方高校如火如荼地探索和开展着。然而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校企合作在实践中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许昌学院瑞贝卡学院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转型期校企合作办学发展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地方高校;企业;政府;转型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2-56-3

Abstract: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order to make college graduates more easily blend to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running school with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s a mode of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which is being explored and carried out by universities in various places.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of getting certain achievements,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gradually revealed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e. This paper, taking the Rebecca School of Xucha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running school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period.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runing school;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erprise; 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隨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适应当今经济发展要求、解决企业“用工荒”及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校企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够实现学校、企业、人才三方共赢,已成为当今地方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1 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突显学校办学特色、丰富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办学是地方高校结合本地的特色经济产业,突破理论型人才同质化、学历普遍化、就业质量低等难题,抓住特色办学这一重点,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在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逐步建设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培养与就业岗位相符的应用型人才。河南省许昌市发制品行业发展较早,目前发制品企业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是当地地方产业的一大特色。瑞贝卡学院是由许昌学院联合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跨学科、以发制品行业为背景的二级学院,依托的是全国发制品行业。2013年12月5日,瑞贝卡学院揭牌;2014年2月19日,瑞贝卡学院理事会成立,标志着学院的日常工作正式开始。

1.2 有利于加大企业人才储备、增强企业对外竞争力

校企合作培养的优秀人才能为企业融入新鲜血液,开阔新思想,为企业的创优创收贡献巨大力量。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需要将自己的专业实践知识输送给学校的理论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结合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瑞贝卡为首的发制品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与许昌学院联合建设了瑞贝卡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了发制品人力资源管理、发制品市场营销、发制品设计和发制品企业财务管理4个本科专业,陆续建成“发制品展厅”和“发制品专业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中心”,用于发制品形象展示、对外交流和发制品工艺流程实训。目前已拥有机器设备40余台,固定资产约150万元,为发制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完整、先进的实训环境。瑞贝卡学院的成立,目的是更好地为全国发制品企业,特别是为许昌发制品企业培养可以直接上岗的、懂发制品生产技术及企业管理的人才[1]。

1.3 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在校期间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在生产一线亲自动手操作设备,了解一线工作,更早地锻炼了实践能力,大大减少了企业招聘培训大学生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就业上岗更快,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通过校企合作中的多次实训环节,企业和学生互相之间更加了解,学生毕业时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一举解决企业“用工荒”、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2 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够深入

目前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还不能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必然要打破原来的思想藩篱和管理规则。校企合作办学要突破瓶颈,双方既要明确责任分工,又要合作探索、积极改变。但是就目前即将毕业的学生情况调查反馈来看,校企合作并未实现最初的这些目的。以瑞贝卡学院即将毕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制品方向)学生为例,他们大多数依然存在就业迷茫情况,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实习就业少有考虑和自己实训相关的发制品企业。据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学习掌握企业的实际技术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没有突出明显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实习就业时并没有很多的发制品企业供他们选择,规模较大的发制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趋于饱和,而规模较小的发制品企业一般是家族管理,不需要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这一调查现状反映了校企合作办学时专业定位出现了角色偏差,学校和企业没有深入地了解校企合作内涵,在实际办学中没有突破原来的教学和制度藩篱。

2.2 學校和企业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不规范

校企合作的制度规范是校企合作能够有条不紊且保质保量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然而,据瑞贝卡学院各方反映,一些因为办学制度不规范而出现的问题一直存在。学生反映: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如实践教学和就业应用不紧密、教学设备不齐全、教材理论不系统、欠缺专业化教学等问题。教师反映:教学中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少、技术操作熟练度不够。企业反映:实习生对行业行情了解不深入、必备的专业能力欠缺、操作水平较低、上岗慢,需要进一步深入培养。从以上的反映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办学时因缺少制度规范,出现了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过程不连贯、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等问题。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和企业自身的事情,更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贯彻执行政策的一大积极举动,国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给予关注引导,鼓励支持地方高校学习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既要简政放权,也要加以约束,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健全法律法规,支持校企合作模式越办越好。

2.3 政府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供给不足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地方一大特色,转型成功能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院校在初始阶段会不断有困难出现,诸如经费有限、招生人数少等问题。如果政府重视不足,对办学投入过少,学校可能因办学经费不足影响到转型学校办学质量。瑞贝卡学院在办学初期投资了大量经费,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实践操作资料和零部件等,但是仍然存在各种资源不足问题,如不定期公司实地见习、教师聘用及培训、学生实习招聘、实训基地通电照明、电子商务基地运营等。因此,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办学的保障[2]。

3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发展建议

3.1 提高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

学校和企业都应正视和重视校企合作办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思考问题,认真解读文件,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首先,学校和企业都应转变思维方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双方应该放远目光,紧密合作,积极探索,提高对校企合作的深入认识。其次,学习国内外地方高校成功转型案例,结合自身特点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探究。判断各种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从而探索出一条地方特色院校办学道路。最后,精准市场调查,明确教学培养目标。要想达成办学目的,首先要找准方向,这就要求校企双方必须以数据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地进行市场行业分析调查,参考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商定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等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水平。

3.2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办学规范制度

第一,校企双方应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只有双方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并都尽全力去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实现目标。第二,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校企合作要取得成功,离不开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在技术应用教学方面,学校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层领导,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培训。第三,规范专业建设。每个专业有其教学规律和特色,学校在设立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都应遵循基本办学规律,进行切合实际的创新,使专业更有落地性、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实用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3 调整办学思路,努力寻求政府支持

从世界范围看,取得成功经验的校企合作办学高校,都得到了政府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上的支持。学校要敢于调整办学思路,在企业和学校都能有所收获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带来效益,从而引起政府重视。首先,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政府给予对校企合作办学有贡献的企业一些财政优惠等可控的优惠政策。其次,寻求地方政府的法律保护。学校和企业可以主动和地方政府协商,一起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规范,明确双方职权义务,使校企合作办学更加法律化。

4 结语

校企合作办学是不断探索的、艰辛复杂的过程,期间出现的问题是系统的、多方位的,需要各方不断努力。特别是在办学初期阶段,更应不断反思回顾是否达到办学要求,是否朝着办学目的在前进。高校、企业、政府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厘清思路,稳步前进,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转型期校企合作模式健康科学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奕.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63-168.

[2] 陈莎.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下项目化教学的应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432.

[3] 张红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5(2):8-9.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校企 企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