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探索

品牌
农家科技
2019年06月18日 06:00

莲花县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学新模式

张冬梅

摘 要: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新需求来说,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至关重要,这对于当前我国整体农民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保障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的前提保证。从当前新时期的需求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对于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给予更加全方位地支持,构建科学的培训模式,真正地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本文就分析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究了相应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以期为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平的提升提供可行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对于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新型职业农民本身相对于传统农民来说,他们具备更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他们也能更好地对于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工作进行适应。在当前新的农业生产发展环境下,不同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对于农民群众自身的专业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发展也能为具体的技术型、管理型等人才的培训工作给可靠的支持。

一、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所面临的几方面问题

1.农民群体方面的问题。对中国现阶段的农民群体来说,整体的农民群体文化水平相对有限,并且不同地区经济条件不尽相同,一部分地区农民群众自身的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现阶段大多数农民群众本身仅仅经历过小学和初中的文化教育,他们虽然对于新型职业有着良好的向往和从事意愿,但是其具体文化程度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制约,也影响了他们对于新型职业培训的参与。整体劳动力素质水平上的不足,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这种问题也对于新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与此同时,在当前整体劳动力结构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农村地区留守人员往往以儿童老人和妇女为多,他们本身在具体培训参与的过程当中也很容易受到一定的制约。另外,现阶段具体培训工作的开展上,广大农民的参与意愿相对被动,对于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也缺乏正确的理解。部分学员在实际参与培训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迟到和缺席的现象,并且对于一些集中性的系统培训与学习不能给予可以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一部分农民工自身对于新事物和新技术的接受意识不强,在实际参与的过程当中,也缺乏足够的主动意识。

2.培训机构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实际农村地区及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同时地域也较为偏远,一些培训工作的开展难以保证有效的落实和覆盖。在一些偏远地区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相关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当前培训教師本身大多是兼职的,没有具备相应的专职经验。虽然一些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对于一些专业知识的理论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在具体培训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不够系统,从而对于整体的培训效果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具体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很多培训项目都与实际的农民生产需求和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缺乏足够的适应性。而部分培训项目本身,在具体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也不够灵活,在培训过程当中相关方式也缺少一定的针对性,这也导致了对于具体培训工作的开展深度和覆盖效果难以给予有效保证。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构建思路

1.积极有效地提升各方面认知。在当前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文化水平不同,从而这也决定了前农民本身的具体培训方面的需求和面临的境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来说,前期有效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培训工作的开展产生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只有农民群众本身思想态度端正了,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的认识到相关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才能够更加积极做好相应的配合和支持工作。相关主管部门也应该从思想意识上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需求,对思想进行统一,积极的有效的落实好多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具体宣传工作开展上,也应该对于宣传的渠道进行丰富,展开具备针对性的重点宣传,对于相关政策进行更加详细的解读,这样广大农民群众也能够,更多地了解相关培训工作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培训的内容和项目。

2.让培训工作具备更强的参与效果。在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开展的过程当中,提升整个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培训模式的构建上,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分析,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和需求,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安排,提升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专业性。相关的培训管理人员也应该通过在实际培训工作当中,对于自身培训方式的灵活调整,引入集中教学、田间教学、参观访问、示范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一些产业周期特点和时间上的需求,对于教学阶段进行合理划分,这样可以在农忙时期,尽可能地减少对于农民时间的占用,同时也能够更加灵活地提升整体培训培训工作的推进效果。

3.做好对培训对象的合理筛选。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构建来说,我们应该将以点带面,作为整个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其对农民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文化知识、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培养,是打造具备较强综合素质人才的一个必要途径。在具体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选择热爱农村地区和农业的农民群众,同时将他们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重要人才储备和支持。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对于培养个重点进行明确,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备更强培养价值的人才,将其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开展的“火种”,更好地带动其他方面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在具体相关培训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实际情况,并且积极总结经验,发现和找到当前农民培训模式改进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职业农民的培训效果,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建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的探索[J].甘肃农业.2016(18).

[2]张杨.适应新常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7).

[3]平西栓,王留标.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建议[J].农民科技培训.2016(05).

[4]朱海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及培育机制探讨[J].现代化农业.2015(03).

[5]吴易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平江县和醴陵市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7).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农民 培训工作 职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