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防疫工作要点与控制分析

品牌
农家科技
2019年06月15日 11:22

防疫工作是家禽的饲养管理技术的关键

吴美芹 孟祥庆

摘 要:随着畜牧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家禽养殖业进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但是,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动物疾病不仅是当前养殖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之一,而且也是衡量家禽养殖效果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动物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文章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对家禽养殖防疫工作的要点和控制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为我国家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家禽养殖;防疫工作;要点;控制策略

动物防疫工作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为食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事业提供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畜牧业的发展逐渐规模化,规范化。虽然农村家禽养殖比重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农民在家禽防疫意识方面比较低,使得防疫工作难度难以开展。所以,为了能够推动防疫工作的进行,对防疫要点和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家禽养殖防疫工作的要点

在进行家禽养殖免疫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就是采取人工接种的方式,使得家禽达到特异性的抗体。因此,想要做好家禽养殖的免疫工作,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设计科学的免疫程序、疫苗的选择和疫苗的操作。

1.设计科学的免疫程序

第一,要对本养殖场,或者是本地地区流行的疾病、毒株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将本场地出现的疾病,或者是本地区出现的疾病纳入到免疫程序之中;第二,要对家禽的疾病发病特性进行全面的掌控,尤其是家禽容易感染的年龄、疾病生效时间和免疫时间等进行了解;第三,掌控每一种疾病疫苗的特性,由于家禽养殖疾病发病的类型各有差异,疫苗类型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防疫工作人员应该对毒株的类型、毒性大小、免疫时间、范围、年龄、方法等进行了解之后,还要根据这些参考数据设计相对应的免疫程序;第四,了解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一旦家禽在同一时间接种不同的疫苗时,极易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轻则会使的疫苗作用失效,重则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IB活疫苗和ND活疫苗,这两者之间就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注射两种疫苗时,中间间隔期间是七天;第五,母源抗体因素。在对疫苗作用效果考虑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母源抗体自身的因素;第六,抗体水平,在对疾病家禽免疫之后,不仅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监测,而且还要同与其相对应的疾病进行对比性分析,找出不同的地方,进行免疫程序的补免。

2.疫苗的选择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防疫工作中选择的疫苗与免疫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进行疫苗选择的过程中,应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关注疫苗的质量。通常在进行疫苗的选择时,应该要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厂家,不仅要保障所有疫苗都是由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厂家出厂,而且所有的疫苗必须要经过国家验证、生产批文和批号等;其次,关注疫苗毒株对型的情况,保障所有的疫苗与血清、病源等都是相同的;最后,一般养殖场作为疫病产生的发源地,为了能够保障疫苗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在养殖区内必须要进行检测手段方面的干预,进而达到降低家禽产生疫病的可能。

3.疫苗的操作

在进行家禽养殖防疫工作的过程中,常用的免疫方法主要包括了点眼法、水饮法、滴鼻法、汽雾法,注射法、刺种法等。虽然防疫方法种类繁多,但是,在实际进行防疫方法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家禽养殖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操作水平、疫苗类型、基础设备、饲养情况等进行确定,而且还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即第一,准确把握免疫时机,不仅可以避免家禽感染情况扩散,而且还可以控制病情的加重;第二,加强免疫管理工作,为了能够确保所有的家禽完成免疫工作,不仅要对防疫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而且还要设立相应的监测机制进行监管,甚至有的企业会设立奖金薪酬制,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养;第三,准确的把握免疫剂量的多少,每一种疫苗的剂量都是有定量的,所以,在进行免疫之前,做好免疫工具的消毒工作和校准工作。

二、家禽养殖防疫工作控制要点

1.创造一个良好的免疫环境

在家禽养殖的过程中,养殖环境的好坏,与疾病滋生、传播、扩散等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任何免疫工作都有一定的免疫空白期。并且处在免疫空白期内的家禽始终缺少一定的特异抵抗力,感染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环境隔离作为减少疾病最有效的方法,通常通过纵向隔离和横向隔离的方式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安排。纵向隔离指的就是将同一厂区内的不同批次的家禽进行环境隔离,采取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而横向隔离指的就是将公司和外界环境隔离开来的一种隔离措施。

2.加强防疫工作的监管

在家禽成功完成免疫工作之后,家禽的抗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诸多的变化。所以,应该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免疫工作进行有效性监管。首先,加强家禽抗体的监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监测免疫后家禽抗体的上升规律和免疫效果,通常运用于新疫苗、新流感,或者是新病毒之中;其次,剖检方面的监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家禽集体的动向和病态发展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病例之后,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进行疫病的防治,不仅减少死亡数量,而且还可以发现其中的异同点。另外,如果是采取预测性的剖检法,那么,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早的对家禽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最后,对家禽养殖环境的监测,主要就是对养殖场内的环境、斯饲料、机械设备、水,以及养殖区外的车辆、人员、物品等内容进行监测,为防疫工作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3.加强药物的监管

在进行家禽养殖防疫工作的过程中,药物主要发挥的作用就是预防、治疗和诊断。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家禽处于亚健康状态,不断的减少家禽的发病几率,为家禽生产能力提供一定的保障。一旦发现家禽生病,遇到突發状况时,首先要对疾病发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然后研究分析,准确用药。另外,如果家禽中出现营养代谢的症状,必须将家禽所需的营养物质给予补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家禽养殖防疫工作的过程中,家禽养殖不仅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不断的克服养殖期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必须要认识到家禽养殖防疫工作的要点,即设计科学的免疫程序、疫苗的选择和疫苗的操作等。并且还要针对免疫环境、防疫工作监管,以及药物监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防疫水平,为广大的养殖户们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婕,钟钰.家禽养殖户特征与禽流感综合防疫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省养殖户的调查[J].中国家禽,2016-12-25.

[2]黄泽颖,王济民,孙振.家禽不同日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的研究——以6省331个肉鸡养殖户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02-20.

[3]崔彬.防疫知识认知对家禽养殖户疫苗依赖程度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10-26.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家禽 文章 疫苗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