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生暮死”说蜉蝣

品牌
科学24小时
2019年05月16日 13:55

朝生暮死说蜉蝣

少聪

初夏的黄昏时分,人们常常可以在河边看到一些外表精致,体态轻盈,身长大约1~3厘米的小虫,成群结队地在河面上自由自在地追逐、飞舞着,这些小虫就是蜉蝣。说到蜉蝣,人们似乎不大在意它的形象,反而对它那“朝生暮死”的生命历程更为关注。

文学史中的蜉蝣

《诗经》的《国风·曹风·蜉蝣》中有着这样的感叹:“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译成白话文就是:“蜉蝣翅膀薄又轻,衣裳华丽真鲜明,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程。 蜉蝣展翅翩翩舞,华丽鲜明好衣服,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宿。 蜉蝣穿洞向外飞,双翅洁白似麻衣,我的心里多忧愁,我的归宿在哪里?”读起来是多么令人感伤啊!

《淮南子·说林训》一书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记述道:“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

由此看来,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蜉蝣那种近乎“朝生暮死”的极其短暂的生命。因此,古人在文学作品中也往往以它们为例来比拟、感叹生命的短暂,告诫人们务必珍惜时光。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赋》一文中,就曾用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感叹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蜉蝣的生活史

蜉蝣作为一种昆虫,体长仅3~27毫米,身形细长且非常柔软,头部灵活,复眼大,触角短且呈刚毛状。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蜉蝣种类约有3000多种,在我国仅有300多种。以小昆虫的种类数量来看,这并不算特别多。

蜉蝣为原变态类的水生昆虫,属于蜉蝣目。从外貌上看,蜉蝣和蜻蜓有某些相似之处,但身形却明显小了许多。至于上文所提到的朝生暮死的生命历程,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它们的幼虫早已在水中生活了1年左右,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在这一年中,它们通过蜕皮更换了20多次“外衣”后才渐渐地长大。其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亚成虫的阶段。

当蜉蝣的幼虫生长发育到半成熟时,胸部背面就会长出发达的翅芽。然后,它们会沿着伸出水面的那些草茎或岸边的岩石爬出水面。这时,它们的足、尾须和体内的生殖器官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被称为亚成虫。

蜉蝣的亚成虫一般都在夜间爬出水面,在水边的草丛或石块上停歇很短的时间后,便立即脱去亚成虫的“外衣”,蜕变成一只成熟的成虫——蜉蝣。

短暂生命的终结

蜉蝣成虫的寿命少则几个小时,多则1~2天,能超过10天的为数寥寥,因此这时的成虫马上就要开始交配。原来,幼虫一旦蜕化为成虫,就会和其他昆虫一样口器退化,即嘴巴失去了进食的功能。此时的蜉蝣处于不吃不喝的状态,只能靠先前積蓄于体内的能量来维持生命,生存时间极为短促。所以,便有了“朝生暮死”这种说法。

通过上文的介绍可知,只要有亚成虫呆过的地方,往往就会留下一个个像死蜉蝣一样的空外壳。其实,真正的成虫早已在天亮时飞走了。这或许也是蜉蝣被人们误以为“朝生暮死”的另一个原因吧。

蜉蝣白天不活动,隐藏在杂草丛中或者河边的树叶背后。它那近似三角形的透明发亮的翅膀,总是合拢着竖立在背上。只有傍晚时分,它们才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飞舞,进行交配产卵。有趣的是,夜晚水中的鱼儿常常会借机跃出水面,捕食那些靠近水面飞舞的蜉蝣。

雄性蜉蝣一旦完成交配,很快就会离开这个世界。而雌性蜉蝣产完卵,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后,也随即死在了水面上,成了鱼儿和青蛙的饵料。

尽管蜉蝣最后的灿烂生命如此短暂,却仍然倾尽全部力气,陪伴着身旁挚爱的伴侣,一同飞舞在充满诗意的夜空中。它们自在地追随着大自然的节拍,在泛着涟漪的水面上翩翩起舞,从它们那细小的身躯中迸发出磅礴的热情,尽情地享受生命中最后一刻的美好时光。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蜉蝣 文章 成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