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接缝防渗与灌浆施工的探析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04月29日 22:30

大坝防渗墙施工

毛伟华 曾祥科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接缝灌浆及岸坡接触灌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串区、外漏情况下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使之在大坝接缝工程实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关键词]接缝防渗;灌浆施工;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280-02

1 项目的基本情况

某大坝水库坝后及左岸重力墩非溢流坝段接缝灌浆处理。起始桩号0+107.0,终止桩号0+192.0,坝块总长85.0m,共由5个坝块组成,坝块编号2#~6#,坝块宽度均为17.0m。左岸坝肩部位山势陡立,左边坡坝基范围内开挖成3级平台,即14.0m底板、33.0m平台、63.0m平台,平台间以斜坡面相接,斜坡坡度比1:0.25。根据坝体侧向稳定的需要,于桩号0+175.0(74.5~103.8m)、0+158.0(74.5~103.8m)、0+141.0(93.5~116.7m)、0+124.0(113.5~130.7m)横缝布设了灌浆管路系统,采用接缝灌浆的方法使2#~6#坝段间通过剪切和挤压传递荷载,改善坝体受力条件,提高坝基浅层抗滑稳定,以确保大坝的安全。为防止坝体混凝土与左边坡基岩脱开漏水,在边坡坝基74.0~93.0m、93.0~113.0m、113.0~146.5m边坡范围内布设了灌浆管路系统,采用岸坡接触灌浆的方法进行基础防渗止水。

2 灌浆施工条件、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

2.1 灌浆施工条件

灌浆施工条件为在施工前,要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和缝面张开度以及符合其要求的灌区数量。例如本次在要做灌浆的十二个灌区中,有九个灌区符合缝面张开度标准要求,只有两个灌区的混凝土温度达标。

2.2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2.2.1 灌浆顺序

(1)接缝灌浆从左依次推进,并着手在0+158.0(74.5~103.8m)横缝。

(2)在接缝及岸坡灌浆中,灌注方式为由上而下,从底层开始,逐渐灌至高层。

(3)在同一高程灌浆中,分为相邻灌区灌浆和上下游灌浆。在相邻灌区灌浆中,先灌注第一个灌区,每隔八小时再对另一灌区开始灌浆。在上下游灌区中,先下后上,即先灌下游地区,再灌上游地区。

(4)与以上灌输方式不同的还有连续灌浆方法,适用于上下层灌区,先下后上,并且在此期间要相隔几个小时。

2.2.2 工艺流程

在灌输过程中,要遵循如下流程:首先要进行一个彻底的通水检查,在规定压力下,管路通过水量符合标准时才能灌浆;灌浆前进行预灌性压水检查,使其满足开灌条件;之后开始灌区的浸泡与冲洗,保持浆体的纯度,之后开始灌浆,当该灌区达到设计压力时,停止对此灌区的灌浆、闭浆;最后待凝,等待浆体凝固。

2.2.3 主要施工方法

2.2.3.1 通水检查

通水检查是灌浆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在灌浆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通水压力定为灌浆压力的4/5,通水检查主要用来检查密封情况,浆体的凝固对密封情况要求很高,若有其他地下水或者其他杂物进入,都会对浆体产生影响。

(1)灌浆管路

通过测试灌浆管路的流量,可以判断该管路是否通畅,如果流量符合标准(即大于30L/min),那么这条管路通畅,可以进行灌浆。灌浆管路分为事故进浆管和事故回浆管,在开始测试时,从进浆管开始注入水,关闭其他管口,并开启回浆管,然后根据回浆管的水流量进行测试。

(2)缝面

缝面是否通畅取决于排气管的出水量,目前符合该技术要求的为“单开通水检查”方法。单开通水方法主要是检查排气管是否出水,并且了解出水量的多少,从而反映出缝面的张开度。

(3)灌區密封

如果缝面漏水量小于15L/min,则说明灌区密封性良好。缝面漏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其他灌区相串,而是漏到坝体之外。第一种情况可以同时灌浆来解决,第二种情况比较危险,对灌浆质量有严重影响,必须要及时处理。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检查灌区密封性的工作。从进浆管输入净水,然后关闭其他管口通道,以此检查是否漏水,并将漏水量与标准要求相比较。

2.2.3.2 预灌性压水检查

是否符合标准的灌浆压力是开灌要求之一。通过预灌性压水检查可以测出灌浆压力,灌浆压力合格代表着灌区密封条件良好。在灌浆前,每个缝面浸泡时间都应不小于24小时,然后再冲洗缝面直到排气管回水澄清,吹净积水,等到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才能开始灌浆。

3 施工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3.1 灌区外漏的处理

3.1.1 发现外漏部位

密封性不良导致灌区外漏,灌区外漏严重性不一,则对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外漏程度较小,可以往灌区添加浓浆体,以此降低灌区内部压力,然后再用相应的物品进行漏口封堵。如果灌区外漏情况较为严重,则应该采用“三角槽处理办法”。

3.1.2 查找不到外漏部位

查找不到外漏部位的原因可能为检测不当、漏口较小不易发现等。如果查找不到外漏部位,则应该持续注入浆体,并且降低灌区内压力,若注入浆体五吨后仍然找不到外漏部位,那么此时应该间歇灌浆,隔一定规律时间进行灌注,直到发现外漏部位。

3.2 灌区管路的处理

灌区管路不同很可能是因为管路堵塞,此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施压对管口方向进行正向或逆向疏通,从而达到管路通畅的目的。

3.3 串区情况的处理

3.3.1 两个灌区相互串通的处理

3.3.1.1 上下灌区相互串通。此时应该采用先后灌浆方法,先下后上,严格按照顺序,等到上层灌区有浆体冒出缝面时再对上层灌区进行灌注。

3.3.1.2 同一高程灌区相互串通。此时应该采用同时灌浆方法,同时灌注,同时完成,保持灌区内压力相等。

3.3.2 三个灌区相互串通的处理。三个灌区分别命名为A区B区C区,通过往灌区里注水可以发现,ABC三个区相通,之间没有任何堵塞,通过检查发现B区的密封性最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施工方案:先对A区进行灌浆,待C区有浆体冒出时,再对C区进行灌浆,此时不应该停止对A区的灌浆,使用A区灌浆工具对C区灌浆,而是应该继续对A区的灌浆,并且重新使用一个灌浆工具对C区进行灌浆。等到A区灌浆灌满后,再开始对B区灌浆。以此类推。

3.3.3 四个灌区相互串通的处理。在开始灌浆前,通过预惯性通水可以检测到abcd四个灌区中存在半循环式串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施工方案:对ab两灌区使用同时灌浆的方法,为提高效率以及保障灌浆质量,我们使用两台灌浆设施。灌区压力决定灌浆量,当其中一个灌区的压力达到标准要求之后,停止对该灌区的施工,并且开始对c灌区进行灌浆。d灌区的灌浆要求也是如此,依次循环,从而完成施工。

4 灌浆成果分析及体会

4.1 成果分析

在灌浆工程实施之前,灌浆条件的完备是不可或缺。但是如果自然条件不具备怎么办?此时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本次的工程,在本次大坝接缝灌浆和岸坡接触灌浆的工程作业中,并没有完备的自然条件。这时我们齐心合力在技术、人力与物资方面做了更完备的补充,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针对本地特殊的地理地势,针对性地制定了与之相符的施工方案,对人力、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各方能的努力,克服了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施工结果。

由灌浆成果看出,凡是没有外漏发生的灌区,缝面水泥注入量均在6.09~9.57kg/s之间,与类似工程相比,基本一致,对已张开的缝面进行了有效的充填,达到了预期的灌浆目的。

4.2 接缝灌浆的几点体会

(1)职能细分,增加应设岗位。设立专门人员负责灌浆系统,将故障与破损程度降到最低。

(2)止水止浆片的安装应该万无一失,不应错位或者破损,否则会产生通水情况,对灌区灌浆不利,影响施工。

(3)灌区大小也是一个关键要素。灌區不可过大或过小。

(4)计温计和计缝计在可以测出混凝土的温度和缝面的张力,通过对这两种测量器具的埋设,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预防故障发生。

(5)提高技术要求,仓键槽模板在施工中必不可缺,应提高对其利用率。

(6)若无法避免灌浆管路穿过缝面,就必须使用稳定的过缝措施。

(7)在灌浆前做好预灌性通水检查。在此过程中如若发先缝面外漏,应及时补救,从根源上解决危害的发生。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灌区 文章 管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