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doc
姚崇友
摘 要:文章以某道路工程实例为依托,对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土方;施工技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1.09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在这一背景下,道路工程项目随之增多。路基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为此,必须在道路施工中确保路基质量合格,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借此,本文就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展开浅谈。
1 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位于该市快速路北出口西侧,道路全长1.98km,路基挖填方的工程量分别为3.98万m?和14.6万m?。该道路全宽14.5m,设计车速为40km/h,车道横坡为2%。路基工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施工,土方工程是重点环节。下面本文对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 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2.1 施工工艺步骤
路基土方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合理的施工工序与步骤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作业人员应当对土方施工的工艺流程加以了解和掌握。在本工程中,路基土方工程应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收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 碾压夯实、检测、路基整修。
2.1.1 施工准备
为确保路基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开始前,应当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道路放线。由工程测量人员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全面复测,看点位是否准确,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确认无误后,按照施工图纸测放出中桩和道路边桩,并分别进行编号和标记。
(2)场地处理。对路基土方施工范围内的场地进行清理,同时清除30-50cm厚的表层腐殖土,从场地内清除的草皮、树根等杂物,应及时运出路基土方施工范围,进行统一处理。
2.2 关键工序施工技术要点
2.2.1 基底处理
结合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按照规范要求,对路基基底进行处理,并在路基填筑前,做好排水设施,避免水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将所有非适用的材料全部挖除,然后进行换填,并进行夯实处理。如果原地面的横坡坡度超过1:5,则应当先开挖搭接平台,其宽度应在3.0m以上,随后再进行平整。
2.2.2 分层填筑
具体的分层厚度可按照现场试验进行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的压实厚度应当控制在30cm以内,同时,应每间隔20m左右设置一组标高控制点。为便于机械压实,每层填土在横向上可超出路基两侧宽度30-50cm。
2.2.3 摊铺整平
每层填筑后,可先用推土机进行粗略推平,然后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在整平时做成设计横坡,为排水提供条件。
2.2.4 洒水晾晒
细粒土和粉砂、粘砂土填料碾压前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当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洒水,当填料含水量过大时,应用推图机松土器拉松晾晒,以使填料保证最佳含水率。
2.2.5 碾压夯实
本工程采用机械碾压、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压实,在碾压前应检查填筑层的厚度、平整度及土体的含水量,确认全部符合要求后,便可开始碾压,遵循由低向高的原则,先用压路机进行预压,借此来增强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随后使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再继续碾压,这样能够避免高低不平的情况发生,有助于碾压效果的提升。为确保压实的均匀性,应当对碾压速度进行控制,碾压的遍数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不少于6-8遍,路基的两侧则应当多压2-3遍,当碾压达到规定的遍数后,应对土体的压实度进行检测。若是压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则应继续碾压,压实成型后,应使用湿润土进行覆盖;每层路基在压实完毕后,均应当对填土的压实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和碾压;当施工接近设计标高后,为确保路基的各项参数达到要求,应加强高程测量检测。
2.3 土方路堑开挖
在对路堑土方进行开挖前,应当先将施工范围内的所有杂物清除干净,随后从较高的位置处开始从上向下逐层开挖。由于路堑开挖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故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高挖方的地段进行施工作业时,为確保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可对路段进行暂时性封闭。开挖路堑的过程中,应当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严格控制,不得出现超挖的情况。在引起路堑病害的诸多因素中,水是主要原因,为此,开挖路堑前,必须修好截水沟,并在施工时设置临时的排水设施;当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当对路床顶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压实度在95%以上视为合格,低于95%,必须进行重新压实。
2.4 路基挖方
在开挖路基前,应当对整条线路上的土质进行检测,可用的表层土应在挖出后存放到指定的地点;若是施工阶段遇到土质发生变化,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时,应先上报,待批准后再进行施工;对于季节因素影响导致的土方无法用于路堤填筑的情况,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理。
2.5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由此对路基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针对具体的质量通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2.5.1 弹簧现象的控制
对于弹簧路基的防治可采取如下措施:应对路基填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不得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超过40,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以上的土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得使用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土体混合填筑;当碾压施工遇到软弱层时,必须进行及时清除,并采取换填的方法进行处理,换填后应进行压实,并检查土体的含水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铺筑;当局部出现弹簧路基时,可对湿土进行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再进行碾压;;路基和路面排水是防止弹簧路基出现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做好排水工作,若是条件允许,可将地下水位降低到路基下50cm。
2.5.2 沉陷的控制
为避免填方路基出现沉陷的问题,在施工前应当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了解分层压实的作用,并由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填方的松铺厚度在允许范围以内,避免超厚填筑无法达到密实度要求的情况发生;要做好原地面的处理工作,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压实和加固;高填方路段应当尽早开工,防止因赶工期导致填筑速度过快;在软基上进行路基填筑时,必须做好软基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路基沉陷的情况发生。
2.6 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降雨对道路路基土方施工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故此,应当在雨季时,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保证施工质量。雨季来临前,应当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出雨季时可进行施工的地段,并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雨季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雨季施工时,必须确保现场的排水系统畅通无阻,所有低洼、高填深挖及地质不良的地段,均应当避开雨季施工;在雨季对路堤进行填筑时,应遵循随挖、随运、随压的原则,每层填土均必须做2%以上的横坡;在雨季对路堑进行土方开挖时,必须采取分层的方法,并且要在每层的底面留出一个超过1%的纵坡。
3 结论
综上所述,道路路基土方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整个施工过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若是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路基质量造成影响。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及具体的实施要点,并将之合理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从而使路基土方施工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穆银海.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7):86-87.
[2]宋攀.土方施工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95-96.
[3]周夏.路基土方开挖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6(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