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迹地造林更新技术探究

品牌
农家科技
2019年07月22日 15:56

更新造林 火烧迹地造林更新技术探究落伍网

杜晓莉

摘 要:自从有了人类文明的出现,我们对林业的防火问题从未松懈过,火灾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威胁作用。火灾的发生将直接摧毁森林的自然生态系统,使森林中的植物锐减。因此如果发生火灾,我们需要对火烧迹地进行相关的补救,所以我们要在火烧迹地重新更新林地。本文将对火烧迹地的情况及在火烧迹地造林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本文还将对在火烧迹地造林的方法进行论述,希望对相关业界人士有所启发,为中国的林业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关键词:火烧迹地;人造林技术;林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被火烧过的林地,火灾使森林生态系统面目全非,植物数量锐减,如果大火过后没有对森林的火烧迹地进行相应的补救,不利于森林和林业的经济发展。那么如何对火烧迹地进行造林成为火灾后的当务之急。对于造林经济不可缺少的是火烧迹地造林的技术,掌握相应的技术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恢复林业压力,从而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对研究火烧迹地发展的现状

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火烧迹地的重建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作为重点研究工作,因为火烧迹地的造林研究工作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有很重大的意义。有研究表明,遭遇火灾洗礼的森林并不能轻而易举的使之恢复,不仅仅需要人为的努力,还需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辅助。其中火灾的空间格局和火灾的大小对火灾过后火烧迹地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影响。尽管火灾带给森林沉重的代价,不过从森林的进化和更替角度看使有益的,火灾使森林毁灭的同时加速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进化,使那些本应该被淘汰的树种提前退化,并促使更加适宜环境气候的植物生长。国外就火灾后火烧迹地的造林方面有足够的研究,并给与足够的重视,而我国目前来讲,并没有对火烧迹地的造林恢复工作进行相应的研究,后来自从大兴安岭发生过特大火灾之后,中国的相关人士开始着重对火灾后林地的回复问题进行探讨与考察,从此加速了我国对火烧迹地后期造林与植被恢复的工作的研究与发展。

二、火烧迹地造林更新的意义

火灾对于森林来讲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不僅仅破坏了植被,使生物数量严重减少,还使林业不能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且将损失国家的林业经济,还会威胁到森林周围的安全。发生森林大火同时还会影响当地的气候,并且也会影响当地的水质和土壤。但是从生态系统的更替方面看,如果火灾面积并不大,还可以起到积极地作用,为土地储存养分并且将一些陈旧植物种类淘汰掉,并在恢复过后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所以在火灾迹地的造林方面在森林植物生态系统中起着长久发展的作用,对火烧迹地的研究也会促进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这对森林的更新于发展同样起到积极地作用。

三、火烧迹地造林更新技术措施

1.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在火烧迹地进行恢复造林工作,应该对火烧迹地的历史进行探查,充分了解周边情况,制定有效地火烧迹地造林的规划,为防止人为的二次破坏,可以采取封山育林的方法,有利于在林地恢复期间不受外界的干扰,人工恢复植被后靠自然的修复力量对火烧迹地进行缓慢修复。如果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需要在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下进行更新。

2.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管理领导

对于灾后的造林工程,相关部门应该成立工作小组,并由有经验的人引领工作,先实地考察,随后及时投身恢复造林建设,组内各个成员必须积极配合带头人的工作,心往一处想想,劲往一处使,提高造林工作效率,组内各个人互相监督,必须落实迹地更新行政领导责任制,坚决杜绝迹地更新弄虚作假的现象,今早完成该对迹地的造林重建工作。

3.保护幼生树种,采用植生组的造林方式

对于火烧迹地还有某些幼小树种,我们应该加气枪对他们的保护,避免它们二次受伤,所以应该在原有的物种基础上,利用植生组造林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不光能保证当地生态的稳定性,还可以产生人工和天然混交林的格局,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

4.火烧迹地的清理工作

对于火灾过火的火烧迹地的清理来说,首先应该先进行对灾后地点的遗留物进行提取分析,如果发现对于林业不利的植物或者生物需要被淘汰掉,而有些新物种将会更新原有的植被,这样做有利于了解当地的物种情况,方便日后对于火烧迹地的造林重建工作,勘察遗留信息还有利于避免病虫害的传播问题,避免对新植被的二次伤害。把火烧迹地的清理工作做的细致,为后期在火烧迹地的造林更新的工作创建一个良好的空间。

5.火烧后的整地及土壤改良工作

对火烧迹地的实地考察和清理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对火烧迹地进行整地和土壤改良,灾后土壤生态系统遭到重创,利用整地和土壤改良的方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这对以后进行林地重建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对于火烧迹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可以采用施加有机肥料和混合土壤改良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入迹地土壤,可以改变迹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给造林树木提供一个适合的生长环境。

6.造林树种的选择问题

现在对于火烧迹地灾后的造林工作需要林业工作者们充分考虑各类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造林植被,必须有考虑到火烧迹地的特点,例如可以选择当地树种中矮壮的苗木进行移栽,同时也要考虑到耐火性和生长能力很强的植物,用最短的时间高效的实现灾后火烧迹地的造林恢复和林间物种的更新。

7.利用遥感技术研究造林更新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景观都是由森林中的生态因子还有地域的环境混合出的结果,最直接的体现在灾后植被生长的能力和迹地的生物增加上,这些特征都直接表现着火烧迹地的造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这时我们可以应用遥感信息技术,综合的观察这些生物因子在林中的主导地位,并且这种远程遥感技术具有方便准确的特点,甚至可以做到实时观察,所以利用远程遥感技术提供的反馈信息比人工更加有效率。

四、结语

尽管火灾对森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对森林中的动植物都造成很大的损伤,损失的不仅仅是国家的林业经济,同样损失的也是森林生态系统。因此为了降低灾后林地的损失,恢复当地的林业经济,对于火烧迹地造林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林业未来的发展,保护生态的多样性,我们必须科学的采取火烧迹地林木更新,进行实地考察,探究种植树种,做好对土壤的修复工作,最终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董和利等.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主要目的树种的天然更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

[2]王玉涛,侯广维,冯元普.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05.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迹地 火烧 火灾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