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夏玉米优化施氮的田间肥效试验初探

品牌
农家科技
2019年03月08日 19:10

学校管理机制,优化教师队,强化课程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素质,不断...

孟爱红 王浩 荀贤玉 杨宜生 袁姜丽 周建生

摘 要:为了探索玉米最佳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以蠡玉88为供试品种进行 “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修正优化施肥处理。旨在探索玉米最佳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确定该区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与配比,减少氮肥流失,为农民节工节本,为玉米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玉米;肥效;试验

当前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亟须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肥的不合理投入,以进一步推进化肥使用量零行动。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地基础概况。2017年6-9月在东台市东台镇四灶社区进行玉米作物“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试验田选在东台镇西楼村周桂生承包田内,该地块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4524o,32.86023o,面积1.2亩,一年两熟,主要轮作体系为冬小麦-夏玉米,前茬作物为冬小麦,土壤质地为轻壤土,试验前采集供试土壤基础土样并进行了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有机质含量17.4g/kg、碱解氮含量为118.6mg/kg、有效磷含量为31.9mg/kg、速效钾含量为92mg/kg、有效锌含量为1.29mg/kg、pH酸碱度8.0。

2.供试肥料。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和氯化钾(K2O,60%)。

3.供试作物。玉米 蠡玉88(该品种为当地主推品种)。

4.试验设计。试验依据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提供的2011年修订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中氮肥總量控制试验设计方案,采用“2+X”方法设计,分为基础施肥和优化施肥试验两部分。“2”是指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处理为基础的对比施肥试验研究,其中常规施肥是当地大多数农户在生产中习惯采用的施肥技术,优化施肥则为当地近期获得的相应作物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技术;“X”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作物可能存在一些对生产和养分高效有较大影响的未知因子而不断进行的修正优化施肥处理的动态研究试验。

本试验选择油菜、棉花、玉米三大作物中的玉米及其氮、磷、钾三个因子中的氮进行总量控制(即不同用量)试验。试验点的各用肥处理实验设计见表1

其中,0水平:指不施该种养分;N2是指优化施氮量(相当于本试验中配方施肥推荐量);N1指优化施氮量的50%;N1.5指优化施氮量的75%;N2.5指优化施氮量的125%;N3指优化施氮量的150%,即过量施肥量。P2、K2分别指优化的磷钾用量。本试验中优化氮区N2P2K2推荐每亩纯N 20kg(折合尿素43.5 kg)、P2O5 4.8 kg(折合过磷酸钙40kg)、K2O 6.0kg(折合氯化钾10kg)。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确定定期观测苗情与生育动态的植株。

5.试验过程。2017年6月11日进行试验田整地,并按方案挖墒划分7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3.33 ㎡,株行距为22.85*77cm,小区间单独设立排灌水沟,防止蹿水窜肥,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不能施肥。6月12日播种,单穴单粒,均匀播种,每亩密度为3800株。按当地农户种植习惯,玉米的基苗肥一并施入,6月26日依实际划定小区面积和处理内容称肥下田,每亩施用过磷酸钙40kg(折合P2O5 4.8 kg)、氯化钾10kg(折合K2O 6.0kg),施氮肥有5个处理(即处理3、4、5、6、7),亩施尿素分别为10.8kg、16.3kg、21.7kg、27.2kg和32.6kg,磷肥、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玉米氮肥的基追施用比例为1:1;7月5日追施分蘖肥,处理3、4、5、6、7亩施尿素分别为10.8kg、16.3kg、21.7kg、27.2kg和32.6kg。9月29日收获前每个小区连续取10个玉米穗带回晾晒考察,实际收获产量全部采用人工,现场称取每个小区穗重。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施氮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由表3可看出,125%的优化施氮区空秆率明显低于其他6个处理,比无肥区低3.3%,比无氮区低2.8%,比50%的优化氮区低2%,比75%的优化氮区低1.2%,比优化氮区低0.9%,比150%的优化氮区低0.7%;125%的优化施氮区的穗长、单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其他处理:125%的优化氮区的穗长比无肥区和无氮区处理分别增加13.3%和10.5%,比50%的优化氮区、75%的优化氮区、优化氮区及150%的优化氮区增加6.5%、3.5%和4.1%;125%的优化氮区的单粒数比无肥区和无氮区处理分别增加34.1%和22.9%,比50%的优化氮区、75%的优化氮区、优化氮区及150%的优化氮区增加11%、8.4%、2.6%和1.8%;125%的优化氮区的千粒重比无肥区和无氮区处理分别增加14.5%、12.1%,比50%的优化氮区、75%的优化氮区、优化氮区及150%的优化氮区增加9.4%、8.0%、4.8%和2.2%。试验结果在磷、钾肥固定时,不同氮肥水平对玉米穗长、单穗粒数、千粒重均随着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大,但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小。当氮肥用量超过2.5水平时玉米的产量性状指标发生逆转,N2.5P2K2基本处于玉米增产和减产的拐点上,在本试验中其设计最合理,产量最高。

2.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产投比=(纯收入- N0P0K0纯收入)/肥料投入

由表4可看出,在P、K固定时,N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增加氮肥使用量,玉米产量有所增加,从7个处理的产量可得出, 与无氮区相比,50%优化氮区75%、优化氮区、优化区、125%优化施氮区和150%优化施氮区的亩增产率分别为40.15%、49.01%、58.27%、74.65%和58.97%;7个处理亩纯收入依次为:579.70元、547.52元、748.52元、782.52元、818.52元、897.10和783.70元。试验中增加氮肥使用量,玉米产量有所增加,并且增幅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也越来越大,处理6的125%优化施氮区产量最多(418.39kg/mu)增产幅度最大(74.65%)和亩纯收入也最高(897.10元),经济效益最佳。150%优化施氮区投入肥料随着氮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即150%优化施氮区纯收入783.70元,投入肥料成本最多(168.38),产量降为380.83kg/mu,比起处理6降幅为8.9%,属于过量施肥。产投比处理6最高2.23,处理7最低1.21 。

氮肥的农学效率是施氮肥增产效应的综合体现,是增加的经济产量数量 ,直接反映了施氮肥的增产状况试验数据比较可见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效率却也随之降低,125%的处理时,氮肥的农学效率又随之增加10%左右,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达150%处理时氮肥的农学效率骤降63.1%,变幅为3.5—6.0。过量施氮不仅降低了氮肥的农学效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小结与结论

本试验分析了7个氮肥优化水平对玉米产量构成、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氮肥贡献率5.71,最高产量418.39kg/mu,最高纯收入897.10元等经济性状指标均为处理6即125%优化施氮区(N2.5P2K2),处理5的优化施氮区(N2P2K2)产量、纯收入等紧次之,说明该试验在磷肥(4.8kg/mu)钾肥(6.0kg/mu)固定时,氮肥施用量为25kg/mu为最佳,经济效益最大。该品种至于是否为本地最优施氮量,还有待以后在推荐施氮量20kg/mu-25kg/mu试验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1] 郝永征. 郸城县夏玉米田间肥效试验简报[J]. 中国种业, 2014(11):55-56.

[2] 张明伟. 淮北地区夏玉米不同氮肥施用方法肥效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0):106-106.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氮肥 玉米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