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技术措施.doc
李小刚 王二飞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给生态造成的压力也逐渐加大。迫切需求林业生态需要一个大的发展。人工林的建设需要加以时日,才能“成才”,发挥其生态作用。远水不解近渴,本文以天然林为题,论述了天然林工程的保护措施,并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保护国家经济的发展,减轻环境污染造成的压力。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 措施;方法探究
天然林又称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其特點是环境适应力强,森林结构分布较稳定,但成长时间较长,按其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森林受到过度开发利用,并受到国外列强的资源掠夺,森林资源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在森林面积减少的同时森林质量也明显下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林区和西南地区,其次是在西北和南方集体林区。
目前,我国天然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型,一是处于基本保护状态的天然林,二是散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天然林,三是急需保护且集中连片分布于大江大河源头和重要山脉核心地带等重点地区的天然林。
特别是第三种类型,尤其加以重视,需要向国家高层报告。目前,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比如黄河、长江、松花江、嫩江、珠江等都受到环境生态的巨大威胁,很多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危机重重。如果不进行总体性的生态保护,将会出现不可预估的后果。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指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的中长远计划工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措施
1.重申管护人员主要职责。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寻巡山护林。配合做好管护区内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和防止乱砍滥伐等森林三防工作。解决管护人员的后顾之忧,适当增加相关待遇,使其安心工作,保证做好巡山护林工作。
2.定期进行培训工作。管护人员管护工作范围大,巡视时间长,需要进行培训工作,以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培训工作的内容,也包括森林防火、协助进行森林植物保护工作、以及对于乱砍伐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及时通报上级。
3.利用先进的通讯和网络工具。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工具,传递森林管护信息,以及防火险情以及其他灾害性危险。做到出现险情,及时得到处理。对于较大的林区也可设置无线、有线监控装置,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的方法策略
1.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一项国家对于森林生态保护的积极措施,对于保护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项制度的实施,使得森管人员有了一定的保障。对于稳定管护队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实行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补偿金额上,由于国家发行货币以及物价上涨的原因,这些补偿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需要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补偿的范围,先管好国内的事情,以体现一个能够承担国际义务泱泱大国之责任。
2.建立一支天保工程森管保护大军。建立一支森林管护的大军,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时的。这支森管大军的建设,为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了有利的人力资源保障。这支大军在人员的技术素质上,在技能培训上,在胜任工作的程度上,都要进行严格的指导和训练。目前,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甚至已经出现了智能机器人。可以相信,在森林管护的队伍里,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也许现在,在森管的队伍里,出现智能机器人的身影。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机器人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3.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森林监控。对于大面积的天然林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建立全球定位系统。很多森管人员,由于林区面积大,植被分布大同小异,发生迷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发生险情时,无法确定险情发生的准确位置。这就需要森管人员配备通讯工具,有效利用定位系统,确定自己的位置,对于险情、火灾及时报告发生的位置、时间、发生的程度以及发生蔓延的范围,需要采取的措施等等。因此,这些需要全球GPS定位系统、或者运用卫星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4.预防天然林各种自然灾害。在天然林的管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形。在不同的年份,会遇到不同的灾害或者险情。或者是火灾,或者是旱灾,或者是涝灾,或者是冻害,或者受到其他的险情。因此,要积极的对这些险情进行预防,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进行防范,力争将灾害降低到最低范围。
5.建立健全管护制和巡山记录制度。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制定《天然林资源管护制度》《护林员招聘办法》、《护林员管护目标量化评比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森林管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些制度可以作为培训的内容,通过考试等形式,强化对管护人员责任意识。加强对森林管护巡山记录、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查巡山记录以及管护工作。
6.坚持护林员管护目标责任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管护单位要与每个护林员都签订管护合同,明确他们的管护区域、面积、职责和报酬等情况,要求护林员对巡山护林情况定期报告。坚持护林员管护目标责任制。“一个萝卜一个窝”,确保每人都要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根据自己的“工作业绩”,落实综合评分奖惩措施。这样有利于提高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7.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和林权管理。天保工程管护单位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工程区内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查处,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强化林权管理,协助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三、结语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规划,积极配合天保工程,促进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钦河,浅谈如何保护天然林资源.[J]课程教育研究》 , 2012 (12) :83-83.
[2]王国平,论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 , 2017 (12) :26-27.
[3]罗婉贞,论天然林保护工程.[J]林业勘察设计,2002(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