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金融系列金融计量学 时间序列分析视角
张茜
摘 要 本文从当前普通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在“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出发,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在院校金融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探讨了课程教学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知识和金融实践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开展课程教学。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软件辅助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37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Methods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Course in Finance
ZHANG Qian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problems presented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the “time series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teaching, the math foundation of financial students is relatively weak, so,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cess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how to better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financial practice to carry out curriculum teaching.
Keywords Time series analysis; software support; assessment method
1 “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现状与普遍问题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兼有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的课程。在经济、金融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金融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金融专业开设“时间序列分析”主要是针对金融动态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并将时间序列模型引入金融数据分析领域,通过对实际金融数据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和计量模型,操作相应统计软件来分析各类经济金融问题,将分析结果应用到实际的金融问题中。但是,由于课程涉及许多数理统计知识,就数学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经管类学生而言,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常会感觉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在经管类专业中开展该课程的教与学,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意识到学习“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性。但从作者统计的本校近三年金融专业学生的“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总结本校当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呈现出的问题如下:
首先,课程内容较难,课堂活力不足。由于学科特点的缘故,经管类学生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要求要低于理工类学生。因而,如果对这类学生依旧采用数学类课程的授课方式,抽象的介绍概念、理论以及推导证明模型数理特性等。这样数学味浓重的时间序列分析,就会使学生丧失对该课程的学习信心,最终导致即便课程结束了,可学生也无法完全消化时间序列分析的知识点,更无从学以致用了。
其次,学生的实际应用研究能力有限。一般而言,开设实验课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理论课的教学,我校“时间序列分析”课程中安排有8个课时的上机内容。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解决经济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但实际上机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照搬教师的实验演示,缺少对实证结果的深入分析,因而,仅依靠8个课时的实验课,难以培养学生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实际金融问题,以及具备创造性的建模思想。
此外,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陈旧。“时间序列分析”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注重對基本知识点的测试。我们都知道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犹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态度。所以,即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强调应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仍旧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考核导向影响了学生对“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兴趣,学生认为短期的突击,死记硬背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2 “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2.1 “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材的选取
在教学整个过程中,教材是重中之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大部分时间序列分析教材主要是面向数理专业的学生,教材知识点多涉及:如随机过程、随机游走、自协方差函数、谱估计等。然而,这些知识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基于上述思考,在选择教材时,不仅需要满足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还必须从金融专业学生的具体发展和现实需求出发,以区别于纯数学专业的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作者对教材的挑选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就金融学专业的“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材而言,内容应难易适中,知识点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实证案例分析透彻、条理清晰,全书结构安排合理。在大量查阅“时间序列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由 Jonathan D.Cryer和Kung-Sik Chan主编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R语言》一书,充分做到了将时间序列模型和现实数据紧密结合。该书提供大量案例数据供学生上机演练,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没有太多复杂的数学公式。就近三年教学经验而言,作者认为该书作为金融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入门教材较为适合。
2.2 探索课堂教学方法
选好一本适合的教材后,下一步就是教师如何去上好这门课?授课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剖析每个知识点,全方位的领悟教材内容。只有在授课之前,教师深层次地、熟练地掌握了教材,才能自由驾驭课堂,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鉴于“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数据分析结果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将抽象的模型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例题,边用操作R语言,边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使用软件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可将学生进行分组,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设置真实案例背景,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方法步骤的思路来展开,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可以缓解学生对多媒体的视觉疲劳,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
3.1 案例与软件辅助教学
“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从实际经济金融数据中收集有用信息,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应分析得出结论。目前用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统计软件有很多,比如Eviews、SPSS、SAS 和R语言等。作者教学中选用的是R语言,因为R语言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制图软件系统,而且R是一个免费的自由软件。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辅以案例教学,精选经济金融领域,真实的案例,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案例进行细致地剖析,加深学生对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理解和方法运用。教材中的例子都直接给出了数据处理代码,学生可以自行操作输入代码就可以进行案例模拟。每章的习题非常丰富,从理论计算到实践操作,涵盖了本章的全部知识点,习题中有数据但没有列出代码,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自己去记忆模仿编写代码。通过案例与软件的辅助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时间序列分析不是空洞乏味的数理推导,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理论教学、实际案例和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教学学方式能够在时间序列分析具体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时间序列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课程考核的方向不应该局限于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点的简单记忆,考核目标应注重综合考察学生利用時间序列分析进行实践应用的能力。考核方式应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而变化,不应该仅限于闭卷考试,而应该倡导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全方位地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查。作者采用累进式的考核方式,总评成绩由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程论文共同组成。其中,课程论文是由学生自由组成一个3~4人的团队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根据课堂所学,选取一个实际金融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建模、利用R语言软件得出相应的实证结果,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梳理并形成一份课程论文,教师认真评阅学生的论文,根据论文的行文、运用的方法及对结果的讨论,给出课程论文成绩,并以一定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在累进式考核中,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同时兼顾了对学生的学业检测,以及教师自我教学能力提升。
4 结语
虽然国内院校开设“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其强大的应用分析能力而被众多经管类专业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不可否认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是一门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较难的课程。作者讲授“时间序列分析”三年以来,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做了认真的探讨,取得了一些经验,基本形成了较为适合本校金融学专业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普遍感受收获颇丰,认为这门课程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尤其为今后论文的写作夯实了基础。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度教学科研项目“基于案例驱动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编号:2016028)
参考文献
[1] Cryer,J.D.,Chan,K.-S.著.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M].潘红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侯成琪,徐绪松.计量经济学方法之时间序列分析[J].技术经济,2010(8):51-57.
[3] 程胜.R统计软件及其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