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览

品牌
科学家
2019年03月12日 08:15

...杂志收入囊中 读览天下

现代科学缘何出错?

Economist

“相信,却需要验证”,这是支撑科学发展的基本思想,科学研究的结果需要经受来自实践的考验。而正是这个简单却强有力的观念,支撑科学衍生出了博大的知识体系。

自17世纪诞生以来,现代科学为世界所带来的改变,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也令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成功也是自满情绪的温床。现代科学家过多地“相信”研究结果,却并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验证”。这不仅制约了科学的发展,也阻碍了人类的进步。

如今科学界充斥着的研究成果,多是粗制滥造的实验或滥竽充数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据简单估测,在生物技术企业中,有50%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是不可重复的,甚至连这个数据都过于乐观。去年,美国安进生物技术公司发现,他们在癌症研究领域所取得的53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中,只有6项可以重复。而著名的医药公司拜耳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即使这些有瑕疵的研究成果不会危及人们的生命,但它却挥霍了大量的资金,也浪费了世界上最优质的脑力资源。这对科学发展造成阻碍的可能性很难量化,但这种可能性很大,并且有可能继续扩大。

尽管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仍需要对科学心怀敬畏。只不过,科学想要享有使人敬畏的地位,就必须保证在绝大多数时候的正确性,也需要保证在出现错误的时候能够及时修正。

是什么在左右你的脸型?

Science

千人千面,每个人的脸型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双胞胎,脸型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近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了造成人类脸型差异的因素。

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筛选出了4000条在面部轮廓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强因子序列。而在后期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对实验小鼠的200条强因子序列进行敲除,并通过这种方法确认了这些强因子序列在形成小鼠面部特征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该研究将对一些由基因缺陷所导致的面部畸形的治疗提供全新的视角。科学家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加详细的强因子序列功能的图谱,进而可以基于强因子研发出新技术,为面部畸形提供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f“以暴制暴”:扰乱神经或可消除时差

New Scientist

有时候看起来疯狂的想法却未必真的不靠谱。如果你长年旅行饱受时差之苦,或是经常上夜班黑白颠倒,那么科学家为你献上了一个重新设置生物钟的方法——扰乱你的计时神经。

人体内的“时钟”位于大脑一个叫做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aus,SCN)的区域。SCN的每一个神经元都负责保持自己的时间准确,但是这些神经元可以利用一种叫做肠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VIP)的荷尔蒙,达到释放和接收同步时间信号的目的。

华盛顿大学的埃里克·赫尔左克(Erik Herzog)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向一些老鼠注入了一些VIP荷尔蒙,并将这些老鼠的白天夜晚循环调快了8小时。经过实验发现,注射了VIP荷尔蒙的老鼠花了四天半的时间便适应了新的时间循环,而未注射该荷尔蒙的老鼠却花了8天的时间才完全适应。因而赫尔左克的研究团队认为,这一研究未来将有力地帮助人体生物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过也有科学家担心这种做法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

树叶变色的奥妙

Popular Science

人们都知道,树叶都含有使它们呈现出绿色的叶绿素,但是许多人不清楚,绿色植物中还包含另一类化学物质——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本身的颜色各异,基本呈现黄色或橘色。不过,这些颜色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隐藏在叶绿素的绿色之下的。只有到了秋天,树叶接近了生命循环的终点,叶绿素分解完成,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才会显现出来,使树叶呈现不同以往的颜色。

大多数的树木经过多年进化之后,会在秋高气爽的秋日产生不同于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物质——花青素。这种物质呈现淡红色,蓝莓中就包含这种物质。当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同时存在时,树叶的颜色会呈现青铜色,如白蜡树。而当花青素的浓度很高时,树叶几乎就会变成紫色,例如日本枫树。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科学 科学家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