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绘画描绘科学共同体

品牌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03月19日 05:25

科技绘画

刘夕庆

人类社会在文明的进程中,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思想交流、讨论与协作的必要性逐渐突显出来,而知识与学术界的个人成就也需要发表,并需要得到同行承认和更多人的理解。于是从古至今,科学共同体和组织化图景逐渐清晰起来—这从一些具有记载性的画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古希腊学园—西方最早的科学组织

古希腊的学园算得上是近代以来西方诞生的高等学府或科学院的雏形—柏拉图在其老师苏格拉底死后第十年,于雅典的阿卡德米建立了一座享誉后世的“柏拉图学园”,招生讲学,研究学问。这个学园存在了900年之久。有意思的是,当时在学园大门前所立的碑上刻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由此也可见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源头所在。

在古希腊,一些学府大多是在大型体育馆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体育馆或者说健身学校可谓是司空见惯,几乎每一个公民都以体育训练为日常活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于此也就不足为奇了)。体育馆与广场、神庙、剧院一道成为古希腊人日常交流的公共空间,他们在这些地方谈天说地、自由争辩、探寻真理。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学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训练,虽然他与老师的关系很好,但并不完全同意老师“理念”第一性的观点,最终创建了与柏拉图完全不同的哲学体系。因此,他曾经的一段话后来演变成了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公元前335年,年近50岁的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并从事教学和著述。雅典城区东部的吕克昂有一座花园,他和他的学生们常常于此边散步边讨论学术,所以后来人们就称其为“逍遥学派”。

道家协会—古代中国的学术性组织

古代中国也有很多以书院等形式存在的学术组织,但侧重于人文性质的居多。道家协会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学术性的组织了—实际上它就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哲学意味的“科学院”。

道教本身是中国古天文学、古化学、古医学、古地理学、古数学的发源体。道教之道,既是宗教之道,更是研究自然之道,其中不乏丰富而辩证的科学思想。围绕道教形成的含有科学思想的学科门类也相当丰富,有道教思想指导下的博物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医药学、化学、生态学等。比如历史上精研道家之学而成为一代名医的有扁鹊、张仲景、华佗、葛洪、孙思邈等;成为科学家的有墨翟、张衡、王充、祖冲之、刘徽、贾思勰、沈括、郭守敬、宋应星、徐光启等。

尊重道家精神、研究道家之学不但诞生过中国历史上的各代名家,而且据说近、现代西方科学史上的一些大家也曾受到过道家思想的影响—莱布尼茨“二进制”的发明和玻尔“互补原理”的创立等就是例子,就连爱因斯坦晚年的书架上都存放着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经》(中文名:《老子》)—这是同样热爱道家学说并深受其启发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发现的。

多样性建制—近代以来西方科学的组织化

科学组织的创生和发展依赖于科学本身的进步。近代以来,新的实验科学(形成现代科学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激励着越来越多才智出众的人士加入探究自然奥秘的行列。他们起初都是单干,但后来自发组织起小团体,共同研究问题—科学共同体就这样悄然诞生了。

同时,开明的君主和政府开始支持自然科学研究,他们出资建立科学社团、实验室、天文台,主持制订大规模的研究计划,这使科学活动的组织化迅速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的摇篮。近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真正始祖或是意大利人,或是在意大利接受过教育并完成其创造性工作。比如为近代物理科学奠定了基础的伽利略是意大利人;对血液循环有着深入研究的维萨留斯、法布里修斯、哈维则基本上都是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一手培育出来的。

意大利物理学家波尔塔于1560年创立的“自然秘密研究会”,是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學术组织。在他的活动下,另一个学会于1603年也在罗马成立,取名为林琴学院。“林琴”原意是山猫(猞猁)。这种动物目光锐利,以它为名象征着对自然奥秘的洞悉。当时伽利略也是其院士。

伽利略去世后,他的两个最著名的学生托里拆利和维维安尼在佛罗伦萨成立了一个新实验科学团体—齐曼托(“实验”一词的意大利文)学社。最初有十多名成员,数学家及生理学家波雷利、胚胎学家雷迪和天文学家卡西尼等都是其成员。

英国科学团体的建立直接受到培根思想的影响。17世纪40年代,在著名的科学活动家约翰·威尔金斯的倡导下组织了一个学术团体,他们自称为“哲学学会”。

1663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正式批准成立“以促进自然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学会一开始基本贯彻了培根的学术思想,注重实验、发明和实效性的研究,并在起草的章程中写明了其任务和宗旨。皇家学会的前身是“无形学院”,其成员包括科学家罗伯特·玻意耳、数学家约翰·沃利斯、博物学家罗伯特·胡克等。

学会的机关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于1665年3月由学会秘书独自出版,主要刊登会员提交的论文、研究报告、自然现象报道、学术通信和书刊信息。后来,学会建立了一个重要的科研机构—格林尼治天文台。1720年,哈雷接任了台长,发现并预言了“哈雷彗星”回归。

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比奇出版了《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他呼吁科学家应成为一种职业。该书推动了英国科研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成立了一个新的全国性的科学团体—英国科学促进会。

圆月学社是由当时英国伯明翰地区的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实业家、哲学家、医生、艺术家和诗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社团组织,瓦特和物理学家、发明家富兰克林当时都是学社的成员。之所以取名“圆月学社”,是因为它通常在每月最临近满月的星期一晚上举行科学活动,这样方便成员参加完活动后好借着月光回家。

与英国一样,法国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起初也是自发聚会。巴黎的数学家费马、哲学家伽桑迪和物理学家帕斯卡等人先是在修道院、后在个人家里集会,讨论自然科学问题。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也参加过这里的聚会。

1666年,巴黎科学院正式成立。他们的研究分为数学(包括力学和天文学)和物理学(包括化学、植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两大部分。外籍院士惠更斯将培根的思想带进了这所新成立的科学院,他领导了大量的物理学实验工作;著名物理学家马略特的气体膨胀定律也是在这期间发现的。

巴黎科学院第一批天文学院士中的皮卡尔是一位出色的天文观测家,他的一项工作是测定地球的周长。同时,也正是皮卡尔提出了在科学院属下建立一个天文台,此计划也于后面实现。后来,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等沿袭了法兰西学院的模式。各类科学组织逐渐遍布了世界各地(包括亚洲的日本、中国等)。

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也不乏像开普勒、莱布尼茨这样杰出的科学家。莱布尼茨亲手创办了柏林科学院,1740年,腓特烈二世实行“开明专制”,他从法国及欧洲各地重金聘请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像法国的拉格朗日以及瑞士数学家欧拉均被请到柏林科学院任职。18世纪后期,一批新的大学在德国境内诞生了,如柏林大学(1809年)、波恩大学(1818年)等。

科学绘画的一项主要功能是描绘具有史料价值的科学图景。本文介绍的科学组织发展脉络让我们看到,在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科学组织形成上,东西方的发展是很不对称的—应该说,现代科学及其组织发展主要来自西方。认识到众多科学组织的来源会使中国青少年更具发奋图强的意识。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雅典 科学 剑桥大学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