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管理.doc
杜玉国
[摘 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良好而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给排水系统的支撑。因此,把农田水利给排水系统质量提高起来,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159-01
引言:
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设备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机械化。为了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必须革新传统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强化质量监督和控制管理,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基本保障。文章首先指出了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随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优化给排水施工技术,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1 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指的是把我国农业的发展得以促进所实施的工程。利用水利工程技术与措施,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包括给排水及除涝等条件进行改变,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得以提高就是其基本任务。而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1 保证我国食品安全
当前,我国农产品主要是利用灌溉耕地产出的,所以只要将灌区的持续配套设置进行设置并及时更新,就可以使生产力得以提高,使我国食品安全得到保证。又由于农业的总水量无法得以无限的增加,因此,只有依靠高科技才能够实现灌溉面积的扩大。
1.2 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水资源是每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缺失水资源,将会对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虽然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若对其加以循环利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诸多问题。而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就可以将水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为农作物的灌溉提供有力的保证。
1.3 促进社会的稳定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要素,农业基础的设施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就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产量,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
2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方法传统落后,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下,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设备都实现了与时俱进的革新,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作为最基础的农田水利给排水工程来说,其工程质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必然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例如排水系统的连接阀存在漏水问题、管道接口焊接不严密等,都会给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给排水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很难通过后期质量检测的方式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就给后期水利工程的整体使用安全埋下了隐患。一旦后期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故障修复,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农田水利灌溉,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
2.2 管材质量不合标准,局部渗水问题严重
给排水施工所用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水利工程的使用质量。但是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出于自身建筑成本的考虑,在给排水管材采购时,往往故意选购低价劣质的材料。这些劣质管材不仅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漏水问题,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例如,在给排水管道接口处,由于所选用的管道接口没有涂刷防腐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现象,接口存在严重的漏水现象。而由于给排水管材大多深埋于地下,因此即便是存在管材破损和漏水问题,也很难及时修复。
2.3 施工人员素质偏低,施工工艺不够成熟
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强、质量要求严格的工程,对于施工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但是从现阶段国内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企业的整体情况看,专业化、高素质的全能型技术人才数量稀少,大部分施工人员只能完成基础的给排水施工工作,对于工作的质量管理和后期技术维护难以胜任,这也是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进一步优化提高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针对我国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人才短缺的现状,施工企业与多所高校通过校企联合方式,成立水利工程给排水专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但是许多高校毕业生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施工工艺不够成熟,在短时期内也难以为提高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起到明显帮助作用。
3 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3.1 准备措施
普遍来说,在建设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乡镇为单位来进行施工的。而由于施工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有着较重的施工任务,因此,在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时,要将其放在规划的基础上,并要确保施工人员由水利局来安排,以此来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此外,为了使给排水设施得到保证,避免其在日后出现渗漏现象,工作人员必须要使用具有过硬质量的施工材料与设备,从而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进而确保农作物的高产量。
3.2 合理安装给排水管道
首先,在对给水管道进行安装时,要注意对给水管道给予给水镀锌管,杜绝焊接。在对其进行连接时,尤其是对丝扣进行连接时,丝扣连接根要将螺纹外漏在外面,并要做好管螺纹的防腐工作。并要保证给水铸铁管承插接口的灰口位置要密实而饱满,且确保其干燥。当其遭受地下水侵蚀时,要用一些沥青涂抹于管道的接口位置,避免其遭受腐蚀。其次,截至目前,给水支管使用的是板内暗装。虽然给水塑料管在推广使用中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但其冲击性却较差,这便为后期的堵埋渗漏埋下了隐患。最后,给水管材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为其选择好材质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排水管道的安装,应采用合理且科学的手段。第一要做好管道的防水层工作,防止在做完防水层后产生打洞、埋设管道及剔槽等现象,还要注意对洞口的处理,因为温度较易对其产生影响,并要防止渗漏等。第二要注意管道接口结构及其所需材料要与相关设计要求相符,并要保证管径不大于0.6m ,与此同时,要刷净接口混凝土管口的浆皮。而针对那些管径在0.6m 以上的管道口,要对其进行凿毛。第三由于排水管道排水是利用压力差自行进行的,因而就需防止管道堵塞现象的出现。这就要求在对管道进行安装时,要注意一定的坡度,并要避免陡坡、倒坡及高低不平等问题的产生。
3.3 合理安排管道应对地下水位的方法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是针对一般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其土层中也会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这样的土层具有的一般特点就是,空隙大、压缩性强,并且具有极高的渗透性,这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通常来说,技术人员一般会采用换填土层技术、排水固结技术、置换及拌入技术和土木聚合物等办法。如果是采用填土层技术的话,那么就需要在地基以下相当一定深度的位置,对软弱土层进行挖掘,然后才将一些具有较高承压性,稳定性的碎石砂土回填到同样的位置,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体层的承受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给排水技术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相关单位必须加强施工控制,使用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并使用质量过硬的施工材料与设备,以此保证给排水设施在日后不会出现渗漏情况,保证施工的质量,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王东.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
[2] 张复生.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