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品牌
农家科技
2019年06月10日 03:51

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三 依靠茶叶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自震云 杨梦呐 何延年

摘 要:茶叶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茶文化历史是在三千多年前,在当时人民已经开始栽种茶树,采摘茶叶。茶叶在世界各地对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茶叶实现了高度的产业化,生产工艺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产业发挥过程中,其所遇到的问题也十分的多。本文,笔者将从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析做好茶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求更好的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关键词:茶叶;科技创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与世界主要产茶国发展存在的差异

1.单产量低,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茶叶总产业都居世界首位,但是茶单产量却比较低,其仅占世界茶叶总单产量的30%,单产量仅为1205㎏/h㎡,在世界平均产量上所占比重也比较低,仅为56%。而我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多的,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采茶,茶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国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科技和的种植手段都是较为落后的,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夏秋世界茶产量比较低。

2.无性系种植比例非常低

在科技的影响下,相较于过去来说,我国茶园种植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我国是一个茶叶种植大国,要想大面积的对茶叶种植工作进行改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无性系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8.9%左右,无性系茶叶品种的产业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前茶叶种植的格局,其有效的推动了我国茶园的发展建设,提高无性系种植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

3.茶厂加工规模小、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低

当前,我国大型的茶厂仅为5.9万家左右,每年这些茶厂的平均产量约为14吨左右,而且大部分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工艺条件都非常的老旧,生产年限已经超过了15年以上,而我们的邻国印度,其只要不到1200家茶厂,平均却能够生产出800-1000吨茶叶,二者之间差距非常的大。

4.茶叶生产的规范化程度低

虽然我国的茶叶品种众多,如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和君山银针等都是世界上知名的茶叶,但是这些茶叶的产量都不是很高,我国产业生产的规范化和规模化比较低。如以英国为例,其中高档茶叶销售量占世界总销售量的15%以上,其生产特点是滋味清新,香味独特,而其产量如此之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生产中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因此,从我国当前的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来看,只有加强生产上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出口,才能在国际上占据优势。

二、促进我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借助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提升茶叶产量

我国产业生产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天,在我国传统的茶叶种植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春季茶叶质量比较高,饮用时味道最佳。因此,在夏秋季节茶叶生产量大幅度下降,在農村地区,农民基本上不会在夏秋季节采摘自家茶园里的茶叶。而对于国外的许多茶叶生产商来说,不论是在春季还是在夏秋季都可以进行茶叶采收。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在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应当学会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在发展茶产业时,借助先进的生物技术,将其与传统育种技术进行结合,培育新型优质茶树品种,如可以尝试生产抗虫性强,抗倒伏能力强的茶树,保证茶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2.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引入到茶叶种植中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茶产业时,要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注意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优质的茶叶。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要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当前的茶叶生产中,部分茶农为了增加茶叶产量,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等,这种种植方法虽然有效的提升了茶叶的产量,但是其对于环境的危害却是极大的,这样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生态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发展茶叶种植时,还需要注意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如当前茶园中使用的肥料非常多,并且使用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针对该问题就应当姜过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这样既能提高生产效率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我国茶叶生产与国外相比还存在有较大的差异,而在未来要想实现茶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就必须要学会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加强生产管理的规范化,改变传统的单一型和粗放型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茶产业发展初期,生产管理粗放,产业链不完整,应当为其“补钙强筋骨”,补足短板,使其“茁壮成长”。待产业成型、良性运行后,产业效果和效益就会不断在稳中提升。同时,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毫无意义“拿出去”“打水漂”,而是不仅实现扶贫和产业发展,又保护了绿水青山,实现并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学菊. 基于茶叶深加工的信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8):146-148.

[2] 潘志伟,陆志明. 浅谈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视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05).

[3] 粟本文,伍崇岳,唐睿,郑红发,黄怀生. 关于推进沅陵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茶叶通讯. 2013(02).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茶叶 文章 产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