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建设金银花生产基地含片
华源多 石祖燕 华之楣 林海荣
摘 要:探讨金银花基地化,规范化种植的需要。介绍其应用价值及栽培要点。
关键词:金银花;应用价值、规范种植;栽培要点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作为我国南药之一,干躁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为常用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金银花性甘寒,入肺经,降肺火,且解毒;入胃经,降胃火,且清凉解渴。
一、形态特征
金银花为半常绿缠绕藤本; 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单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花两性,双生,生于总花梗顶端,总花梗单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唇形;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花初开时为白色,后变为金黄色;果实圆形,直径6-7mm ,成熟时黑色。
二、生长习性
金银花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根系发达,生根力强,萌蘖力强,茎着地即可生根,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可在含盐量≤0.2%的盐碱地上旺盛生长,- 25℃左右严寒下安全越冬,故又名忍冬花。 因此,我国南北均有分布。
三、应用价值
1.药用价值
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利胆、保肝、降血脂、抗氧化、止血、免疫调节等作用。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但脾胃虚寒及气虚体弱者不要食用。
2.生态效益
金银花系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根系发达、枝条繁茂、叶片密集,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土效益;另外,金银花适应性广,可在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碱等地生长,可用来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板结,减少灾害。
因此,充分利用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栽培,会取得防风固沙、绿化环境、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生态效果。
四、栽培要点
1.定植
春秋两季定植均可,按株行距130cm*160cm 挖穴,深30cm,穴内应施腐熟的厩肥作基肥,以后可不再施肥,栽培后浇足水。
2.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要注意中耕、锄草、视干旱情况及时浇水。种植期间应保持花墩周围无杂草,避免影响植株生长;配合中耕,适时适量追肥可提高金银花的产量。
整形修剪:每年在休眠期,即落叶后到萌芽前进行整形修剪。将衰老的干枝、沿地蔓生的衰老枝、过密枝、徒长枝剪掉, 以利养分集中。花后要摘心,以提高第二批花的数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金银花多发生蚜虫,煤烟病。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三氯硫磷1000-1200倍药液防治;煤烟病可用600-800倍液多菌灵喷雾防治。
3.采收加工
采收:每年早春小满后采摘头茬花,以后每月可集中采摘一茬,每年可采4-5茬, 采摘时应掌握在花蕾上部膨大成米白色时最适宜。一天之内,以上午9 时左右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
加工:采用烘干保质法。烘干保质法烘出的干花质量好,收率高,外观色泽纯正,手感好且干燥时间缩短10-18h, 并能降低干花所消耗的燃料。
五、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金银花的采摘,主要来自农村散户,不適宜金银花的质量及技术上的提升,故建立金银花生产基地很有必要。
1.建设金银花栽培基地,实行金银花的规范化生产
加强金银花栽培基地建设,调整区域种植,实现金银花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基地规模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实施GAP种植、GMP加工、GSP销售,确保产量与品质,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2.加大科技投入,提升金银花的质量与产量
建议与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密切联系,加强合作,走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针对金银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金银花的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实现老品种改良、无公害生产、以及产品的精深加工。从根本上提升金银花的质量与产量,并能确保金银花产品的质量安全。
3.强化政策引导,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强化政策引导,结合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抓好招商引资的机遇,引进现代化的生产企业与技术;同时,加强金银花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金银花产业的调查研究与信息交流,进一步提高营销技术水平,开拓“行业合作链”的销售模式。
4.增强保护意识,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产业整体化管理,防止过度采挖,保护珍稀品种,并加快优质品种的开发与研究。另外,金银花的品种布局要因地制宜,要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建立可持续利用野生金银花资源机制和濒危金银花预警机制,严禁滥采乱挖。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品种,避免盲目耕种。
六、结语
金银花作为传统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我们要利用好金银花的植物资源,实行产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康定国,主编.中药鉴定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09-312.
[2]王立娟,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8):2293-2295.
[3]李晓兵, 丁德蓉.不同种植模式对金银花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43-45.
[4]刘道平,金银花的采收与加工现代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8.26(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