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开发探讨.doc
李琦 张志坚
[摘 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后期的难点问题,基于现场工作经验,并查阅低渗透油田的国内外文献,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提出有效的对策,为低渗透油田开发后期的相关工作提供建议,推动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发展。研究表明:油层含水率高、油层存在非均质问题、欠注井数量较多以及天然裂缝过度发育是开发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未来可以从采取高效、科学的封堵技术、尽可能减少欠注井数量、减少人工裂缝数量以及治理措施优化组合运用等四项措施,解决开采后期难度较大的问题。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 开发后期 难点 分析 對策
中图分类号:D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078-01
我国低渗透油田数量较多,在所有类型的油田中所占比重较大。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与常规油田相比,尽管在开采的中前期也存在一定的难点,但是经过多年研究,这些问题已基本解决,大多数低渗透油田已进行了长时间的正常开采工作。随着我国对石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很多低渗透油田进入了开采后期,在后期开采过程中,暴露出了众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完善的解决,将严重影响油田的开采效率[1]。尽管国内外众多专家提出了较多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仅仅是理论上可行,在实际实施中容易出现其它问题,所以,低渗透油田开采后期的难点问题仍然存在。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起因,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对开采后期的难点问题进行逐条分析,根据笔者的现场经验,并查阅国外针对这些难点的解决措施,提出适用于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后期难点对策,从而保障后期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希望推动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1、 低渗透油田开发后期存在的问题
(1)油层含水率高
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其本身就存在含水率高的问题,进入开采后期的低渗透油田,地下水更会相互聚集,使得含水率不断升高。含水率升高后,会使得地下油层被淹,同时会使得地层的非均质性加强,进而导致层间矛盾出现。当出现层间矛盾时,会使地层中的原油流动性减弱,从而使得油田的开采量和开采效率下降。某些地层连通性较好的低渗透油田,进入开采后期后,因含水率的不断增加,也会使得流通性减弱。目前,我国很多后期油田的含水率已高达95%以上,甚至存在油田含水率为100%,对于含水率100%的油田,开采难度已十分巨大[2]。针对这个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注入药剂的解决方案,大多数药剂存在一定的毒性,会对地层产生一定的污染,使得油田无法进行正常开采工作,所以这种方法得不偿失。
(2)欠注井数量较多
对于我国的低渗透油田而言,进入开采后期后必然会存在较多的欠注井,欠注井数量的增加,会严重制约油田的发展,使得油田开采量不断下降。欠注井数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低渗透油田需要大量的注水井,注水井中的水源基本来自于原油带出的水,这部分水资源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果杂质处理不完全就进行回注,必然会使杂质在注水井内聚集,导致井内欠注[3];其次,部分低渗透油田的地层环境较差,地层的吸水能力不足,使得注水井的压力升高,进而无法正常进行注水工作,导致欠注井的数量不断增加。
(3)油层存在非均质问题
一般情况下,低渗透油田的地层内都存在非均质问题,油层也不例外,同时,在前期开采的过程中,大多数油田都会人工制造地层裂缝,这使得非均质性增加。当地层非均质性严重时,无法将能量补充到地层,从而导致两大问题出现。首先,会使油井的开采量下降,甚至部分油井会出现不出油的问题;其次,会使地层含水率不断增加,某些地区地层含水率甚至会增加到100%,导致原油更加难以采出。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采取的主要措施为采用多种调剖措施,例如沸石调剖等,采取这些措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成效维持时间较短,成效结束以后,地层的不均质性会增加,换句话说,这种措施也会增加地层的非均质性。此外,这种措施会导致地层内裂缝堵塞,使得欠注井数量增加,又会导致第二大问题出现,使得油井进入恶性循环。
(4)天然裂缝过度发育
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天然裂缝的发育对于原油开采工作的进行是有利的,但是天然裂缝过度发育则会出现负面影响。当天然裂缝过度发育时,会使得地层内的游离水活动性增强,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地层内的水分难以采出,所以油井进入开采的后期阶段时,游离水大量聚集,从而导致地层含水率升高。一般来说,天然裂缝属于储油区,其发育越好,证明地层含油量越大,但是发育过度的裂缝也会随着原油的开采进行二次发育,从而威胁后期开采。一般情况下,低渗透油田都采用封堵的措施降低天然裂缝的影响,这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低渗透油田开发后期技术对策
(1)采取高效、科学的封堵技术
在国外低渗透油田的后期开采过程中,一般都采取封堵的措施,避免裂缝的影响,这种方法已经证明十分有效。对于我国的油田而言,也应该采取高效、科学的封堵措施,笔者重点推荐使用聚合物凝胶进行裂缝封堵,这种封堵剂的强度较大,且封堵完成后的作用时间较长,与其它封堵剂相比,这种类型的封堵剂价格较低。近几年国外也推出了污油泥封堵剂,这种封堵剂主要使用污油泥制成,其使用成本也非常低,且材料易得,同时也可以避免污油泥对环境的污染,但是这种措施的应用较少,所以实际数据较少,无法证明其效果。
(2)尽可能减少欠注井数量
欠注井的存在严重影响油田的开采,通过本文分析可以发现,欠注井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注入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所以,油田单位可以从净化注入水入手,增加净水设备,将注入水净化除杂后再进行回注。同时,地层吸水性差也是引起注水井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油田单位可以向地层注水后,尽可能将水资源再次开采出来,从而避免欠注井增加问题的出现。
(3)减少人工裂缝数量
实践证明,当地层内裂缝较多时,会影响低渗透油田的后期开采工作,但是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不制造人工裂缝又会影响油田的前中期开采,所以油田单位应对裂缝的数量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人工裂缝数量,但是不能影响前期开采效果。
(4)治理措施优化组合运用
对于开采后期的低渗透油田而言,其开采难度大不是由于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且难点之间存在环环相扣的关系,所以在采取措施时,必须针对每种难点都采取措施,并对相关措施进行优化组合,进而使得难点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发展而言,加快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在后期开采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难点问题,这些难点主要集中于油层含水率高、油层存在非均质问题、欠注井数量较多以及天然裂缝过度发育四个方面,如果难点不得到解决,会使油井的产量严重下降,对于油田单位而言,可以从采取高效、科学的封堵技术、尽可能减少欠注井数量、减少人工裂缝数量以及治理措施优化组合运用四方面入手,尽可能解决后期开采难度大的问题,从而提高油井产量,推动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明辉.低渗透油田措施挖潜难点及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1):86-87.
[2] 任雁鹏,王小文,王忍峰,等.低渗透油田老井综合挖潜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0, 33(s1):54-58.
[3] 王英.低渗透油田开发调整技术对策研究——以X油田东南区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 2012.
作者简介
李琦(1976-),男,陕西大荔县人,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采油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