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思考与建议

品牌
农家科技
2019年06月23日 07:14

省林业学校 绿色生态大讲堂 开讲

郭金乔

摘 要: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国政府已經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近几十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林业保护措施,加大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尽管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已经有了初步规模,但由于建设项目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本研究关于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进行了思考,对当前我国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思路。

关键词:建设;生态林业工程;思考建议

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在农林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建设的推进,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1.生态建设意识不强。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思想水平的发展并未同步跟进。工厂企业过分重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只顾眼前利益,没有用长远目光看待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依然沿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提到加强生态建设投资,则被视为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公益项目,大多数公司和企业缺乏对于此类项目的积极性,导致我国生态建设长期处于低级阶段。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林业发展的意义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居民滥砍滥伐、破坏森林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一些原始生态林业受到较大的破坏,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破坏森林只需极短的时间即可完成,但恢复被破坏的林区却要花费几十甚至几百倍的时间与精力。因此,相对薄弱的生态保护意识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阻碍非常严重。

2.生态林业工程项目分配不均衡。目前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财政投资,项目规划分配主要集中在各大林区的国有林场,由于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有林场发展情况尚算乐观,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部分地区的生态林业建设项目数量却十分有限,这一方面造成了我国生态建设发展的不均衡性,另一方面则造成资金和政策的未充分利用。对于大型林区,由于项目数量丰富,容易过分追求建设速度,纯粹为了消耗项目数量而进行生态建设,这样一来既造成了成本浪费,也违背了政府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的初衷,甚至有可能出现谋私利和资金不正当使用等现象。而有些地方极力争取林业发展项目却苦苦等不到回应,长此以往导致其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下降,进一步造成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整体的质量偏低和发展的不均衡性。

3.生态林业建设水平较低。相比于其他工程类建设,生态建设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建设周期长。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各国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近几十年来,我国一贯坚持强调退耕还林和保护林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尽管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已经有了初步规模,但由于建设项目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在林业建设方面依然缺乏经验。生态林业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国家政策作为支撑,需要建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而我国的林业项目建设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体制上都有待完善。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同时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理论基础,与较早开始进行生态建设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无论是在设计规划,还是在造林施工上都缺乏经验,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体系尚未系统建立,对整体发展局面很难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把控,无法快速高效地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

二、推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增强意识,加强宣传。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是阻碍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的根本原因。企业工厂应当从根本上提高对生态保护的认识,正确看待经济效益与环境发展的利害关系,要将二者进行联系和协调。国家应当重视对建设项目的合理分配,维持国营林区持续发展的同时鼓励中小地区积极参与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林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认识,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偏远地区,地方政府要采用多渠道、多形式传播环保知识,鼓励民众植树造林,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政策,杜绝任何个人或企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砍伐森林或开辟耕地。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保护的立法工作,把发展生态林业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法律上提升公众的生态造林意识,为现代生态林业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政策指引。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之一,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农林建设的政策指引,进一步保障现代生态农林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过程中,应从中央、地方政府和政策方面对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进行指引,统筹人文、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创建出令众人满意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充分考虑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利益,尽可能减少因利益冲突引起的生态建设障碍。政府制定政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制定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政策,将生态林业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工作内容,使其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3.完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相关法律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建设生态林业将难以持续进行。政府部门应当及早发现当前林业相关法律的缺位和漏洞,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在中央政府出台的法律政策基础上,地方政府还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条例和细则,以便相关企业和个人有法可依。为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的切实落实,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确保执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将执法能力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之中。建设现代生态林工程的规范、高效发展的基础是完善相关法规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对环保宣传,从根本上提高民众保护生态林业的认识。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律体系,进一步保障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的推进。基于生态建设项目周期长的特殊性,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付思明.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91.

[2]王亚洲.建设现代化生态林业工程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林业 生态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